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日中則昃,月滿則虧,此下之常理也。炎帝末年,蚩尤、刑作亂,軒轅五十一戰而平下。殷末四方諸侯紛起,周武王伐紂,定八百年基業。周末五霸問鼎,七國分爭,終並入於秦。及秦末之時,楚漢爭雄,又並入於漢。漢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下,後來光武中興,大漢曆二十四帝,近四百年,至桓靈二帝,宦官外戚篡政,壓榨百姓,漢庭又先後遭遇黃巾、董卓、李傕郭汜之亂。雖得曹操護駕,豈料曹操亦是王莽、董卓之流,漢帝劉協至此淪為曹操傀儡,惶惶終日。曹操挾子以令諸侯,假借帝詔,數年之內,攻滅淮南袁術、東夏呂布、河北袁紹,又假詔軟禁西涼馬騰,幾並北方,大有代漢之勢。
是時,建安十二年春二月,曹操親信大將曹仁派遣先鋒呂曠、呂翔,欲攻荊州,為大漢皇叔劉備所敗。曹仁忿怒,意欲踏平新野,大起本部之兵,投新野來。先差人於白河岸收拾船隻,準備渡白河攻劉備。
卻劉備新得軍師單福諫玄德曰:“曹仁近有樊城,知二將被誅,必起本部人馬來取新野。”
玄德曰:“當何以迎之?”
福曰:“吾料曹仁若盡提兵而來,樊城空虛,雖隔白河,可唾手而得。”
玄德問計,福附耳低言,如此如此。玄德大喜,預先調撥已定。白河邊人報曹仁準備渡河。單福對玄德曰:“若按兵不動,未可便得,今全師而來,此出下策,吾必擒曹仁矣。”
軍勢擺開,趙雲出馬,子龍乃本書上部第一絕,號為“槍神”,一條槍涯海角無對,絕技名曰“百鳥朝鳳”。當日陣前喚彼將答話。李典出陣,與趙雲交鋒。約戰數合,李典料敵不住,拔馬走回本陣。雲縱馬追襲,兩翼軍射住,雲遂回。各罷兵歸寨。
且李典見曹仁,言趙雲英雄不可抵當,不如回樊城。曹仁大怒,叱李典曰:“汝未出軍時,己慢吾軍心,今又賣陣,可以斬之!”
喝刀斧手推轉李典。正欲斬時,眾將苦告方免。曹仁教李典為後軍,自引兵為前部。次日離寨前進,布成陣勢。單福上山觀看畢,與玄德曰:“公識此陣否?”
玄德曰:“不識。”
福曰:“此‘八門金鎖陣’也。雖布得是,可惜不全。八門者休、生、傷、杜、景、死、驚、開也。如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則吉;從休門、傷門、驚門而入,則帶傷;如從杜門、死門而入,則亡。今八門雖布得整齊嚴肅,隻是中間通欠主持。如從東南角上生門而入,往正西景門而出,擊之必亂也。”
玄德傳令,教軍把住陣角,命趙雲引五百軍,從東南而入,徑往西出。趙雲得令,挺槍驟馬,引軍徑投東南角上,呐喊而入,軍中鼓噪助威。趙雲殺入中軍,曹仁徑投北走。雲不趕,卻突出西門,又從西殺東南角來。曹仁大亂。玄德領軍亦擊,曹兵大敗而退。單福命休趕,自收軍回。
卻曹仁輸了一陣方悔,始信李典,請典商議,言:“劉備軍中必有能者。吾布‘八門金鎖陣’,趙雲自東南殺入,投正西而出,安得無能者耶?”
李典曰:“吾雖在此,甚憂樊城。”
曹仁曰:“今晚出劫劉備寨,如勝,可住;如不勝,可退軍回。”
李典又諫曰:“惟恐劉備有準備!”
仁曰:“若如此疑,卻難用兵。”
不聽李典言語,傳令已畢。
卻單福與玄德在寨中議事,忽信風驟起。福曰:“今夜曹仁必來劫寨。”
玄德曰:“何以敵之?”
福曰:“吾預算定了。”
卻曹仁盡起軍士為前隊,李典為後應,當夜二更來劫寨。將至寨內,四圍火起,燒著寨柵。曹仁知有準備,急退軍。趙雲掩殺將來。仁急棄本寨,望北河而走。將到河邊,才欲尋船,河岸上一彪軍殺到,為首大將乃是漢末第五傑,猛燕將張益德是也,引眾掩殺。曹軍死戰。李典保護曹仁下船渡河。曹軍太半水中淹死。曹仁上岸,奔至樊城,令人叫門。城上一聲鼓響,一將引五百軍而出,乃是漢末第四傑,漢壽亭侯關雲長也。兩軍混戰。曹仁、李典又被雲長大殺了一陣,因此失了樊城,投許昌而走。於路打聽,方知有單福為軍師,設謀定計。
不曹仁投許昌。卻玄德大獲全勝,引軍入樊城,縣令劉泌出迎。玄德安民己定。劉泌乃長沙人也,亦是漢室宗親,遂請玄德到家,設宴。時有外甥寇封侍立於側。玄德見封人品壯觀,聲音清亮,玄德問泌曰:“此何人?”
泌答曰:“此吾甥寇封也,少年英雄。父母雙亡,泌忝母舅,在此倚傍學業。本羅睺寇氏之子也。”玄德欲過房為嗣。劉泌忻然從之,遂使其甥拜玄德為父,改名劉封。劉封日後得五虎上將傳授武藝,為本書上部第一豪傑也。玄德、單福計議,恐樊城不可守,乃帶趙雲引一千軍守樊城。玄德領眾自回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