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周溫之爭,英王得利 二(1 / 2)

朱由思此言一出,那是滿堂嘩然。畢竟開海之事意義重大,涉及人員地域之廣,非同可。

“由思,開海增稅之事,涉及沿海諸省利益,不是你一言就能決定,你可好好想過其中利害?”崇禎笑著問朱由思。

他自然知道開海增稅隻會對國家百害無一利,早在他即位之初便提過開海禁之事,但他座下的群臣反對開海的人屬實有不少。

“回皇上,臣弟想過,我朝海疆遼闊,沿海地區百姓眾多,然如閩浙等地耕地稀少。百姓想要生存,必然得利用這遼闊的海域。而沿海海盜倭寇屢殺不滅,其中部分便是無生計的百姓被迫走私為寇。想要禁止百姓出海貿易,就像是堵塞河道,日後必然泛洪潰堤。”朱由思滔滔不絕,眾臣們反應也是激烈。

“皇上,臣以為開海增稅是萬萬不可啊,如今內地遼東尚且不穩,沿海倭寇如今總算平息。若此時貿然開海,唯恐倭寇之亂卷土重來!且增商稅,這是與民爭利。所謂農為下本,商賈皆末流。流寇都是農民造反,如今再逼反商人,國不將國,大明危矣。”溫體仁聽到朱由思的話,馬上回應,的那叫一個感動地,一心為國的樣子。

“溫大人,所言甚是。皇上三思啊。”這群臣中的溫派,支持的倒是及時。這些大臣大多在江南有產業,增稅就是在這群鐵公雞上拔毛,難上加難。

對於朱由思的建議,周延儒對開海禁增商稅能立馬增收的益處是心知肚明的。何況如今溫體仁在朝中聲勢日漸強大,自己首輔之位,岌岌可危,想要穩住局麵,必須殺一殺溫體仁的銳氣。

“皇上,臣以為開海之事,為時尚早,且我朝隆慶時期已經開了月港之口為貿易,無需再開其他之口。現今當集中精力,對付滿人與流民。但臣以為如今商稅確實製定過低,江南富庶,商業發達,下聞名。國庫空虛,江南理當予以支持。三十取一,可增為十五取一。”周延儒讚同增稅之事。

周延儒明白他今了增稅的話,已經觸動了江南士大夫集團的利益。他的首輔之位,馬上就要移送他人,但看著崇禎肯定的眼神。周延儒相信,來日,他必定可以卷土重來。此外,他還押了一個寶,那就是英王朱由思。他可以肯定的是,英王深得子信任,在崇禎皇帝那裏有著極大的話語權,且按照他的觀察,如今年紀還的朱由思,日後必然能成長為對大明舉重若輕的人物。周延此時幫著朱由思話,也是跟朱由思交好的投名狀,更是日後留一手。

“周愛卿所言,朕也認同。開海之事尚早,但這商稅還是要增的,如今國家危難,各處皆有戰事。各地富商從中獲利之人必然不少。朕像他們要一點有錯麼,況且十五取一,相比兩宋也真的少了不少。其他愛卿不要多言了,增稅之事,朕心意已決。內閣馬上給朕方案,明年開始實施。退朝吧,由思跟朕回禦書房。”崇禎語速極快地著,絲毫不給眾臣反應話的機會。

旁邊曹化淳立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也是用尖銳的聲音快速喊了退朝。

眾臣你看我我看你,這皇上也不給他們話的機會,隻好退朝。溫體仁走在眾臣的最前麵,他臉上藏著難以言喻的喜悅,他知道他馬上就要得到日思夜想的首輔之位了。

溫體仁其實也知道,崇禎其實也是想要增稅的,但實在迫於江南士大夫群體的壓力,作為君王,不能一意孤行。現在英王提出來,周延儒被當作江南士大夫集團的靶子。一邊,自己隻要裝作無奈的樣子,給皇上一個好方案,照著皇上的話做。另外一邊,再發動言官攻擊周延儒。想讓周延儒來背征稅鍋的崇禎,一定會讓周延儒辭職的。徐光啟年事已高,且從來沒有爭權之心,那這首輔之位非自己莫屬。

溫體仁現在是既能贏得皇帝好感,當上首輔,又不會得罪自己身後的利益集團。想著這種美事,溫體仁臉上是止不住笑。

但溫體仁不曾想過,周延儒這麼聰明的人怎麼會主動提出來增商稅呢?

回到禦書房,這裏麵難得洋溢著一股愉悅的氛圍。

“由思,皇兄之前就一直試圖增加江南的商稅,但是受到了極大的阻力。沒想到今竟然被你辦成了,隻不過是苦了這周延儒來當朕的替罪羔羊啊。”崇禎著,他臉上的神情從一開始的愉悅漸漸變成了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