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全村騙貸(3 / 3)

以資金成本為例,25%的資金,10個億來源於自有資金,融資成本為零;

但大項開支主要有四項,資金成本、人員薪資,公司運營、研發費用,壞賬計提。

惠農貸16年度的營收是3.66億元,收入全部來自於借款利息收入。

再考慮上壞賬問題,惠農貸每年需要創造兩個億以上的毛利潤,才能維持營收平衡。

這麼多分公司和員工,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話雖如此,但平台在全國有二十多家省級分公司,兩千多名員工。

惠農貸主打的是年利率6%-12%的三農扶貧貸款,不追求商業利益,主要以推動貸款扶貧為主。

不管是哪一種,惠農貸都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也許是風控係統,也許是基層信貸員。

更嚴重的是,說明惠農貸的風控模式出現了問題。

除了拉高逾期率,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以外。

但去年總的逾期率還不到1%,金額不超過6000萬。這1300萬都可以占到去年逾期金額的四分之一了。

1300萬,對於去年放款超過60億的惠農貸來說,並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他不敢有所停留,立刻在第一時間報告給了張益達。

包不凡也是做過農商銀行行長的人,一看這事,就知道遭遇了騙貸。

這些不尋常的事,由電催部門反饋給了風控部門,再由風控部門形成意見報告給到了包不凡。

至於一個村都這個樣子的,還屬於第一次。

像這種混不吝的,也不是沒遇到過,但很少。

再過分一些的,也會找些拖欠的理由搪塞過去,比如說糧食歉收了、羊死了……

這些人一般都不會故意逾期,就算有那麼幾個不小心忘記還款的,在接到她們的電話後,也誠惶誠恐地表示會馬上還錢。

而她們麵對的全是農村借款人,以農民、牧民、果農、菜農等等人群為主。

反正你發假的律師函也好,還是冒充公檢法也好,就是不慫。

其他公司麵對的是城市借款人,以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居多。見多識廣,也有文化,根本不怕事。

她們和其他互金公司的電催不一樣。

把客服小姐姐那個氣得啊,從來沒遇見過這麼叼的逾期借款人。

為數不多的幾通接通電話,借款人也很強勢的表示:沒錢,歡迎來搞!

電催客服打電話過去,發現大部分電話都停機、關機了。

然後集體逾期了!

全村500多人,加一塊一共借了惠農貸1300餘萬。

閩省塔寨村爆發的騙貸事件,讓他很是心寒。

張益達沒說話,雙手抱,目光透過巨大明亮的落地窗,看向遠方。

如果發現有員工違法,我們一定不會姑息。”

另外監察部已經前往閩省分公司了,會徹底調查此次事件的來龍去脈。

包不凡摸了摸地中海的頭頂,半晌後才出聲,“涉及此次事件的信貸員、風控專員都已經停職了。

這個時候,鄺青雲手機響了。

“什麼,你們被打了?嚴不嚴重?在哪個醫院?

好好好,我馬上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