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達成一致意見之後,又將計劃書豐富了一些,然後分別用印,將這份計劃書發給了李茂良,讓他協調各部門落實。
做好軍備計劃之後,劉希森三人又對去年深耕的一件重大事項進行了討論。
“五月了啊,毛文龍那邊應該不會出什麼意外吧?”
劉希森問李飛。
“應該不會,咱們的人早就跟毛文龍接上頭了,糧食、藥材也賣給了他不少,咱現在是毛文龍最大的糧食供應商,還是不計成本的那種,但至於他信不信咱的,還真的沒什麼把握。”
對於改變毛文龍被袁崇煥誘殺這件事,李飛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曆史上,東江總兵毛文龍和薊遼督師袁崇煥素來不和,由於對滿清作戰方略的不同,兩人多次爆發矛盾。
毛文龍素來跋扈,經常違抗袁崇煥的軍令,屢屢上岸挑釁清兵,這讓整天上書皇帝推廣一路築城到盛京的袁崇煥大為惱火。
更為重要的是,毛文龍代表的東江集團和袁崇煥代表的遼東集團,則是朝廷對清政治經濟軍事資源的競爭者。
有東江集團在,遼東軍事貴族們則無法一口吞下朝廷的全部平遼資源,而且朝廷還能用東江集團來牽製遼東集團。
所以,於公於私,袁崇煥都有殺毛文龍的理由。
於是,曆史上的崇禎二年六月初五,袁崇煥於東江雙島誘殺毛文龍。
自此以後,東江四分五裂,滿清後方再無牽製,而且東江還為滿清貢獻了耿尚兩個順義王爺。
當然,有了臨高集團的大明,勢必不會再讓親者痛仇者快的一幕上演,拯救毛文龍,拯救東江鎮的行動,從去年就開始執行。
此次行動,代號黃雀。
去年十月,臨高派情報處的處長吳剛親往東江接洽,不僅隨船送去了東江亟需的糧食布匹和藥品,還帶去了劉希森的一封熱情洋溢的慰問信。
在信中,劉希森盛情誇讚了東江為平東擄所做的貢獻,特別是毛帥的民族大義讓人欽佩,除此之外,還對東江目前的處境表示了關切。
劉希森在信中指出,對於東江戰略地位,劉希森和毛帥意見一致,東江是堅決不能放棄,移鎮上岸之舉乃是下策,對此他已秘奏聖上,反對移鎮。
另外,隨船而來的首批物資全部無償捐贈東江將士,後期東江如有需要,臨高將以平價方式出售各種戰備物資。
而且劉希森還在信中表達了和東江建立長期戰略夥伴關係的意願,為此將堅決保障東江的物資供應。
毛文龍一開始接到這封信的時候,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臨高在哪兒?臨高知縣劉希森又是幹嘛的?這個兩榜進士對我東江如此之好不會有什麼企圖吧?
麵對毛文龍如此多的問號,吳剛一一作了解答,甚至將劉希森和崇禎皇帝亦師亦友的關係都隱晦的表達了。
毛文龍這才將疑心消釋一二。
這也怨不得毛文龍起疑心,明朝中期以後,武人地位每況愈下,三品武官與七品知縣平起平坐的事例不要太多。
而且進士出身的文官更是對武人避之不及,鮮有文官主動靠攏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