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雙刃玲瓏癡毀顏(1 / 3)

完顏宗望率兵南侵,包圍在開封城外之時,本因宋金聯盟而深受皇帝信任與重賞的童貫,憂心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保,又憤恨完顏宗望毀盟南下,遂怪罪到他所派來的使者李浣霓身上,在隨著徽宗宣稱前往毫州上香,轉而逃往江南之前,下令將李浣霓逮捕,下了大獄。童貫本想殺了李浣霓出氣,風雷野得知,立即在城外攔住童貫,向他勸諫道:“金國大軍圍城,新君欽宗皇上正設法議和,童大人此時若殺了代表完顏宗望的李浣霓,恐將惹惱完顏宗望,若因此而對於二國的議和不利,隻怕當今陛下將要怪罪在童大人身上。”

童貫思索片刻,以為風雷野所言有理,遂道:“依你看,該如何是好?”

風雷野誠懇道:“童大人不妨將李浣霓自大獄提出,軟禁在大人的府上,倘若議和不成,自是殺了李浣霓來謝罪,若是議和成功,是軟禁仍屬禮遇,對完顏宗望也還交代得去。”

童貫見風雷野言詞懇切確是為己著想,思其析論也是進退有據,於是同意讓風雷野去大獄中放了李浣霓,送至童貫府中軟禁,自己隨徽宗南下。

風雷野領命前往大獄放了李浣霓,但他擔心童貫疑心病重,又為人反複無常,擔心童貫今日放了李浣霓,明日又想殺了李浣霓,於是從大獄離開後,風雷野並沒有帶李浣霓前往童貫府中,反而向南打算離開京城。

童貫果然疑心甚重,他知道完顏宗望與風雷野是結義兄弟,深怕風雷野勾結完顏宗望,帶著李浣霓背宋投金,因此在風雷野離去之後,立即派高紳帶人暗中跟隨在後。高紳發現風雷野帶著李浣霓不往童府,反向南去,猜知他要帶著李浣霓逃走,遂暗調大批宮中侍衛前來,終在城南口前阻截了風雷野。

高紳對風雷野喝道:“你果然心懷二心!童大人要你將李浣霓軟禁於他的府中,你卻想帶他逃走,是嗎?”

風雷野見事機敗露,辯解無益,立即拔劍刺向高紳。因為他知道高紳的武功最強,必須先傷了他,才有逃脫的機會,於是他施展破劍式,高紳未防,果然一招就被刺中右臂,傷透入骨,高紳立即後躍退開,但卻同時命令所調數百名宮中護衛圍攻風雷野與李浣霓。

風雷野雖已暗習獨孤玦的六式劍法,但時日不長,劍術仍疏,再加上敵眾我寡,難以相抗。李浣霓的武功又不甚高,於是二人邊戰邊逃,最後雖然勉強逃脫重圍,奪馬急奔出城,但在重圍之中,風雷野為了守護李浣霓,卻身中官兵的亂箭,那箭中含毒,再加上風雷野本身的經脈曾受童貫重創,毒性入腑,支撐著出城數十裏後,即在馬上昏厥,一時性命垂危,。

李浣霓下馬,抱著中毒昏迷的風雷野,心中彷惶不知如何是好。靈鷲宮的醫術原是下第一,可惜她並非從就在靈鷲宮中長大,後來入宮,隻喜翻閱武學秘籍,對於醫術毫無興趣,以致於靈鷲宮無比神驗的醫術,她竟半點兒也沒學到。

李浣霓思來想去,急中生智,突然想到自己的父親虛竹曾收有一徒,盡授其醫術,後來離宮下山,成為江湖人稱女華陀的神醫白映霜。她印象中,白映霜就獨居在開封城南約百裏處的一個荒村中,於是立即抱著風雷野趕往求救。

李浣霓抱著風雷野,快馬飛奔而至白映霜所住簡陋茅屋之前,終於見到這位女華陀,卻不料白映霜竟拒絕施救。原來這白霜早年因丈夫被美人所惑,棄她而去,內心情傷甚重,因此曾立下「三不救」的誓言。

白映霜立於茅屋之前,對李浣霓道:“妳可知我曾立誓三不救?”

