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拜倫(1 / 2)

約翰·席勒

約翰·席勒是德國著名的劇作家、詩人,1759年出生於一個醫生家庭。他年輕時學過法律,後從事文學創作,成為與歌德齊名的德國啟蒙文學家,同時也是德國古典文學的創始人。

席勒出生的年代,正是歐洲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新與舊進行著激烈的交鋒。封建製度的墓門已經打開,因此,這也是它掙紮最激烈的時候,各種醜惡和腐朽的東西紛紛從潘多拉的盒子裏跳出來,跑到德國這個大舞台上進行它們歇斯底裏的表演。整個德國都被那暗淡的愁雲所籠罩。但德國的青年們沒有消沉,沒有退縮。他們如草原上馳騁的野馬,如搏擊長空的蒼鷹,在這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裏狂飆突進。他們力圖喚醒醉眼朦朧、在無聊的昏暗中半死不活、心裏不乏激情卻沒有骨氣、沒有累到需要休息、卻又懶到無所事事、在桃金娘和月桂樹叢裏打著嗬欠、東遊西蕩、虛度光陰的德國的先生們,他們以詩歌、小說、戲劇作為標槍,投向腐朽的德國黑暗勢力,力圖挽救危機四伏的德國大廈。席勒與歌德就是他們最傑出的代表。

席勒在青年時期,在狂飆突進精神的影響下寫出了他的成名作《強盜》(1780年),確立了他的反對封建製度、爭取自由和喚起民族覺醒的創作道路。在《強盜》第二版的扉頁上,席勒寫了“打倒暴虐者”的口號,並且引用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特的話:“藥不能醫者,以鐵治之;鐵不能治者,以火治之。”戰鬥熱情極為強烈。恩格斯說這部劇作是“歌頌一個向全社會公開宣戰的豪俠的青年”。

1783年,席勒寫出了他的代表作《陰謀與愛情》。這個作品反映的是德國市民階級和封建統治階級間的激烈矛盾。劇中女主人公露易絲的性格體現了當時德國進步青年反對封建製度,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席勒借她的口喊出了“等級的限製都要倒塌,階級可恨的皮殼都要破裂!人都是人!”這樣振聾發聵的聲音,可以說是整個時代的心聲。恩格斯稱“這部作品是德國第一部有政治傾向的戲劇”。

自此以後差不多有將近10年,席勒沒有進行創作,他轉向曆史和哲學的研究。在研究中,他著眼於曆史發展中的民族運動,把曆史和德國當前社會問題聯係起來進行考察。

正是基於這樣的研究,席勒後來的幾部曆史劇都是借古喻今,對德國社會進行批判和控訴。但是,這些作品總是要力圖傳達席勒對某一社會問題的獨特思考,這樣作品就成為某種思想的傳聲筒。因而,就不可避免地使作品的文學性受到傷害。恩格斯敏銳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對他提出了善意的批評。

在他的後期作品中,當以《華倫斯坦》(1799年)、《奧裏昂的姑娘》(1801年)和《威廉·退爾》(1804年)最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