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火炮(1 / 2)

朱慈烺的軍工部初創的時候隻有幾個從兵仗局借調過來的工匠和十幾個雜役。無論是人員數量還是裝備水平都很業餘,隻能做一些定向改裝。因此軍工部的占地麵積也不大,隨便在西苑大營之內劃了片地方就算掛牌子成立了。

奪營之變,朱慈烺派人在大營北麵的禦林苑中開辟了三千畝的土地,直接把隸屬於內廷的兵仗局給整個兒搬到了西苑大營,讓這些工匠專司東宮新軍的兵器製造和研發。

新軍工部距離西苑大營不遠,也就五六裏路。朱慈烺和諸將往北走沒多遠,就聽到了一陣陣槍炮聲。

朱慈烺隨口問道:“陳參謀,軍工部現在人手夠用嗎?”

陳寶跟在朱慈烺身邊,側身道:“回殿下,軍工部下屬的工匠大多繼承自兵仗局。在籍的工匠統共有一千兩百三十二人。不在籍的雇工根據需求不同,隨時增減,大概在三千人左右。至於現在場中有多少人,職部也不知曉。”

陳銳在旁邊感歎:“這軍工部的人可比我們一個團還要多了!”

寧武打趣道:“怎麼,你還想把軍工部的人拉來當兵?”

陳銳搖著腦袋,連聲:“不敢不敢!誰不知道軍工部是咱們殿下的心頭肉?我要是從軍工部挖人,殿下還不得活劈了我。”

朱慈烺見武將們彼此打趣,也跟著玩笑道:“陳銳還真對了。你們中誰要是敢從孤的軍工部裏麵挖人,孤就把誰安排到軍工部當部長去!”

陳銳訕訕地笑了笑,道:“那還是算了吧,我覺著還是帶兵更適合我。”

眾人笑笑間,就到了軍工部的門口。驗過身份之後,一進大門就能看到一個露的試驗場。試驗場中的各個角落裏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冷熱兵器。每個兵器附近都圍攏著一群人在拿著紙筆討論演算著什麼。

因為朱慈烺隔三差五就會來軍工部走一走,和工匠們討論一下遇到的問題,所以這些人對朱慈烺早就見怪不怪,看到朱慈烺進來也並沒有人放下手上的活兒來跟朱慈烺打招呼。

朱慈烺也不以為意,輕車熟路地帶著諸將來到了大操場的西北角。隻見這裏的一群人正在圍著一門大炮,不知道在忙碌著什麼。為首的一個白胡子老頭正在大聲地訓斥著在場眾人。

“老孫,一把年紀了怎麼脾氣還這麼大?”朱慈烺打招呼道。

這個被稱作老孫的,自然就是之前提出燧發槍改進裝置的孫老匠。

他為朱慈烺的燧發槍事業立了大功,因此被朱慈烺任命為了軍工部火器局的局長。後來朱慈烺提出了要改進野戰炮的想法,老孫頭又主動請纓,要求帶隊攻堅,朱慈烺就讓他負責新式火炮的督造。孫老匠之前在兵仗局的時候,就負責督造火炮,現在算是又幹回了老本行。

孫老匠見太子來了,躬身道:“殿下,這些找來的雇工做事太敷衍了。老兒交代了多少遍,裝完炮之後一定要用通條壓實火藥,不然爆不起來。結果還是一個個地偷工減料,隨便捅兩下就敷衍了事。剛剛他們裝炮被老兒抓了個正著,還抵賴不服!”

負責裝炮的這群人都是被雇來的臨時工。他們大多是京城的破落戶出身,全靠一把子力氣為生,有今日沒明的,脾氣大的很,便是皇帝老子來了他們也不害怕。

其中一個年輕的子許是被的煩了,當即喊冤道:“還請殿下給我們評理!這火藥是不能大力去壓的,咱們壓實了火藥,萬一力氣用大了,把火藥壓爆了,豈不是出了大事?我們這些人死了也就死了,值不得幾個錢,耽誤了殿下造炮誰能付得起責任?”

朱慈烺沒有理那個雇工,而是安撫孫老匠道:“老孫你也消消氣。他們不懂行,你跟他們較什麼勁兒?來,給孤介紹介紹,這就是樣炮?”

老孫見朱慈烺問起樣炮的事兒,也不再跟雇工們置氣,拱了拱手答道:“回殿下,這正是按照殿下的要求和指點,設計鑄造出的火炮。

此炮以青銅為體,自炮口至炮尾共有九道寬箍,藥室呈算盤珠形,室壁開有火門。可裝藥一斤半,配六斤重彈丸。射程可達二裏。炮重八百斤,配有炮車,戰時以雙馬拖曳,可以運轉如飛。”

孫老匠這話明顯是給朱慈烺臉上貼金了。朱慈烺前世是文科生,又是靠賣股票為生的,哪裏懂什麼造炮?他隻不過是在軍事雜誌上看到過拿破侖炮的簡介。雖然拿破侖炮的具體技術參數,他早就忘在腦後,倒是記得拿破侖炮是用青銅鑄成,能承受的膛壓比生鐵大炮要高。

因此他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交代軍工部,讓他們這些技術人員看看能不能用青銅鑄炮。

朱慈烺作為軍隊的統帥,關心的不是這些參數,而是效果,直截了當地問:“老孫,你給咱們,這炮和紅衣大炮還有咱們大明的大將軍炮比起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