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徐遲設下的局,導致雙方兩敗俱傷。飛將七營的戰卒保全住為數不多的寨民,而他們卻損傷殆盡,唯有十餘名老兵護送著重傷的飛將離開,至於李清為了引開徐遲,順著水流逃奔下落不明。
兵部侍郎趙軒之子,趙傑帶著一萬兵馬投奔李歡,並且帶來一道“詔書。”
衝帝號召天下群雄討伐奸賊賈垂,得知此事後令賈太尉怒火中燒,雖然他多次逼衝帝下詔稱趙傑乃是逆賊,其言語不可信。但是天下群雄覬覦京都多時,除卻幾位司馬皇族之人以及李歡,其餘人等組成聯軍討伐京都,號稱十三路諸侯,推選度難軍的頭領洪浩水為盟主。此人心胸狹窄不能容人,掌權伊始便公報私仇,派兵到處捉拿神女玉蓮和大將洪狗兒。
各方勢力打得如火如荼之際,李歡趕到雲州,循著蛛絲馬跡,最終在娘親的墓穴前找到其父李池。父子交談一夜,李池決定老於此處,李歡勸解未果,於是在這幫父親搭棚建屋,又開墾了數畝荒田。
燕王府的家將以及逃過一劫的家仆都在雲州隱居,他們大多數人留守在飛將身邊,照顧他的起居,一些不服老的老驥跟隨李歡出山,並且幫李歡招募道數千兵卒。
賈垂跟妃娜密談雙方達成協議,賈垂撤去妃娜跟賈佑才的婚約,而妃娜聯絡其主上,讓山蠻子的大軍攻打冀州,除掉大將軍司馬雲。隨後番邦國王準備起兵攻打大炎,跟賈垂密約事成之後,共同治理天下。
麵對山蠻子前赴後繼的攻勢,孤立無援的北冥寒隻好從黑火堡撤走,剛擊敗冀州牧的司馬雲,若不想將冀州拱手相讓,隻能跟山蠻子亂戰。
北冥寒引兵扼守在欒陽,驅兵破壞正在修繕的鎖奴關,被戚海打敗並且丟掉欒川城,賠了夫人又折兵北冥寒隻好逃到草原。在李歡回來之前,諸葛玥拜托其父諸葛明鎮守金鎖關,她引兵北上支援馳風城,並且製定占領燕州全境的戰略,使計從冀州搶回來二十萬擔糧草。
司馬雲大怒之下對燕州宣戰,但是雙線作戰他苦於奔命,司馬雲的大軍在燕州屢屢受挫。諸葛玥穩紮穩打,奪取冀州邊境數城。而另一邊,諸葛明出兵搶攻京畿之地,占據虎牢和泗水兩座雄關扼住京都城的咽喉,不管誰入主京都,都無法北上攻打燕州。
曆經一月之久,李歡終於趕到燕州,在半路上遇到其兄李清,李歡讓其統率兵馬馳援諸葛明。
北方亂成一團,南方的寧王司馬楚,設下宴席坑害南方五王,最終奪取兩州之地,一躍成為勢力最龐大的諸侯。在大都督令狐的統領下,其先是大破十三路諸侯,隨後圍攻京都城。
司馬雲跟賈垂結盟,山蠻子暫時罷兵退回黑火堡,司馬雲引兵支援賈垂解京都之圍。
司馬雲和令狐在京都城外鏖戰半個月,付出戰死五萬人的代價,將其趕出京畿之地,並且趁勢奪回青州。
司馬楚將所有的過錯,推到令狐身上,罷免其大都督之位,另扶寵愛的姬妾家兄升任為大都督,他準備休養生息等來年再引兵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