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少數嘛!”老夫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勸外孫女,隻能拿例子來明。
“也不是所有人都拋妻棄子啊!你看朝中還是有許多官員的夫人都是他們未發跡之前娶的妻子。”
“可他們發跡之後呢?妾都能塞滿幾個院子了。”
這是雲娘對寒門子弟最大的不滿。苦是糟糠之妻吃過來的,福卻未必由她們享受。多少人發達之後寵妾滅妻,雲娘甚至都不曾聽聞他們的妻子有出來應酬過。
“雲兒啊,這世間的男子多是如此,不是誰都有你兩位舅母這麼好命,有我這個老婆子壓著不讓他們納妾。你娘也是命好,她遇到了你爹,哪怕無子也不曾納妾留後。”
老夫人歎息,她知道外孫女的心結,也許是看多了親生爹娘和兩位舅舅與舅母之間相濡以沫的感情,所以對外麵的男子要求太高,遺憾的是他們基本上都不會守著自己的妻子過日子。
“雲娘,實在要找不到好人選,侯府養你一輩子。”大舅母做出承諾,雲娘的親事難尋。不是高門大戶看不上她,就是那些男子配不上她。
真要不行就一輩子由侯府養著,反正侯府也不差這點銀子。
“亂什麼?我家雲娘才不會嫁不出去,老身一定會替她找一戶六角俱全的好人家。”
老夫人怒斥一聲,本來她還沒想起,大兒媳婦的話讓她立即想起當初她們毫不猶豫拒絕的事。她們當初不拒絕,也就沒有今這回事了。雲兒嫁到侯府不好嗎?雖然不能給丈夫的仕途有什麼幫助,可她也不會為丈夫招災,還能相夫教子。
多好的姑娘,可她們就是看不上。
老夫人最不滿意的是大兒媳婦,二兒子隻有一個衛仁舍不得她就不什麼了。可老大家卻有兩個兒子,不拘是衛賢還是衛禮,舍一個給雲兒又怎麼了?
整嘴裏著如何疼雲兒,一到了真正關鍵的時候還不是舍棄的比誰都快?
因雲娘的親事,老夫人婆媳幾個又不歡而散。雲娘走脫不及,隻能看著兩位舅母委屈的離開。
“外祖母,不要因雲兒與舅母們生分了。”
雲娘除了勸老夫人幾句,別的她也做不了什麼。不管是老夫人還是兩位舅母,都不是她能管的。
“哪裏是我與她們生分,是她們太傷老婆子我的心了。”兒媳婦違背她的意願,偏她還因為外孫女與家庭和睦而心生顧及,連都不能與兩個兒子。她自認這些年對她們夠好的了,不曾想在她們心中自己這個婆婆什麼都不是。
“外祖母,都不癡不聾不做家翁,有些事看開一點的好。舅母們也有她們的難處,再了我自己也不願意啊!”
雲娘認為這事要是不開,外祖母與舅母們心中始終有個疙瘩,年深月久會成為婆媳大戰的引導索。其實雙方都沒有錯,隻是她們好像都忘記問自己了。雖古代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大多數疼兒女的父母還是會問上一問的。
“你不願意?為什麼啊?你三個哥哥你打就認識,真正的青梅竹馬一起長大。他們的品性什麼的你都了解,保管不會有通房妾的,還有什麼不願意的?有他們照顧你,外祖母死後也好跟你娘交待啊!”老夫人是真的想不通的,她這一通辛苦都是為了誰?結果現在當事人不願意,老夫人立即麻爪了。
“外祖母,我對三位表哥一直當親兄長看待,讓我和他們成親,先別三位哥哥的反應,我自己就覺得別扭。再我爹當年在地方執政時,暗地裏做過一份戶籍調查,發現表兄妹成婚生下的孩子多數身子骨弱,甚至還有腦子有缺的。”
眼看不通,雲娘把最後的手段搬了出來,她這還真不是胡,任父當年確實做過這樣的調查,隻是不等他把結果上報給皇帝,人就生病倒下了。
“真的嗎?你這孩子該不會是為了不嫁給你表哥他們故意胡的吧?”老夫人半信半疑,世上哪有這麼巧的事。
“還真不是,當初去辦這事的是任府的大管家,他現在母親留給我的莊子上養老,你要不信就派人去問,這事我可做不了假。”
雲娘一臉篤定,老夫人這才信了。
帶了這孩子這麼多年,她的人品老夫人還是相信的,不然也不會出任管家來。隻是她信了,衛侯夫人和衛二夫人去越加的愧疚。
聽完丫環傳進來的話,兩位衛家兒媳婦們相對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