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戰鬥結束,慘敗的法軍開始清理戰場。他們驚恐地發現:此戰法軍的損失相當恐怖——兵力損失過萬,僅大大小小的貴族就戰死了5000多,其中包括3位公爵,5位伯爵和90位男爵,皇室總管也在戰鬥中死亡,法軍大元帥、奧爾良公爵被俘。難怪一位當時法蘭希宮廷朝臣這樣說道:“這一天(阿金庫爾之戰)對法蘭希的貴族們是黑暗的一天,整個法蘭希大約有三分之一的貴族在這場戰役中死去了!”而殷軍最大的損失是戰死的約克公爵(被砸扁了腦袋),其他損失不過是十餘名騎士和100餘長弓手。大獲全勝的殷軍並沒有大肆慶祝,由於兵員實在不足且由於大戰精疲力盡,謹慎的亨利帶領他的疲憊之師奔向加來,在那裏等待合適的風向。11月16日,他在多佛登陸,一周後回到倫敦。所有的教堂鍾聲齊鳴,所有的街道都是歡慶的凱歌:“上帝將勝利賜給殷格蘭!”亨利明白這隻是一個勝利的開始。阿金庫爾戰役為殷格蘭人贏得的實際利益,隻有哈福婁一座小城罷了。
但是雙方的戰損率無疑是驚世駭俗的。在戰爭史上,關於這場戰爭的教訓,怎麼重視都不為過——高傲的法蘭希騎士為他們的輕率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至今這場戰爭也才過去了不到兩百年,但關於這場戰爭的爭議卻早已甚囂塵上——甚至有許多法蘭希人認為這場戰爭之所以如此驚人隻是因為殷格蘭人的嘴皮子利索,宣稱得厲害而已。
直到五年後,特魯瓦合約簽訂,亨利迎娶了凱瑟琳公主,不再與他的嶽父查理六世爭奪法蘭希王位,但通過聯姻合法的取得了法蘭希王位的繼承權。但諷刺的是,強壯有力的亨利比他瘋癱多病的嶽父早去世七個星期,雙重王冠最終沒落到他的頭上。死因嘛,還是那倒黴的痢疾。
在阿金庫爾戰役中,亨利五世在敵眾我寡的巨大劣勢下冷靜地分析了戰場形勢,利用地形巧妙地布置了戰術,充分地發揮了長弓手射程的優勢,並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兵力(長弓手在敵軍衝上來時變為輕步兵使用),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而法蘭希人無組織無紀律、有勇無謀的劣勢又一次顯現出來,而古板的作戰戰術也讓他們吃了大虧,更不用提他們讓重裝騎士下馬徒步進攻這樣的邯鄲學步的糟糕戰術了。總之,英國通過這場戰役的勝利轉變了之前被動的形勢,此後英軍節節勝利,直到那個著名的“洛林的農家女”(聖女貞德)出現再次扭轉戰局。直到很多年之後,阿金庫爾之戰仍被法國人認為是奇恥大辱。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不能驕傲輕敵。我有什麼可以選擇的決策?”
“現在丹邁軍潰敗,我們肯定是要追擊的,至少要把丹邁人逐出國境線。但是在此之後呢?擺在您麵前的有兩條路,一個是順勢進兵,侵吞丹邁領土,順利點的話直接占領丹邁也並非難事——丹邁國土麵積不大。另一個選擇自然就是到此為止,把丹邁人逐出睿典就算完事。”
老國王眯起眼睛:“我不能讓侵犯我的國土的人都有去無回嗎?”
尼亞:“不可能。您手裏的兵力太單薄。擊潰,可以;殲滅,不行。您隻能繼續追擊,讓丹邁人無法停下逃跑的步子,讓他們疲於奔命。這樣一來,丹邁人跑得越遠,他們就越不可能組織起來重新集結成大軍,也就不足為慮了。散兵遊勇,哪怕人數再多,也沒什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