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3)

第三章

小雪、大雪入冬以後,天氣漸冷,小雪時,始下雪。大雪時,雪下得大,地麵可有積雪。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氣候開始寒冷,稱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稱之為大寒。

“節氣”探源

“木梢寒未覺,地脈暖先知。鳥囀星沉後,山分雪薄時。”這是唐代詩人曹鬆《立極》詩中名句。

“立春”,是農曆新年的第一個“節氣”。我國古代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這個獨特的創造,為天文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二十四節氣”的發明,是對天象長期觀察、反複探索的結果。英國學者李約瑟讚道:“中國人在阿拉伯人以前,是全世界最堅毅、最精確的天文觀察者。”

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最古老的天文台“登封觀星台”(現存的建築遺跡,建於元初),坐落在古都洛陽東南的登封縣告成鎮。這座巍然挺拔的古建築遺跡,由高8.5米的“測景台”,長30.3米的“星天尺”組成。相傳周公曾跋山涉水,風塵仆仆,從西周首都鎬京來到這裏,主持過測量日影。至今還珍藏著公元724年唐代所立的石表,上刻“周公測景台”五個字。

在觀察、測量太陽位置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我國古代人民把一年劃分為若幹“節氣”。春秋末年,根據每年“冬至”時刻的測定,推算出一年歲實是365.25日,這在當時是世界上最精密的數值,為準確預報季節、氣候寒暖變化創造了條件。《春秋》書中,已有許多春夏秋冬四季的記載。西漢時問世的《淮南子·天文訓》則完整地記錄了全部“二十四節氣”。驚蟄、清明、穀雨等,這些名詞與天氣、物候的對應,足以證明它同農業畜牧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它至今仍為我國人民所沿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十四節氣歌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驚蟄春分,三月清明穀雨,四月立夏小滿,五月芒種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處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到;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間;五月立夏望小滿,六月芒種和夏至;小暑大暑是七月,立秋處暑八月間;九月白露連秋分,十月寒露霜降來;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冬至十天陽曆年,家家戶戶喜洋洋(河南)(此條諺語所說月份為陽曆月份)。

一月有兩節,一節十五天;癢人天氣暖,雨水糞送完;驚蟄快耙地,春分犁不閑;清明多栽樹,穀雨要種田;立夏點瓜豆,小滿不種棉;芒種收新麥,夏至快種田;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伏天;立秋種白菜,處暑摘新棉;白露要打棗,秋分種麥田;寒露收割罷,霜降把地翻;立冬起完菜,小雪犁耙開;大雪天已冷,冬至換長天;小寒快買辦,大寒過新年(安徽)。

陽曆節氣極好算,一月兩節不更變;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一月小寒隨大寒,農人拾糞莫偷閑;立春雨水二月裏,送糞莫等冰消完;三月驚蟄又春分,天氣昭蘇栽蒜來;清明穀雨四月節,大小麥田播種勤;五月立夏望小滿,待雨下種勿偷懶;芒種夏至六月裏,不要強種要勤鏟;七月小暑接大暑,拔麥種菜播蘿卜;立秋處暑正八月,結實更喜日當午;九月白露又秋分,收割莊稼喜欣欣;十月寒露霜降至,打場起菜忙煞人;十一月中農事閑,立冬小雪天將寒;大雪冬至十二月,完了糧稅過新年(遼寧)(六、二一、八、二三,是說陽曆上半年的節氣多半在每月的六日、二十一日,下半年的節氣多在八日、二十三日,相差不過一二天)。

立春雨水,趕早送糞;驚蟄春分,栽蒜當緊;清明穀雨,瓜豆快點;立夏小滿,澆園防旱;芒種夏至,拔麥種穀;小暑大暑,快把草鋤;立秋處暑,種菜無誤;白露秋分,種麥打穀;寒露霜降,耕地翻土;立冬小雪,白菜出園;大雪冬至,拾糞當先;小寒大寒,殺豬過年(河北)。

立春天漸暖,雨水送肥忙(正月);驚蟄忙耕地,春分晝夜平(二月);立夏快鋤苗,小滿望麥黃;身奔小滿禾奔秋,插秧宜早不宜遲(四月);芒種夏至把禾踩,家家戶戶一齊忙;幹鋤棉花濕鋤麻,露霧小雨鋤芝麻(五月);小暑快入伏,大暑中伏天(六月);處暑時節快選種,立秋中稻見新糧(七月);白露田壟一掃光,秋分穀子堆滿倉(八月);寒露雜糧收得多,霜降桐茶都剝殼(九月);立冬發北風,小雪凍死蟲(十月);大雪當冬令,冬至頭九天(十一月);臘月小寒接大寒,豐產經驗多交談(湖南)。

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清明忙種粟,穀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大家樂,夏至不著棉;小暑不算熱,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墊,處暑動刀鐮;白露割穀子,秋分無行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嚴;大雪交冬月,冬至不行船;小寒忙買辦,大寒要過年(此諺通行黃河流域)。

立春陽氣轉,雨水落無斷;驚蟄雷打聲,春分雨水幹;清明麥吐穗,穀雨浸種忙;立夏鵝毛住,小滿打麥子;芒種萬物播,夏至做黃梅;小暑耘收忙,大暑是伏天;立秋收早秋,處暑雨似金;白露白迷迷,秋分秋秀齊;寒露育青秋,霜降一齊倒;立冬下麥子,小雪農家閑;大雪罱河泥,冬至河封嚴;小寒辦年貨,大寒過新年(江蘇)。

金正月,銀二月,不熱不冷三四月,惡五月,熱六月,鮮桃果木七八月,九月冷,十月溫,十一月有個小陽春,進了臘月冷幾回,年前年後就打春(河北)。

正月寒,二月溫,正好時候三月春;暖四月,燥五月,六月七月天氣熱;不冷不熱是八月;九月涼,十月寒,嚴冬臘月冰凍天(湖南)。

正月甘蔗節節長,二月橄欖兩頭黃,三月櫻桃粒粒紅,四月枇杷如蜜糖,五月楊梅紅似火,六月蓮子滿池塘,七月南棗樹頭白,八月菱角如刀槍,九月石榴露齒笑,十月金桔滿園香,冬月柚子金樣黃,臘月龍眼荔枝湊成雙。雨水甘蔗節節長,春分橄欖兩頭黃,穀雨青梅口中香,小滿枇杷巳發黃,夏至楊梅紅似火,大暑蓮蓬水中揚,處暑石榴正開口,秋分菱角舞刀槍,霜降上山采黃柿,小雪龍眼荔枝配成雙(蘇北)。

二十四節氣推算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計十二個節十二個氣,即一個月之內有一節一氣。每節氣相距,平均約三十天又十分之四,而陰曆每月之日數,則為二十九天半,故約每三十四個月,必遇有兩月僅有節而無氣、及有氣而無節者,有節無氣之月,即陰曆之閏月,有氣無節之月不為閏月。節氣與陰曆月份關係如下:

立春正月節雨水正月氣驚蟄二月節春分二月氣清明三月節穀雨三月氣

立夏四月節小滿四月氣芒種五月節夏至五月氣小暑六月節大暑六月氣

立秋七月節處暑七月氣白露八月節秋分八月氣寒露九月節霜降九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