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暗中謀劃(1 / 2)

連續十多天高強度守城戰,已經死傷三萬餘人,基本都是民兵,自然引起不滿。

那些民兵都是被迫入伍,又被當作炮灰阻擋華國軍隊,怎麼可能心甘情願?

知道他們自己是消耗品,心裏肯定不平衡。強征的兵馬,待遇差得要死,還得拿命堵住城牆,不讓敵軍進來,自然產生怨言。

反觀華國軍隊,十幾天打下來上網還是保持在個位數,簡直讓人不敢想象。

寧澤並未出手,也沒用他的“法術”破城,這種情況下都沒勝算,哪有可能堅持到對方退兵?

即使拚命防堵,華國的勸降內容還是散播開來。

下層的怨言,當然第一時間傳到馬健耳中。

可他沒有辦法,總不能將精銳部隊派上去送死,那些是確保城池守衛不住,抵擋寧澤給自己創造逃離機會的最後防線。

然而底層怨言不能不管,積累到一定程度,到時候爆發起來可不是開玩笑的。

為解決這個問題,馬健讓丞相黃治、軍師馮喬將朝中文官全部召來,仔細商議。

黃治建議提高民兵夥食質量,口頭提升軍餉待遇。

吃得飽了,民兵怨言自然減少。

可是城內軍糧有限,增加民兵口糧,提高他們的食物質量,消耗倍增。即使耗損三萬多民兵,依舊有七八萬民兵張嘴要食,恐怕馬健自己都要節衣縮食,才能熬過一個月。

當然,為了守住羌陽熬到寧澤退兵,也不是不可以。城池被攻破,這些軍糧也是落入寧澤之手。

提高軍餉待遇,這就有些吃不消了。

塢寶郡被寧澤攻占,國庫來不及搬走,資金落入敵方手掌。

僅憑羌陽郡的官庫,確實做不到這點。

麵對馬健旨意,黃治告訴他,口頭提升軍餉待遇,重點是“口頭”二字。他也知道羌陽郡資金緊張,不可能做到這點,但那些民兵不知道,先口頭上穩住他們,讓他們覺得有奔頭,能擋住壓力繼續作戰是當前最重要的。

這樣馬健就能接受,於是采納黃治建議。

馮喬建議加強巡視,盡量遏製各種流言蜚語,尤其關於華國勸降書的內容,避免內部出現問題。

他也知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然而眼下沒有時間顧慮這些,也沒其他辦法加以製止,針對目前羌陽郡情況,朝中文臣紛紛出謀劃策,目的就是維持狀況,努力堅持下去,直到華國軍糧耗盡不得不退兵。

當然,這場秘密會議也讓朝中文臣了解到己方處境,當前就像走鋼絲一樣,隨時都有可能掉下去。

散會之後,太仆趙桐心不在焉。

當前局勢壞到不能再壞,說真的,對拖到華國軍糧耗盡主動退兵完全沒有信心。

到現在為止,寧澤除了施展法術增強華國軍隊戰力,治愈傷病之外,並未主動出手,以法術攻城。

看得出來,他對拿下羌陽很有自信,也沒有那麼急迫。

以寧澤的智謀,肯定看得出己方意圖。既然他不著急,說明軍糧足夠,不會那麼快消耗掉。

更不用說以他法力,千裏之外瞬息而至,些許軍糧算得了什麼?

再這樣下去,怕是城內兵馬全部耗盡也等不到寧澤退兵。

馬健知道,馮喬也知道,朝中文武其實心裏都很清楚這點,都在自欺欺人罷了!

要裝作有信心守住羌陽,對趙桐來說是個煎熬。

欺騙自己有什麼意思?結果並不會因此改變。

其次,城內怨言四起,防堵一時有效,時間長了反而要出大事。

回到家中,妻子見他愁眉不展,過來問道:“夫君看起來心事頗重,可是擔憂城外華國兵馬?敵軍雖然強悍,羌陽城內兵將頗多,撐上月餘不是問題,到時自退!”

“戰爭之事沒有那麼簡單,”趙桐歎道,“你一個婦人哪懂這些?”

“情況很糟?”妻子問道。

“何止是糟……”趙桐歎息一聲,“此等情形,宜早做打算啊!”

“夫君的意思……?”

“婦人隻管持家,這些大事與你無關!”趙桐擺擺手,“可有吃食?”

“妾身已經準備妥當。”

夫妻二人前往大廳一起用飯。

吃到一半,下人來報:“表少爺來了。”

所謂表少爺,就是趙桐生母的親妹妹的兒子趙簡,與趙桐關係極好,從小一起玩到大。

之所以趙桐在家是老爺,作為他表弟的趙簡依舊叫表少爺,因為後者到現在都沒成親,家裏人等他成婚之後才準備改口。

聽說表弟來了,趙桐便叫下人請進來。

不多時,趙簡風風火火進入屋內。

趙桐妻子主動起身:“妾身先行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