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印尼錢王(2 / 2)

半晌後,李文正緩緩道:“我一生中,有一件最牽腸掛肚的事,那就是想親眼看到祖國的經濟騰飛起來。

終於,等到這一了。祖國隻有經濟強了,文化才強,軍事才強。

我們這些海外遊子在異國他鄉打拚的時候,才有底氣,才有安全感。”

聽到爺爺“異國他鄉”的時候,李川臉色都變了,連連朝四周看了看。

“怕什麼!”李文正嗬斥了孫子一聲,又繼續對張益達道:“富是富了,但別人想“殺豬”就“殺豬”。現在看到祖國繁榮昌盛起來了,我心甚慰啊!”

講到此處,李文正八十多歲的人了,幾度哽咽,眼中泛起淚光。

張益達不禁有些動容,海外華人對祖國的歸屬感還是很強的。

李文正掏出絲巾,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又扭過頭對孫子李川道:“我時候,我奶奶,也就是你祖奶奶過一句話:“出去,是為了更好的回來”。

今我把這句話講給你聽,就是要讓你記住,自己的根在那裏。”

李川默然,印尼波譎詭異的政局和民族政策,讓他也是心有戚戚。

他10歲那年五月,他清楚的記得,有一,家裏雞飛狗跳的,大人全都惶恐不安,好像還在收拾行李,要前往新加坡避難。

想起那些回憶,李川拳頭也是攥得緊緊的,眼中滿是仇恨的火焰。

李文正接著講道:“9年的時候,力寶集團剛進入大陸,那個時候的祖國啊,真的是一窮二白。

但我當時就堅信,1世紀的祖國一定能騰飛起來。

世界經濟從大西洋轉移到太平洋,中國成為亞洲之光。”

基本上都是李文正在講,張益達在聽。李文正講完祖國,又開始講老子學,然後又跳到納米技術,最後又講到數碼科技。

讓張益達頗為汗顏,八十多歲的老者還這麼跟得上時代。

“在互聯網這一塊,中國表現得很突出,湧現了傑克馬、波尼馬、羅賓李這些優秀的企業家。

當然,張先生也是極其優秀的,以弱冠之齡打造出了銳向、惠民出行、益民網金等卓越的互聯網企業。

我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遠遠不如你,都還在跑船下苦力。”

張益達謙虛一笑,道:“李老那會兒處於什麼年代,我們這會兒處於什麼年代,環境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也隻是幸運的踩在了時代的脈搏上,而李老卻是披荊斬棘,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才發展到今的。

你的勵誌故事,一直激勵著我們這些後學末進博浪商海,勇往直前。”

李文正微微頷首,一臉微笑道:“我看張先生的主要事業也都集中在金融領域,這一點倒是和我年輕時候很像。

我10歲念學的時候,從家裏去學校必定經過一間歐式建築物,特別壯觀,裏麵的人都衣著整齊且神氣十足,他們非常忙碌,但店裏並沒有什麼商品出售,我當時就很好奇。

後來我知道了,那是一間荷蘭人開的銀行,主要是向社會吸收存款,然後以更高的利息把存款放給需要資金的商人,銀行從中賺取利潤。

我當時感覺銀行就是把一些人的錢轉手借給另外一些人,錢在拿來拿去的過程中就能“生錢”,很神氣,真是一門好生意。

我當時心裏暗想,長大後一定要做一個銀行家。”

張益達慚愧一笑,道:“我們就是家的PP公司,跟銀行遠遠比不了。而且國家現在的民營銀行設立門檻很高。

銳向集團一直在申請設立民營銀行,但都快一年了,還沒獲得監管機構確切的答複。”

李文正擺擺手,:“年輕人,做事耐心點嘛!不要灰心。

從1950年跑船開始,到接手人生第一家銀行-繁榮銀行,我用了足足十年時間。

而且開得非常僥幸,我當時跑船掙了000美元,被人傳謠是0萬美元。

因營運不佳而瀕臨倒閉的基麥克默朗銀行的經理皮拉馬·沙裏,受到誤傳的影響,登門拜訪我,請求我投資0萬美元,拯救這家銀行。

我當時很想接手這家銀行,實現我童年的夢想,成為一名銀行家。

可我隻有000美元啊,好在有閩省同鄉幫襯,讓我籌集夠了這0萬美元。

這也成為了我人生事業的轉折點。要是沒有那幫閩省同鄉,也沒有今的力寶集團。

我0歲才開辦銀行,你0歲前肯定能夠開辦起銀行。”

“哈哈”張益達恭維道:“那你承你老吉言了。”

“聽川,銳向要成立一支產業基金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