“敢問白神醫,是哪三救?”李浣霓急切追問。

白映霜漠然應道:“第一,不救神仙眷侶的情人或夫妻;第二不救容貌美麗之人;第三不救負心之人。李浣霓,妳對風雷野一往情深,人長得又漂亮,雖然待救之人是風雷野,但風雷野是妳的心上人,又是由妳來,已經犯了我那三不救的第一、第二條,所以我絕對不救!”罷,竟自轉身回屋。

李浣霓在白映霜的屋前跪求半日,眼見風雷野氣息漸弱,已將死去,不禁高聲對著屋內的白映霜喊道:“妳一身醫術是我父親靈鷲宮主所傳,今日我以靈鷲宮的名義,請求你施術相救,還不行嗎?”

白映霜在屋內應道:“師父大恩,映霜終身不敢或忘。但既已立下誓言,豈有自食其言之理?不救就是不救,將來師父若怪罪於我,我一死以謝師父就是了。”

李浣霓萬沒想到白映霜竟如此決絕,心中盤算著白映霜的三不救無數次,最終狠下心來,道:“妳因我的美貌而不救他,又因我深愛於他而不救他,好,我破你誓言,再以靈鷲宮的名義命令你必要救他!”

木門微啟,白映霜側身看著李浣霓道:“妳要如何破我誓言?”

李浣霓抽出她的「玲瓏雙刃」匕首,竟在自已臉上劃了五、六道,鮮血淋漓,卻絲毫不顧,隻癡望著幾無氣息的風雷野道:“我容貌已毀,在此對妳立誓,此生永不見風雷野,若違此誓,我與風雷野都必死於非命。”

如此剛毅堅決的性子,連白映霜看了也深為動容,同意為風雷野治傷:

“不意師父竟有如此剛強的女兒…也罷,妳既已對我立誓,我就破例救他吧!”

李浣霓大喜,立即抱起風雷野,隨白映霜入屋,放在木塌之上,她怕白映霜反悔,急急道:“我這就離去,永不見他,請白師姐立即妙手相救!”放下風雷野,取出一帕,蒙住臉麵即要離去。

“且慢!”白映霜喚住李浣霓,遞給她一瓶藥散道:“此為治傷靈藥,雖不能使妳容貌恢複如初,但如使傷疤淡隱。妳去吧,我必會將此人救活。”

李浣霓接過藥瓶,點頭稱謝,走出門外,卻又回頭,囑咐白映霜道:“還有一事相求,我自毀容顏,立誓不再相見之事,請白師姐切莫告訴風雷野。”

白映霜點點頭,李浣霓依依不舍地看了看風雷野,然後毅然轉身離。

看著李浣虹離去的背影,白映霜竟歎了口氣:“這世間有負心漢,就有多少癡女子!”

白映霜的醫術果然高明,風雷野經她悉心醫治並善加調理之後,數月之後,不僅身上毒傷已然痊愈,就連先前傷於童貫手中的經脈竟也被她治愈,內力漸漸恢複如常,他試著運使降龍十八掌,威力之猛竟絲毫不遜傷於童貫之前,心中自是甚喜。

在這數月之間,風雷野數次追問白映霜關於李浣霓的下落,白映霜都不回應,待風雷野傷愈離去之時,白映霜這才厲聲對風雷野道:“下負心之人不可勝數,但願你不會是其中之一!”風雷野不知白映霜所言何指,想再追問,白映霜卻已掩門不再相見。

風雷野傷愈後回到童貫身旁,當時完顏宗望已接受議和,撒圍開封,帶兵北返。童貫正隨徽宗由南方返回開封的途中,質問風雷野何以救走了李浣霓,風雷野坦言道:“屬下隨侍童大人已久,深知童大人深懷戒心,隻怕當時承諾軟禁李浣霓,不久又要殺了李浣霓,這才私自作主將李浣霓送出城去,實是一心為了童大人著想。如今,宋金和議,完顏宗望北去,倘若當時童大人真的反悔而殺了李浣霓,如今將對完顏宗望何以交代?”

