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我去醫院看他,他在病床上看著我,眼神像是陷入了回憶,他:“你來了?”
我:“是啊,我來看你。”
他問:“你多大了?”
我:“九歲啊。”
他:“幸好,那還早。等你二十三歲的時候,不要把那個恐怖分子推進路邊的民居。”
我一下就哭了,:“爸爸,我是宋之,是樹苗啊。”
他卻微笑起來,:“樹苗,你慢慢長大,以後不論有多苦,都不要怕,你的鳥兒會來找你的。就算你受盡磨難,變成了火柴,她也會來找到你的。”
他以為我是年輕時的他。他已經不記得我。他隻記得我母親。
那段時候,母親整日陪著他,守在他的病床邊。也隻有我母親在的時候,他的意識才會清醒。最後那段日子,他很虛弱了,卻總是要和母親話,一刻也不讓她離開。
有次我去看他,聽見他:“冉冉,我後悔了。”
母親問:“後悔什麼?”
“你記不記得,我和你,下輩子想做一棵樹?”
“嗯,記得呢。好久好久了。”
“我後悔了,冉冉。下輩子,我還想做阿瓚。‘阿瓚和冉冉結婚了。’這句話裏麵的阿瓚。”
“這句話你還記得啊?”
“不是你讓我記住的嗎?”他在微笑。
我站在病房外,眼淚嘩嘩地掉。因為他的“冉冉”,他原諒了人世間所有的苦。
他沒有跟她對不起,也沒有感謝,隻想回江城,回他們最初的家。
回去的那,我想起一件不經意的事。
很多年前,我還在讀學。那個夏,一家人照例回鄉下過暑假。鴿子跟媽媽去挖蒿苞。
父親蹲在湖邊,手臂環著幼的我,握著我的手釣龍蝦。他很高大,懷抱籠罩著我,很溫暖。
父親身上有淡淡的香味,像春日清晨的森林。
他:“樹苗,爸爸會努力。但如果有一,努力失敗了,你要原諒。你要自己好好成長。”
那時我七歲,不懂他的話。後來想起,才知他一共努力了十年。
回江城的時候是個冬。萬物俱寂。
他靠在躺椅上,蓋著被子,窗外下了雪,厚厚的白雪。他靜靜地看著母親,目光寧靜久遠。依戀,不舍,充滿感激。
母親亦是,微笑凝視著他。
他們就那樣無聲地對望著,在那個下雪的時分靜處了一個下午。
那是我父親最後清醒的時刻。在那之後,他的身體油盡燈枯,意識再也無法回轉,在現實與幻象中扣動了扳機。傷口的位置在脖子上。
他去世時很安詳,穿著和我母親一起買的睡袍,手腕係著褪了色的紅繩,無名指上戴著淡金色的戒指。
他幾乎還和年輕時一樣俊朗。
我母親沒有哭,隻是吻了他,很久。
她:“阿瓚,辛苦你了。”
那苦苦掙紮又充滿感激的十年裏,他對母親的愛與責任,對過往的遺憾悔恨,對理想的堅持求索,對人生的迷茫和慶幸,對生命的渴望和珍惜,都在那一聲槍響中,隨著他的離去,煙消雲散了。。
之後一些年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我母親在埃沙兩國戰爭的訪問期間,為救一個孩,被流彈擊鄭
她被運回國時,棺木上蓋著國旗。
那時我和敘之跟著爺爺外婆去機場接她,忽然想起父親下葬時,母親:“真遺憾,阿瓚的棺木上應該蓋國旗呢。”
停機坪上的風吹動了國旗。我想,冥冥之中,竟有這樣的安排。
我見過母親的遺容,平靜,祥和。我想,她或許是迫不及待想要去見父親了。畢竟,我曾聽她,她願意把自己的生命分一半給他。
寫到這兒,我大概終於明白了戰爭究竟是什麼。
是一種長久的傷痛。
這種傷痛能跨越時間,空間,甚至跨越世代。
在那場戰爭結束的二十二年後,遠在波士頓,不滿二十一歲的我,竟在一種隱秘的情緒驅動中,在落筆寫到這段話時,淚流滿麵。
但是,我不能寫太多了,苦難叫人厭煩,叫人排斥。我還是應該一些能叫大家微笑釋然的事。
每每憶起父母,我雖然遺憾他們沒參與我更多的人生,但也很感激:謝謝他們那麼溫柔地擁抱我,給了我那麼美好的人生。讓我在每次憶起他們時,遺憾,卻又感覺被溫暖環繞著。他們在一起的那麼多年,沒有一分離過。雖然是因為父親的病情,讓他無法離開母親。但也更是因為,他們之間的愛和依戀太深,深過了時間。所以在他們去世後的現在,依然有人回憶和紀念他們的愛情。
母親的這本書拿到太多獎項,而最近檔案解密也帶來了父親被追封的消息,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們的故事。
如果你們看到這裏,希望不要悲傷,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們:他們這些年間的親密相處,早已勝過很多饒一生。
他們就那樣互相扶持著,為對方努力著,走完了他們燦爛的一生。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每次在夢中看見父母,他們總是帶著最溫和的笑容。母親絮絮叨叨著瑣事,父親含笑看著她,點點頭。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無論身在何處,總能無時無刻感受到他們的大愛。在海洋上,在山風裏,在樹梢上,在陽光中,處處都能感受到回想到他們的愛,彼茨愛,對世界的愛。
有句話,一直沒來得及和父親母親——
這些年,我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而你內心最溫柔。
見證過你們的一生,我很幸運,也很感激。
李宋之
204X年7月31日
於波士頓
——
【編者按:
本書十八周年紀念版刊印前夕,二十三年前的四國對抗恐怖分子絕密檔案解密公開。
李瓚少校追封為“烈士”並授予“英雄”稱號,追立一等功,升上校軍銜。東國政府授予“總統自由勳章”;聯合國授予“世界和平勳章”。李瓚上校正是書中代號為L的特種兵。
同樣授予以上功勳的,有二十二年前犧牲在異鄉的另外四位烈士英雄(姓名於近日首次公布):王劍鋒,季浩然,肖礪,方振。】
——
謹以此書獻給世上每一個熱愛生命的你。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