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回京派人來給了很多賞賜,士彠由應國公升為了周國公,反正我也不明白其中的差別在哪?不過,後來媚娘以周為國號卻是因此而來。旨意上沒說讓我回京,我也就裝著不知道,傳旨的太監倒是熟人,笑咪咪的接了我的賞銀之後說道,“唉呀真是的,武夫人跟武才人一樣這麼的體恤咱們這些下人。對了,陛下差雜家問夫人歇息夠了沒,要不要回京陪陪武才人?”
“武才人怎麼啦?”我一驚。
“武才人好得很,這兩年陛下在外用兵,宮裏虧了武才人扶佐太子才沒出什麼亂子。陛下都稱讚武才人識大體、知進退,頗得夫人真傳呢!”他笑得我心裏直打顫,但聽他這麼說了,我微微放心。
“那老身就不回京了,老夫人才過世,老身在此替婆婆守製。”這是我早就想好的理由,大唐以孝製天下,我一兒媳替婆婆守製’天經地義,誰也不敢攔著。
“可陛下……算了吧!陛下說要在終南山的蓋翠微宮,並在附近為夫人選了一地一並蓋了一座小宅子,若夫人有空的話,不坊到那邊避暑納涼。”太監想想,搖搖頭,他知道即使此時李世民親到,也不能真的逼我回長安,但還是婉轉的說明了李世民的用意。
我笑笑,最終還是搖頭,想想給李世民寫了一封言辭肯切的信,把兕子出嫁,婆婆去世一一陳述,最後婉轉的表示,近三年我不打算離開文水,專心在文水替婆婆守孝。並附上了兕子和念祖的畫像,早就畫了,李世民那麼疼愛女兒,總得知道我為他心愛的女兒找了一個什麼樣的男人吧。想想又把念祖練過的一篇字和寫的一篇文章合在一起,托太監帶回。
我不回長安實際是我害怕,李世民的最後三年,我不想參與其中,我怕我會不忍心,像把兕子拉回塵世一般不忍對他放手。幹脆眼不見心不煩吧,再想想,我真是個冷血的女人,先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丈夫死去,現在又要默默的看著自己傾慕的男人走向死亡,而我要做的就是靜靜的等待!
仔細想剛剛太監說的話,也就是說,這兩年,李治與媚娘一直在一起,媚娘幫著李治做了很多事,並得到了李世民的讚許,個笨家夥,讓她收斂,怎麼這麼不讓人省心?此時此刻李治已經成親了,他和媚娘之間真的能發展出非友誼的感情嗎?媚娘看得上軟弱無能的李治嗎?我輕輕的敲著自己的額頭,我從沒給過媚娘提示,如果她以為我讓她向李治示好的行為隻是為了討好李世民才真的是得不償失了。曆史真的會變成曆史嗎?我要插手嗎?或者說我能插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