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娘你相信過人嗎?”李世民看著媚娘柔聲說道。
媚娘愣了一下,下意識的說道,“我信我娘!”但馬上知道自己沒用敬語,但卻沒改口,此時改口無異於提醒。李世民似乎也沒聽出來,點點頭。
“除了你娘,你還信誰?”
媚娘無語,隻有默然,我有些心疼,輕輕揉著媚娘的肩膀。
“夫人,你呢?你信人嗎?”李世民又問我,我想了一下。
“妾信陛下一定不會殺了妾;妾也信太子殿下一定能成為有道明君;妾也相信媚娘相信妾。”我偷換了概念。
“滑頭!”李世民笑了起來,但轉向了媚娘,“你娘氣朕不該讓你為朕試藥,朕沒跟她解釋過,怎麼解釋?告訴她,這些事都是你自己要做的?宮裏沒有用銀碗的規矩?也沒有讓煎藥的人試藥的規矩?此時除了太子,沒人會想殺死朕……”
“父皇……”李治嚇了一跳,拚命磕頭。
“行了,朕知道你不會,別沒事打斷朕說話。”李世民擺擺手,繼續看著媚娘,“媚娘,其實你不信人也就算了,問題是你連你自己也不信。你很聰明,你娘把你教得很好,宮裏人人都說徐惠是才女,在朕看來,她是讀書讀迂腐了。書,你絕不會比她讀得少,而你卻比她更智慧。這些年,你跟在朕身邊,大小的折子你替朕看,把重要的挑出來,還替朕把重點用朱砂勾出來,讓朕省心,這些事朕沒教過你,可是你從沒做錯過。朕出去打仗,本想帶著你去,可是最終還是把你留在雉奴身邊,政事你比他熟,而且他心腸太軟,他比朕更需要你,而且你做得也的確很好,沒讓雉奴受無忌他們左右,也沒讓他被朝臣們蒙騙。可是你最差的是什麼?你除了你娘,誰也不信,這些年,如果不是你娘送那些小東西進宮讓你恩威並施,你是不是也不屑用?你太嚴厲,對別人,對自己都是,所以你不好親近,你讓朕信任,所以你給朕吃的東西,朕一點也不擔心,而你卻不放心自己,讓人打銀餐具,送到朕跟前的你要親口嚐,可是你沒想想,現在誰會讓朕死?雉奴的性子你應該比朕了解,你和太妃一直看護著他長大,你知道他不會殺了朕取而代之;無忌也許,但朕此時已經把政權交給他們了,朕活著其實他們的權利更大,對他們更有利;朕已經很信你了,沒法更信了,所以你所做的都是無用的。”
“陛下!”我跪直了身子,一臉不憤,李世民無奈。
“一說媚娘你就不高興,真是,知道你是好娘親了,行了,朕不說了。”
“媚娘不是不信自己,而是迫不得已。”我把家中發生的故事說了一次,淚流滿麵,“如今她伺候陛下的湯藥,她哪能每樣的都看到?陛下有事,朝臣們、娘娘們誰能,誰又肯放過她?不如親口嚐試,與陛下同生共死,起碼不累及家人,對不對媚娘,你怕連累娘才這麼做的對不對?”我推著一邊的媚娘,急切的讓她向李世民解釋。媚娘伏在地上,肩微微顫抖,卻一聲不吭,連一邊的李治都是一臉不忍,心痛的看著她。
“你怕他們株連你娘?”
“媚娘隻剩下他們了。”媚娘好一會兒才輕輕的說道。
“鬼話!雉奴就不是你的親人?你看護著他長大,朕不在了,他難不成能看著你們娘幾個被人欺侮?所以說你多疑,為什麼不學會相信朕,相信雉奴?”他喝道,轉頭看著李治,“雉奴,媚娘從小就在你跟前,楊夫人更是對你們兄弟姐妹愛護有加,她們也沒求過朕什麼,如今當著她們的麵,你答應朕,好好的對待她們,將來你有兒子了,挑一個好的給媚娘,別讓她再覺得除了楊夫人她就什麼也沒有了。”
“即使父皇不說兒子也會這麼做,雉奴永遠記得幼時,背不出書來,被太妃罰,武才人什麼也不說,陪著兒子一起被罰;再背書,武才人教兒子怎麼才不會背錯,也告訴兒子,背書不重要,知道書中的真意更重要;兒子還記得如果不是武才人提醒,也救不回四哥的性命,兒子也沒法看清很多事,武才人實為兒子之良師!而楊夫人在兒子心目中早就跟親娘一樣,無論兒子是不是太子,楊夫人都那般對兒子;兒子小時候最快樂的事,便是與她回文水老家;大哥去時,身上還穿著夫人贈予的披風,四哥在信中也跟兒子說,夫人義如泰山;兒子會把楊夫人當親娘一般孝順。”
李治動情的表著決心,而我與媚娘仆伏在地連叫惶恐,而我此時心裏五味雜陳,李世民培養媚娘,算是巧合,以薛太妃為模式讓李治效仿,應該是早有預謀,他跟我說過,我卻沒往心裏去,此時他又這般鄭重的把我們母女托付於李治,隻怕會讓李治產生誤會。李治知道自己仁弱,他最缺的就是嚴厲與鐵腕,而媚娘正好沒有仁愛之心。剛剛李世民的連敲帶打,無異於告訴李治,媚娘是可以完全信任的。李治與媚娘本來從小就在一起,感情深厚,現在李世民這麼一說,隻怕李治心裏最後的那點障礙都沒了。這難不成就是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