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蘇八娘(2 / 2)

“據說是體虛傷寒,我以溫補方子打底,甘草為藥引,以木性藥瀉寒氣。”

說著,李大夫還順便把他給蘇八娘開的方子寫給了杜若,他知道杜若和蘇家關係,所以並不隱瞞。

這份方子看似簡單,實則很高明,病人體虛,說明免疫力不高,溫補方子無外乎枸杞當歸紅棗這些,實際上是恢複病人抵抗力,然後再用藥則事半功倍。

甘草是中醫裏的萬能藥引,所謂藥引,就是將藥的藥性快速帶到發病處的載體。

西醫裏的葡萄糖輸液說白了就是“藥引”,護士將配好的藥劑注入葡萄糖輸液裏,由葡萄糖液帶入人體內。

鹽水也是這個原理。

而中醫從春秋時期就普遍采用甘草水和鹽水做藥引帶藥。

這兩項的完美搭配,隻能代表李大夫的基本功很紮實,而李大夫這個藥方裏最高明的地方就在於最後的木性配藥。

中醫也遵循五行金木水火土論,每一種草藥除了藥性外,還有其五行屬性。

一般傷寒病症,中醫上是指寒氣入體,極水為寒,一般大夫若下藥,普遍會選擇土屬性的治寒藥物,因為土克水。

但屬性相克,在體內必有攻伐。

蘇八娘本就體虛,若是用土屬性草藥,會更加摧殘她身子骨,所以,選擇用木屬性藥物實在是高明之舉,水生木,木能泄水氣,較溫和,不傷身。

杜若看了看藥方,但他注意力卻不在藥方上,他知道,李大夫開的藥方,絕不會有錯。

他的關注點是:“據說?你沒有親自為我蘇姐姐把脈?”

李大夫苦笑道:“雖說病者不諱醫,但程家乃是江卿世家,門內規矩甚嚴,他家長房兒媳不讓我這個男醫把脈,是程家懂脈的嬤嬤轉告我,讓我開的方子。我這方子是五天前開的,她應該好了吧?”

李大夫最後一句話讓杜若毛骨悚然,蘇洵和程夫人今日去程家,得到的信息是蘇八娘已經臥床半月,而程家居然五天前才請的李大夫!

之前蘇八娘臥床的那十天,程家在幹什麼?

蘇八娘,真的是傷寒而已嗎?

一定不是!

“佩魚公子,你臉色怎麼變了?難道她的病還沒好?沒道理呀?”李大夫好奇問。

杜若正了正神色,沒有回答李大夫什麼,而是起身對他作揖致謝,然後告辭離開。

這會已經沒什麼好問李大夫的了,杜若已經肯定蘇八娘情況絕不簡單,程家在隱瞞什麼,可到底在隱瞞什麼呢?

接下來,杜若就要去探清真相,這事想著似乎很難,其實並不難。

杜若跑回家,找到了自己府中負責後院的執事胡嬤嬤,這位胡嬤嬤是眉州本地人,杜家在眉州開府時特意請來的專業人士。

古代的中介機構是牙行,而在牙行裏,最搶手的就是胡嬤嬤這種精通管家本領的人才,在來杜府之前,她在眉州很多大戶都工作過。

所謂各行有各行的圈子,在眉州城高級管家服務圈裏,胡嬤嬤人脈很廣,程府那邊很多高級丫鬟嬤嬤她都相熟。

杜若找胡嬤嬤,也不是逼她違反職業道德,隻是問問她知不知道程家主母親信的嬤嬤或丫鬟是誰,嬤嬤的話家住哪裏,有什麼蹤跡。

這對於胡嬤嬤來說是小事一樁,她很爽快的告訴了杜若很多信息,杜若賞她錢時,她還堅持不要,說不算什麼。

然後,杜若便讓杜青帶著幾個家丁去辦事了,下午太陽剛到西山,杜青就一臉壞笑的來複命了。

“回稟少爺,問出來了,我們拿著幾條竹葉青蛇,威脅說要塞進那老嬤嬤領子裏,她當即就嚇的什麼都說了!嘿嘿!”

“說什麼了?”

杜若這麼一問,杜青臉色立刻凝重起來。

“程之才這個畜生!”

恨恨地罵了一聲,杜青湊近杜若,說明了情況。

聽完杜青的話,杜若拍案而起,咬牙切齒:“還真被上官說中了,這個狗東西!我要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