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出世之路 第二章.風竹村往事(1 / 2)

夜晚將要過去,天色已微微發亮,誰家不安分的公雞迫不及待的打鳴,而秋落躺在床上卻睡意全無,腦海裏反複都是這三年來自己在風竹村遇到的人和事。這是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外麵的人幾乎不知道如何進來,而裏麵的人也最多翻過山那頭,行至三十裏外的芙蓉鎮買些柴米油鹽等生活必需品,再出售一些山裏的手工藝品討生活。

據說是幾百年前,一個姓呂的商人帶領他們的商隊行經此處遭到了打劫,全隊的人馬回去也沒辦法交差,幹脆在此處定居下來,世世代代都住在此處,因此地翠竹茂盛,風吹過總有脆響,村民們甚是喜愛,便給村子取名“風竹”。風竹人與世無爭,山中不知年月,千百年來都過著自給自足,安靜祥和的生活。

三年前,秋落來到此處引起了軒然大波,從來沒有外人會進到村子裏來。村民們記得真切,當時全村所有有力氣的漢子把秋落圍起來=,要把他趕出村子去,秋落給呂村長看了一封信,呂村長讓他留下了,並把自己住所旁的一處空地劃給了秋落做棲息地。別人問村長秋落的來曆,呂村長總是緘口不語,而秋落自己也沒提起,久而久之,善良的村民們漸漸地忘了這一茬,把秋落當做自己人來對待。加之秋落進了村子之後的表現很好,更是深得全村上下的喜愛,自此以後,秋落成了風竹的一員。

秋落的小房子是自己搭建的,地理位置很好,前麵是村頭的小河,後麵便依著山,房前一顆大榆樹,每當第一縷春風吹來風竹,秋落便能吃上最鮮甜的榆錢。木屋是秋落砍的大樟樹搭成的,造型精巧,四麵開窗通風,麵積不算大,卻很幹淨整潔,一點都看不出是個獨身男子的住所。屋內一床一桌一椅,牆上掛著些許書畫,仔細看都是秋落自己所作,都不算精品。桌上是簡單的文房四寶,毛筆是用細竹跟野獸毛自製的,紙墨是從芙蓉鎮買的,也不算好的物件。屋外堆滿劈好的桃木,每一塊都是一般大小,整整齊齊碼在一起,一旁是個簡單的爐子,上麵是個蒸籠,秋落自己在家時隻做蒸菜,其他的太麻煩,還髒。為此,村民們稱他為流水般清澈的男子。

又輾轉反側了小半天,天蒙蒙亮了,全村的公雞都醒了,爭先恐後的打鳴。全村此起彼伏“喔喔喔”響亮的雞叫,有的土狗好像不滿這些亂叫的公雞,也不滿的跟著吠兩聲。秋落微微一笑,腦海裏冒出一個叫“雞犬不寧”的詞彙,但偏偏就是這個村子,才是普天之下最寧靜的。

再也睡不著了,秋落披著外衣來到桌案邊,凝視一副畫良久,畫中是風竹村的全貌,紙上鮮亮的油墨跟尚未落款都表明這是秋落近期所作。點上油燈,秋落提筆,蘸墨,對著畫裏的一處空白奮筆疾書,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一氣嗬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最後在右下角署上秋落二字,凝視良久,秋落索性出門去,在山野中一陣跳躍,身形比猿猴更加敏捷,七跳八竄,不多時,秋落站到了全村最高的山崗上。

俯視風竹,秋落不由自主的笑了,真舍不得,這一片深愛的土地。幾戶比較勤勞的人家已經扛著鋤頭跟小背簍出門,背簍裏肯定裝著簡單的早飯跟午飯,他們隻有晚飯會回家吃。說不準,哪個農戶的背簍裏會有棋具,農活幹累了就找人捉對廝殺一局,又有的人背簍裏會有釣竿,心情高興就去河邊釣一杆,更有肚子裝著酒蟲的背著一壺酒,一個人也能在樹下小酌兩杯。這是別處不曾有的,隻有在風竹,農戶才會這樣自得其樂,這是一片樂土。

不大的村子裏,錯落著二百來戶小房子,安靜祥和,這幾百口人世世代代居住於此,從不在官府登記造冊,與中原劍拔弩張的態度完全不同。在風竹,民風淳樸,路不拾遺。不到一千人的村子裏,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幾乎所有職業都囊括在裏麵了。木匠鐵匠,郎中書生,屠夫裁縫應有盡有,甚至連那倒鬥的盜墓賊也是有的。在村裏資源極其豐富的條件下,風竹人竟是不依靠任何外界條件存活了好幾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