第1155章 身邊的事(1 / 2)

翌日午時,李承一行抵京,再度回到京師宅院。

十月的京城,秋意頗重,院子中的石榴和柿子樹,都已經一片嫣紅,院牆一角的冬青和雪鬆,頑強地撐著綠意,紅綠相間,煞是好看。

李承在這座小院中,開始了一段深居簡出的生活,他需要在一段猛烈的高潮之後,潛下心來,舒緩緊繃的情緒,就便重新梳理一遍過去三個多月發生的事情。

第一件較為重要的事情是,安德烈斯完成了《使徒信經》羊皮卷的交易。這份羊皮卷,為李承帶來一尊圓明園十二獸首中的豬首。

這尊豬首銅像,現如今就在俠州荃灣大倉庫中。

李承看過,材質為紅銅,陶土範所鑄,外表色澤深沉,紋飾細膩。

豬首銅像有兩處破損,讓它的價格遠遠比不上“同行”,其一是頭頂部位曾經遭受過重物擊打,有一處明顯的凹痕;另一處則是右耳,有較為嚴重的破裂。

正是曆史上何老先生花費六百多萬俠州幣購回的那件。

交換者為弗吉尼亞州裏士滿藝術博物館的資助人亞曆山大·納哲斯。

第二件比較重要的事情,就是三人組裏斯本店,在八月二十日開業,一次開了兩家。

同期,“傷痕——泰坦尼克號精品藝術展”也在裏斯本國家藝術中心拉開帷幕。

展品含泰坦尼克號打撈藝術品、皇冠德比公司原工廠複製瓷器、北羨印第安陶瓷工坊紀念版瓷器三大類,一共一千五百件。

這次展覽是泰坦尼克號沉船藝術品的第一次公開亮相,轟動歐美。

李承當時正在漢江,沒能去參加展覽及新店開業典禮。

讓洛克和拉夫特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展覽帶來相當大的爭議——不少媒體認為,泰坦尼克號沉船不應該受到驚擾,而且,沉船上的物品歸屬權,還有爭議,尤其是一些不幸去世的乘客的隨身品,不應該屬於打撈公司。

所以,當泰坦尼克號精品藝術展開幕後,有一幫“聖母”,舉著牌子在展覽館門前抗議。

好在三人組公司不是直接打撈者,壓力還沒那麼大,最終還是扛下來。

裏斯本店麵開業之後,後續店麵將會隨著展覽的轉移陸續開業,巴塞羅那店、阿姆斯特丹店、竹國尼斯店、麥國哥本哈根店、倫敦斯坦福店等等。這兩項工作,將一直持續到十二月份,最終在倫敦收尾,橫跨九個國家二十家直營店。

第三件相對重要的事情,就是新加坡大恒橡膠在美交所成功上市。

大恒橡膠敲鍾上市時間為九月一日,也就是阪州證券風雲爆發的當天。

大恒橡膠在全美交易所上市當天,艾爾瑪證券公司做好“托市”準備。

孰料,當天風平浪靜,根本沒有資本機構出來搗亂,一切順利。有幾家在六月份聯合抵製的機構,甚至還象征性購買了部分大恒橡膠的股票。

想想也對,前有花旗站台,後有李承在東南亞的吐出表現,華爾街的各家資本機構最實際,明顯占不到便宜,且得罪人的事,他們是不會做的。

大恒橡膠的股票上市當天,上漲18%,艾爾瑪證券隻花費了兩百六十萬美金,購買了少量股票作為推介給客戶的分類產品。

陳玉誌陳矽父子,樂得合不攏嘴。

東南亞金融市場風雲變幻,無數企業損失慘重,甚至破產倒閉,他陳家的大恒橡膠,幸虧選擇了紐約上市,成功的躲過這一劫。

第四件重要事件,是投資花旗銀行的談判,有了突破性進展,雙方即將簽訂協議。

和國金融市場收官,彙通基金撤場比較早,大約賺了八十億美金左右。

從花旗那兒借來的債券,本金與利息當和國政府承兌後當即劃到花旗的賬戶,事後,按照協議,彙通基金又從這八十億毛利中劃撥了月十六億美金,給與花旗,以作“貼息”。

這樣一算,彙通基金的純利在六十億美金,李承分得其中的二十億——花旗銀行所借債券都是以李承的名義完成,故此他又拿到了百分之二十的借款利潤。

再加上韓城的近二十億的利潤。

花旗銀行精算李承這次亞洲金融風暴的總獲利,高達五十二億美金!索羅斯對李承的收獲推測是很精準的!

龐大的賬戶數目,靈活的金融操作,值得長遠投資的年紀,手握多個飛速發展產業……這些因素,讓花旗銀行在研判李承這位談判對象時,給與了A+的評級。

因此,在投資談判中,花旗銀行主動給與李承一個“受邀獨立董事”的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