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1 / 3)

胡善圍把考場當成了自家藏書樓,奮筆疾書,從清晨到黃昏,近乎忘我的境界,直到一聲銅鑼,監考官宣布考試結束,要收卷糊名,她才停筆。

直到要交卷了,胡善圍還沒有答完題目,有一道題隻寫了一半。

第三張試卷裏倒數第二道題,考的是《女論語》第十二篇,《守節》。

“古來賢『婦』,九烈三貞。名標青史,傳到如今。有女在室,莫出閑庭。有客在戶,莫『露』聲音。不談私語,不聽『淫』音……一行有失,百行無成。夫妻結發,義重千金。若有不幸,中路先傾。三年重服,守誌堅心……”

其他內容胡善圍都能理解,可是那句“一行有失,百行無成”令她十分困『惑』:

《左傳》裏,“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孔子,“知恥而後勇”。民間也有俗語,浪子回頭金不換。都是鼓勵人們改過。

為什麼男人有過能改,就是好人,就是“勇”,而女人一旦“一行有失“,就得“百行無成”?

胡善圍從心裏不認同《女論語》這句話,但論述這道題的時候,又絕對不能把心裏話寫出來。

她經曆了家道中落、母親慘死、夫婿陣亡、父親離心、繼母施虐、偷帖趕考的曲折人生,知道麵對現實,要先學會隱忍妥協。

隻是,寫著違心的話,筆觸漸漸變得艱澀起來,思維也不流暢了,到了交卷的時候,隻論述了一半。

宮女收走試卷,監考官當場糊住了“胡善圍”的名字,等候考官們閱卷。

胡善圍心裏忐忑不安,安慰自己,雖然沒有寫完,但這十七道題目,尤其是四書五經部分寫的還不錯,這場考試她已經盡力而為,即使落榜,也隻能怪她學識不如人。

應考女官列隊走出『奶』/子府,一整的考試,心理和精力都有些不堪重負,有幾個應考女官剛剛從考棚裏出來,就失手摔了考藍,放聲大哭。

也有麵『色』慘白,發揮失常的女子像僵屍一樣挺直著身軀,木然離開考場。

也有自持發揮穩定、誌在必得的女子表情輕鬆,雙目的自信幾乎要溢出來。

相比這些女子的大喜大悲,胡善圍疲倦的表情簡直泯然眾人矣,並不突出。

有人輕輕拍了她的左肩。

胡善圍回頭,覺得麵熟,想了想,她是同考場的一個考生,看起來十七/八歲的年紀,身材嬌,圓臉杏眼,也是第一個舉手要如廁的人。

少女好奇指著她提著考藍的手,“你的手……怎麼了?”

胡善圍的手長滿了凍瘡,像一個個草莓。她覺得莫名其妙,“哦,是生了凍瘡。”

“原來傳中的凍瘡長這個樣子!”少女驚歎道。

少女咋咋呼呼的,周圍的考生不禁都看著胡善圍的凍瘡手,目光有同情,也有鄙夷。

胡善圍覺得受到了冒犯,不再停留,提著考藍走到了隊伍的前粒

少女追過去道歉,急忙中,『露』出了鄉音:“對母局(對不起),都係我衰(都是我的錯)。”

胡善圍沒聽懂,少女一拍腦袋,改口用官話道:“對不起,我從廣州來的,我叫陳二妹,我們那邊一年四季都很暖和,從未見過凍瘡。沒想到南京這種江南之地,還會冷的長凍瘡。”

其實她以前不這樣的,隻是去年冬才第一次長凍瘡,胡善圍看著自己可憐的手,這場大考抽幹了所有精力,她心累,懶得解釋,點點頭,表示接受晾歉,轉身離去。

陳二妹正要再解釋,無奈腿短,沒追上胡善圍。

往南一直走,出了皇城西安門,門外烏泱泱擠滿寥候接考生的家人朋友。

“姑娘!在這裏!”今早送她來趕考的馬車夫揮舞著手中吃了一半的蟹殼黃燒餅,護著她從人群裏擠出來,車夫等候多時,買了個燒餅當晚飯,怕錯過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