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森三人之前商量了一下,決定在臨高征收商稅,但是為了避免臨高士紳商賈的反對,三人隻得先在兩處市場試行,讓商賈們逐漸適應,然後再慢慢推廣。
於是,凡是在這兩處市場內貿易的商戶都要繳稅,其他地方則不需要繳稅。
但是背靠臨高新城和博鋪港口的這兩處市場,有著巨大的需求,商品交易十分發達,占據了臨高縣貿易總量的百分之八十,所以臨高的商賈們為了掙錢也隻能來此貿易。
而且得益於臨高縣的一二三產業蓬勃發展,劉希森三人主導的臨高新城、工業區、軍隊、博鋪港口區這一線的需求非常旺盛。
工業原材料和人力資源的提供,日常生活資料消耗、軍品采購,對外貿易,以及各種稀奇古怪的工業製成品的銷售。
這些巨大的貿易需求,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就將臨高的這個片區發展成立最繁華的地帶,臨高全縣乃至周邊的縣的商賈都在這裏設立了商貿點。
為此,劉希森三人雞賊的在臨高新城西麵和博鋪港口搞起了房地產開發。
臨高新城西麵商業區,統一建立了二層的商貿店鋪,然後租售給前來貿易的商賈,而且在商業區的旁邊,又蓋起了居住區,供給這些商戶們居住。
而且在商貿區的最佳位置,劉希森三人還準備蓋一個大型的商業中心,集購物、娛樂、休閑、飲食於一體,總共三層,全部鋼筋水泥結構,外麵則罩上大玻璃,妥妥的現代化。
當然目前隻是建設當中,預計竣工得到了明年七八月份了。
另外,在博鋪港口附近,還有一項重點工程,就是貿易中心,該貿易中心是按照後世會展中心的樣式建造。
貿易中心雖然隻有一層,但是層高夠高,再配上巨型玻璃采光,未來臨高的標誌性建築肯定能有一席之地。
進入十一月份以來,臨高的冬天也慢慢來了,但是卻沒有北方天氣的寒冷,反而多了很多涼爽。
劉希森坐在別墅的書房裏跟朱由檢寫了書信,大略的介紹了一下臨高改革的情況,並將征收商稅和開通臨高貿易港口的事情給他詳細說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劉希森將信給李飛和周曼如看了,二人沒有意見,劉希森將信封了口,然後交給李茂良,讓他第二天托人送到京城。
現在臨高每五天就有一艘去往天津的貨船,順便從事兩地的郵遞業務。
自從八月份博鋪港戰鬥以來,臨高獲得了三個月的和平發展時期,一六二八年的各項計劃也都到了收尾的階段。
臨高新城已經建設完畢,博鋪軍用港口和民用港口也已經竣工,新城到港口的道路建設也基本完成,軍隊建設也達成初步的目標,工業項目的產能擴大了兩倍。
博鋪港也成為了瓊州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南來北往的貨船鱗次櫛比。
晚飯之後,劉希森三人坐在別墅的小會議室中,查看目前各項重點工程的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