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富士康組裝之後的成品,也需要發貨到全球各地!
海運(國際班輪路徑)、空運(國際航空路徑)都需要進行訂單管理。
舉個關於蘋果供應鏈物流管理細節的例子:
在多數電腦製造商都通過低價的海運獲取零部件的時候。
為了確保新款半透明iMac能在次年聖誕節期間全麵鋪貨,蘋果花了5000萬美元買斷了聖誕購物季期間所有可用的空運空間。
此舉令康柏等臨時想要增加空運訂單的競爭對手陷入絕望。
有時候搶占市場,可能就是這麼一個小細節!
而這一方麵,星漢無疑是弱項。
就算以前的酷派,也從來沒有全球化供應鏈管理的經驗……
此外,供應鏈管理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占用獨有資源!
IT產業變化迅速,同時產品製造複雜精密,產業供應鏈中存在許多關鍵節點,這就產生了一種將供應鏈變成戰略行動的可能:
占據專用性資源,牢牢抓住供應商,並打擊競爭對手!
比如iPhone的觸摸屏等關鍵零部件,蘋果在供應商建廠時投入巨資,買斷產能6到36個月。
等到成了大眾商品,競爭對手可以買了,蘋果又利用早已談好的合同,拿到供應商的優惠價,其實是由競爭對手補貼,來與競爭對手打價格戰……
這就是典型的利用供應鏈獨占資源的例子。
在這次Xphone和Iphone的“上市之戰”,也體現出了這一點!
要不是隋波到韓國和三星的李健熙達成了合作,以遠遠高出蘋果幾倍的訂單量,搶占了三星屏幕和內存的大部分產能。
Xphone很可能就無法按期上市……
由此就可以看出,
隋波這次入主中芯的戰略意義了!
盡管一部智能手機的零部件,可能高達數百個。
但其中屏幕、芯片兩部分,始終都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芯片,更是核心中的核心!
SoC芯片、內存(閃存)芯片在智能手機中的成本占比,分別高達15%、20%!
隋波這一路走來,成就堪稱“傳奇”,戰績更是無往不勝。
在外界看來,他是“天才”,輕鬆而遊刃有餘。
但實際上,
隋波是“功夫在詩外”,幾乎每一個環節都謀算極深,盡可能的將所有可題都提前解決掉!
現在和蘋果老喬這種“頂尖高手”對決。
更是一絲一毫的錯誤都不能犯!
隋波對黃海叮囑道;
“供應鏈方麵,由你親自來主抓!
產品研發方麵,交給安迪和周博士他們就好。
有時間的話,我推薦你可以看看《與時間競爭》這本書,就是講供應鏈戰略的。
星漢如果沒有一個卓越的供應鏈管理,是很難和蘋果在全球競爭的!”
隋波知道他對黃海的要求很高。
但他也相信,黃海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從當初創業,黃海就一直負責易趣的采購、供應鏈環節,跟著宋健等IT業內人士學習了很多。
而且他接手星漢科技也快2年了,也熟悉了手機產業鏈的各環節。
黃海最大的特點就是肯鑽研、喜歡琢磨、更能下狠功夫。
隋波也讓他按照全球最具權威的IT研究與顧可谘詢公司Gartner (高德納),評選卓越供應鏈的五項標準去打造星漢自己的全球供應鏈網絡:
-Predictable and reliable 可靠、可預見(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Flexible to changing business conditions 適應業務變化,具備柔性(供應鏈的靈活性);
-Exhibit a profitable response to product demand 支持產品需求並能盈利(供應鏈的成本控製);
-Exhibit sustainable growth and satisfied customers 展現出可持續增長和高客戶滿意度;
-Move from words on a PowerPoint slide to attitudes and demonstrated practices 不尚空談的實幹精神。
除了技術、產品之外,還需要卓越的供應鏈管理。
這才是一家硬件IT公司真正的“硬實力”。
隻有這樣,星漢才能真正具備,和蘋果這樣的全球頂尖科技巨頭“掰手腕”的能力。
………………
黃海等人走後。
隋波坐在書房中,默默思考著後續的計劃……
現在Android和Xphone兩個“重量級”的王牌都打出去了,他在移動互聯網戰略上的“入口”布局,基本上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