童貫獰笑道:“你話倒是坦白,竟敢直指我猜疑心重?”

風雷野恭敬道:“屬下既已效命童大人,自當有話直,屬下還有一事要稟告童大人。”

“何事?”

風雷野朝向身旁的桃木座椅擊出一掌,那座椅竟應聲而碎裂破散。

童貫驚道:“你的經脈已好,內力複原了?”

風雷野點頭道:“正是,屬下內力已複,武功猶若往昔,更可以為童大人效命辦事了!”

童貫心想風雷野既已恢複武功,卻仍然願意回來,果然是真心相待,遂道:“甚好!你既忠心於我,我自不負於你,自今而後必將更加重用。”

風雷野稱謝,躬身後退而去。

他隨從童貫已久,對於童貫的武功更有所知,明白自己即使已然恢複武功,也絕非童貫的對手,他仍要持續假意為童貫效命,取得童貫的信任與重用,日後才有機會殺死童貫、挾持皇帝,完成方臘的遺願。

金國朝廷之中,太宗皇帝召見完顏宗望,溫言詢問何以與宋室議和而北返。完顏宗望回稟:“大軍長期駐紮開封城外,不僅被動而且危險,這才同意與宋朝簽署和議,率軍返回,請皇叔諒解。”

金太宗對完顏宗望頗為倚重,雖不滿他擅自議和北返,但卻不露聲色,反而加以讚賞:“宗望此舉保我大金精銳之師,實有大功”但話鋒一轉,又道:“不過,金宋議和應是便宜行事之舉,大宋不滅,大金難安,宗翰所率西路兵馬尚因太原城頑抗固守而受阻,因此宗望還得再辛苦一趟,配合宗翰的西路兵馬,立即著手準備再次循東路南下,二軍聯合,共同滅宋。”

完顏宗望聞言略驚,原想再諫,旋即想起上次勸諫即已無用,意會金太宗滅宋心意已決,於是默然不語。退朝之後,隻得從命開始籌劃南下滅宋之戰。

暮春4月,完顏完望由金國京師,回到自己的駐地的燕山府,並在府中大宴群雄,其中不僅有金國以完顏梟鴻其及弟子納蘭博為首多位高手、遼國降將同時也是大遼第一高手的耶律長風,還有西夏一品堂前來相助的拓跋威與梁瑛所率十餘名高手,以及原是中原武林卻投靠金國的人物,包括隴右金鐧李衝、獨臂鬼刀陰索魂、四時愁的陽春、陽夏、陽秋、陽冬,淮陰三絕的單仁、單地義、單人雄,以及黃山五隱的劉以金、劉以木、劉以水、劉以火、劉以土,還有銀鉤袖劍阮成與藍依依這對夫妻…等在內幾十名江湖人士。

完顏宗望把從開封城奪來的金銀珠寶毫不吝惜地賞賜給宴上的群雄。這些人中,有些人之間本就存在著恩怨隔閡,此時在燕山府中的眾人也隻能給足完顏宗望麵子,不敢輕易鬧事,各為利而來,即使互相眼紅,恨不得立刻出劍殺了對方,但仍舊在克製著,甚至還互相敬酒寒暄,表現出十分合群的樣子。最令眾人意外的是,宴席之中竟也坐著明教中人,光明右使翻雲以及護教法王靈萬藏。

完顏宗望在會中走向翻雲,低聲道:“方右使若能號召明教教眾前來相助金國滅宋,宗望必將竭盡全力,以助方右使振興明教。”

翻雲起身應道:“宋帝殺我父親、戮我教眾,得蒙菩薩太子相助,大恩不言謝,我明教必全力相助太子滅宋!”

“甚好!”宗望向翻雲舉杯,翻雲亦立即提杯相敬,二人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

酒過數巡,完顏宗望微醺間起身舞刀,招式淩厲、刀風破空,果然是一代名將,功夫也非等閑。一套刀法演示過後,群雄撫掌賀采。靈萬藏見翻雲一臉漠然地看都不看,即刻朝翻雲使了眼色,示意翻雲稱讚幾口完顏宗望的刀法,翻雲卻無動於衷。此時,完顏宗望已有幾分醉意,走到靈萬藏與翻雲麵前,質問道:“二位皆是武林高手,以為我的刀法如何?”

