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看著滿船白給的物資,再看看餓得皮包骨頭的官兵,盡管仍有疑心,還是將臨高的好意收下了。
由於和袁崇煥不和,東江的糧餉屢被克扣,處境已是困難重重,官兵能頓頓吃飽已是奢求。
所以毛文龍也顧不了太多,反正臨高也是朝廷的,管他有什麼利益可圖,能吃飽飯才是當務之急。
而且劉希森也沒有具體要求東江做什麼,所以首次接洽十分順利。
半個月之後,第二批臨高物資又運抵了東江。
這一次,臨高的船隊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因為毛文龍收到了崇禎的聖旨。
聖旨上將臨高知縣所陳東江之戰略意義全文附上,並勉勵毛文龍堅守東江,掣肘東擄。
毛文龍自此知道了臨高知縣的能量,從而開始正視與臨高的貿易往來。
借著朝廷的東風,攜物資而來的吳剛,與毛文龍深入了協商了今後的貿易規則。
臨高每月分兩次派船隊前來貿易,東江可以以銀子或者人參鹿茸皮貨等特產交換。
另外,吳剛還表達了在東江設立貿易代表處的意思。
對這種深受聖眷,雪中送炭的行為,毛文龍自然是歡迎之至,全盤答應了臨高方的要求。
自此以後,臨高和東江之間的貿易往來日益密切,而劉希森和毛文龍之間的私人關係也不斷升溫。
於是,為了避免曆史上毛文龍被誘殺、東江四分五裂的結局,吳剛受劉希森之托,隱晦的表達了提防袁崇煥的意思,尤其是不得擅離東江,不能相信袁崇煥的任何承諾。
至於毛文龍最後聽不聽勸,劉希森實在心裏沒底。
“馬上就六月份了,要不咱們派支小分隊前往東江預備不測吧。”
劉希森提議道。
“我看行,派特戰隊以商業雇員的身份去,如有不測可臨機處置,總不能讓毛文龍血灑雙島吧,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平擄前哨站,不能讓袁崇煥這小子給一鍋端了。”
“還有,如果要派人去的話,可得快些行動了,畢竟離六月也沒幾天了,曆史上雖然是六月五日動的手,但保不齊會提前出什麼幺蛾子,還是早準備的好。”
李飛作為軍方人士,信奉的是有備無患,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不是軍人的風格。
“派人去吧,從毛文龍的來信中,我覺得這人對咱們的提醒有些大意,咱們靡費頗豐的黃雀行動容不得半點損失,可別到最後,蟬也沒捕到,螳螂也跑了。”
周曼如也附和道。
於是三人當即就派了一支二十人的特戰隊,前往東江以備不測。
第二天,這支二十人的特戰隊就隨前往東江的貿易商船出發了。
七天以後,船隊到達東江。
對於這次臨時加派的貿易船隊,毛文龍頗為驚訝,再看到吳剛親隨的時候,更覺有大事要發生。
吳剛自然又將之前講了無數遍,要提防袁崇煥的事情講了一遍,千叮嚀萬囑咐,切不可與袁崇煥相見。
而毛文龍聞言啞然失笑,因為袁崇煥已於昨日到達雙島,且已與毛文龍相見,且相聊甚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