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校,如果國民軍能夠提供一批這樣的新步槍給我們試用,我將不勝感激。”
“請閣下放心,我一定會向我們的司令官轉答您的意見!”伍德利立刻道。
“很好!”劉易斯臉上明顯露出一絲喜色。
離開約博薩,向北行大約十公裏,有一條由河流與低矮山嶺組成的防線,敵我雙軍軍隊各自占據著河流南北兩岸的製高點。
除了夜晚雙方有間隙的試探進攻之外,就隻有雙方炮兵的間歇火力展示。白天大部分時間,雙方都在養精蓄銳。
比利斯人似乎更加疲憊,他們的軍中甚至出現了逃兵,這些逃兵實際上是歐羅巴人,比利斯人兵力不足,他們強迫占領區的歐羅巴人拿起武器與自己的同胞拚命。
歐羅巴一方也沒有能力主動進攻,大量訓練有素的士兵在一年前的戰爭中消耗怠盡,物資的缺乏和長期的僵持讓官兵產生一種厭戰情緒。
但這種形勢對歐羅巴不利,畢竟戰爭是在自己的國境內發生的,比利斯人有將占領區長期經營下去的趨勢。如果比利斯人占穩了腳跟,再想擊敗他們就更難了。
這也是劉易斯元帥迫切想組織一場反攻的原因,他急需一場勝利來提升士氣。顯然他也受到了來自聖城日甚一日的壓力。
離這條戰線越近,越是可以感受到戰爭的氣氛。不時可以看到運送補給的士兵和民壯,間或有炮聲傳來。
劉易斯讓自己的衛隊躲在山嶺的後麵,自己則帶少數人步行上山觀察河流對麵。
轟的一聲,一枚炮彈呼嘯著飛了過來,落在山腰的位置。
劉易斯元帥喝斥著對他個人安全過於緊張的部下,舉著望遠鏡繼續觀看。
比利斯人修建了大量的地堡式的工事,炮彈就是從那裏射出來的,因為他們也得防著對手的進攻。
更遠處,劉易斯可以看到比利斯人正驅趕著俘虜和歐羅巴平民在運送物資。
當地的指揮官告訴元帥,比利斯人對待俘虜十分殘酷,他們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這不是劉易斯元帥眼下關心的事,問道:
“比利斯人的軍備如何?”
“我們抓過一些俘虜,比利斯士兵每個人隻擁有三十枚鉛彈,吃的也很差,有時候他們一天隻吃一頓。但他們士兵對我們對陣時,總是避免開第一槍。”指揮官答道,“我們的士兵總是太過緊張,離著老敵人老遠就開始放槍,命中率極低。當我們開完第一槍,比利斯人就離我們很近了,而我們的視線已經被煙霧阻擋……”
“勇氣比槍法更重要。”劉易斯元帥沉吟道,“他們的騎兵呢?”
“比利斯人的騎兵善於衝擊,但最近的情報看,他們的騎兵遇到了困難,聽說是戰馬很不適應這裏的水土,尤其是最近天氣炎熱。”
“也許是個假情報。”劉易斯元帥道,“永遠也不要低估比利斯人的騎兵,我二十歲的時候就知道了。”
“是的,閣下。”前敵指揮部低下頭道,“不過,比利斯人的大炮很少,他們缺乏必要的彈藥補給。即便最激烈的戰鬥,他們的火炮也不能給我們帶來太大的傷害……”
這位指揮官的話音未落,一連串的炮聲響起,直奔山頭而來。
或許是元帥閣下鮮明的紫色製服太過顯眼,比利斯人突然發起了進攻。無數的比利斯士兵從掩體和地堡中跳出來,在炮火的掩護下,開始往河灘挺進。
劉易斯元帥索性現場觀看了一場進攻與防守全過程。
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伍德利的觀摩團也在現場感受到了一場短暫而激烈的戰鬥:
比利斯人不畏防守方猛烈十倍的炮火,排著稍稍鬆散的隊列下了河,有的人不幸中彈倒在河流中,剩下的人則繼續向對岸前進。
不可避免地,歐羅巴人也有人中彈倒下。比利斯人的神射手躲在對岸的亂石和雜樹間放著冷槍。
歐羅巴的獵兵也不甘示弱,他們仗著人多和步槍射程更遠,紛紛展開還擊。
這場偶然發生的戰鬥,持續了半個小時,雙方總共陣亡三百人。
伍德利敏銳地發現,比利斯人的步槍射程稍短,這使得他們必須要更加靠近對手射,這或許是他們顯的更加勇敢的原因之一。
就雙方軍官的指揮能力相比,比利斯人似乎更勝一籌,他們的士兵即便出現重大傷亡,也能在軍官的約束下繼續戰鬥。
劉易斯元帥這次親臨前線,決定犒賞前線部隊——給每位士兵發了一包煙。
伍德利發現,那香煙就是熱那亞產的,是熱那亞一家煙草公司專為國民軍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