靈萬藏誇讚道:“太子刀法剛烈威猛又不失輕巧靈活,放在中原武林之間也是所向披靡。”

完顏宗望聽後大悅,轉頭又看著翻雲道:“若以我的刀法相較於方右使的碧麟刀法,不知勝負如何?”話間便反手一刀揮向翻雲胸前,他並不想殺了自己請來的高手,隻是想略展自己的精湛刀法來震懾這個年輕子。沒想到翻雲一言不發,轉身倒翻而起,隨手抽出背上的碧璘刀也揮向完顏宗望,堂上群雄皆驚,完顏宗望的侍衛更是一湧而上要保護太子,可是翻雲這一刀實在太快,碧璘刀的刀背貼著完顏宗望的刀身滑過,刀尖在完顏宗望的刀柄上輕輕一挑,完顏宗望手中的刀就已被挑落在地上,翻雲隨即落下,若無其事地仍安坐在椅上,碧璘刀也仍插在他的背後,似乎從未出鞘過似的。完顏宗望一驚,後退一步,侍衛們已圍護在他身旁,並有數十柄刀劍同時指向了翻雲。完顏宗望頗有胸懷,哈哈大笑,揮手撤開侍衛,轉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卻有幾名侍衛不願立刻離去,數把大刀、長劍仍抵在翻雲的胸腹之前。靈萬藏見狀趕忙上前,麵露急色道:“太子已叫你們閃開,你們為何不肯聽令?”

耶律長風原是遼國名將之後,投降金國一心急於立功,看到翻雲對完顏宗望如此不敬,立刻拔出長刀意欲挑戰。完顏梟鴻本是金國第一高手,更是不能坐視主帥受辱,於是也隨著起身。眼看三人就要動手相拚,站在翻雲身後的孫旖旎突然沒來由地噗嗤一笑,完顏宗望好奇問道:“這位姑娘為何發笑?”

孫旖旎恭謹道:“太子武功深不可測,剛剛所顯露的隻是軍中人人都會使的普通刀法,所以翻雲才會僥幸贏了太子一招,若是太子使出拿手的真功夫,翻雲絕不是對手。”

完,孫旖旎隨手拿了一把刀,竟將菩薩太子剛剛演示的刀法,絲毫不差地演練了一遍,然後道:“看吧,連我在營中待久了,都會這套刀法,可見太子是故意跟我們開玩笑呢!”

完顏宗望當然知道自己的刀法絕不是營中兵將所習,但也佩服孫旖旎過目不忘的能力以及試圖調解的勇氣,於是哈哈大笑,走過來手挽著靈萬藏、翻雲與完顏梟鴻、耶律長風,讓他四人舉杯共飲,就此盡棄前嫌。

宴後,完顏宗望留下了完顏梟鴻與耶律長風、靈萬藏、翻雲,完顏宗望凝視著靈萬藏與翻雲二人,道:“且以薄酒,預祝二位成功刺殺當今宋帝與太上皇,為方臘教主複仇!”,隨即滿飲一杯醇酒。

過後,完顏宗望轉身告訴完顏梟鴻與耶律長風:“諸位此行旨在挑滅少林寺、藉此威懾中原武林,實與尋常大宋百姓無關,我深知自己手下那些武士殺戮之心太重,不分男女好壞,隻要看不順眼就取人性命,這不是服人之王道,我希望你們二人能夠好好約束眾人,南下中原途中,非江湖武林人士不殺,投降或不抵抗的人不殺,最好還能多勸降一些中原武林人士為我大金效命。”

完顏梟鴻與耶律長風互看一眼,俱皆稱允。

翻雲聽了完顏宗望這一番話,佩服地道:“菩薩太子名不虛傳,完顏元帥不僅勇武且富智謀,更不嗜殺,將來必是一統下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