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戰鼓正擂(1 / 2)

北麵的戰事正緊鑼密鼓開展,遼地也在不停地調兵遣將。關於遼響加收的問題,最終解決之道,還是靠袁崇煥在遼地的威望。袁崇煥最後確定以後遼響一年定額為四百八十萬兩,養遼地十二萬兵將。一旦取得勝績,另有嘉獎。

這相比祖大壽要一年六百萬的遼響,可是整整少了一百二十萬,加上遼地稅收自理,應該也是夠用了。這就是一個好的領導人的重要性,一旦頂層的將領官員,不會盤剝將士餉銀,那底層的將士總會受益些。

按照兵部的檔案,在崇禎元年,軍屯改製後,改軍戶為平民,兵員為征召製。將原有兵員體係分成了戰兵和輔兵(預備役),全國合計兵員在五十萬人,其中戰兵三十萬和輔兵二十萬。按照戰兵平均一年三十兩一人,輔兵平均十五兩一人的最高標準,一年需要軍餉一千二百萬兩。而農稅加商稅,即使在沒加商稅之前,一年也有近三千萬兩收入,怎麼會不夠用呢?

朱由思看著戶部的財報,雖然溫體仁樣樣都不太行,但他還有畢自嚴,這個明末少有的理財專家。畢自嚴在崇禎上位之初,在理財方麵嘔心瀝血,提出財政十二條,這觸犯了許多利益集團的利益。出於對畢自嚴的保護,崇禎一直沒有讓他當戶部一把手。

在朱由思來以前,張家民不像曆史上的崇禎,改革畏首畏尾,瞻前顧後。張家民堅持用人,展開改革,並且也沒有在己巳之變時,問責官吏,大清洗。正是由於這樣一種極為務實的作風,如今的形勢,雖說仍是不容樂觀。相比真實的曆史,實在是好太多了,有些朱由思剛來時準備做的事,張家民都已經做了。不該殺的人,張家民也一個都沒殺(袁崇煥,以及被他殺的毛文龍。)

如果說,朱由思穿越真的有金手指,那眼前這個皇兄就是他的金手指吧!其實,張家民麵對柳相佑(朱由思)時,也認為他是自己的金手指。

崇禎五年五月下旬,皇太極在整整追擊了察哈爾部(實際上是林丹汗的帶的一隻疑兵,為葉一葦遊說土默特部,遼軍寧夏明軍備戰贏的了寶貴的時間)三十天之後,從漠北到漠西,終於找到了察哈爾部的大部隊。但令他萬萬沒想到的事,察哈爾部七繞八繞竟然來到了河套平原,這裏是靠近大明寧夏衛所的地方。

本在河套地區的土默特部,在明使葉一葦的周旋之下,答應幫助察哈爾部與明軍聯合,但對外宣稱中立。等待皇太極的是由林丹汗和寧夏明軍組成的十五萬人的聯軍,此外還有收編的流民軍近十萬人,陝西方麵正愁無處安置流民,這下便有地方可用了。明軍方麵,出任指揮的是上任僅一個多月的陝西巡撫——孫傳庭。

河套平原黃河北岸,皇太極站在汗帳前雷霆大怒,怒斥著土默特部的使者。

“你們部長俄木布怎麼跟本汗保證的的,既然歸順於我大金。那麼察哈爾部就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怎麼放察哈爾人到寧夏的衛所了呢?”皇太極怒火衝天,沒想到自己追擊了近一個月的察哈爾部竟然不過五千人,主要戰力竟然已經早在半個月前通過土默特部與守邊明軍彙合,這完全是以逸待勞啊。

“回大汗,察哈爾部林丹汗告訴土默特部,他已歸降大金,此次是作為大金先鋒攻打明人的寧夏衛所。我們也是被騙了。”土默特部的使者裝作無可奈何的樣子,回答著皇太極的質問。皇太極如此聰明之人,怎會看不出來使者的搪塞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