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大沙漠“綠洲”之謎(1 / 3)

撒哈拉大沙漠“綠洲”之謎

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的北部,西起大西洋,東到紅海海邊,縱橫於大西洋沿岸到尼羅河河畔的廣大非洲地區,總麵積大約有800萬平方千米。

撒哈拉大沙漠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沙漠組成的,平均高度在200~300米之間,中部是高原山地。它的大部分地區的年降水量還不到100毫米,氣溫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58℃。

撒哈拉大沙漠當中,有時候也會看到一些水草豐盈的地方,被人們稱做“沙漠中的綠洲”。所以,“撒哈拉”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是“大荒漠”的意思,這個詞語非常形象地說明了撒哈拉大沙漠是多麼的荒涼。

那麼,撒哈拉大沙漠從古至今難道一直是這樣荒涼嗎?經過人們艱苦的探索,終於證明了撒哈拉大沙漠地區遠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遠古時期,還真的是一片綠色的平原。那些早期居民們也曾經在這片綠洲上,創造出了非洲最古老和值得驕傲的一代燦爛文化。那麼撒哈拉大沙漠的“綠洲之謎”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公元19世紀中葉的時候,德國一位叫巴爾斯的探險家,在阿爾及利亞東部的恩阿哲爾高原地區曾經意外地發現了幾處古代的文化遺址。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有一天,巴爾斯正在恩阿哲爾高原地區行走著,前邊出現了一處高高的岩壁。巴爾斯抬頭一看,隻見那高高的岩壁上好像刻畫著許多岩畫,就急忙走了過去。等到巴爾斯走到岩壁跟前,看見那上邊刻畫著好多圖案。這些圖案當中刻畫的有馬、有人,竟然還刻畫著水牛的形象,而且那水牛的形象刻畫得特別清晰。巴爾斯的心裏感到非常驚訝,巴爾斯弄不明白,但是他暗暗地記住了這件事情。

不久,巴爾斯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其他沙漠地帶,也發現了水牛的岩畫。這時候,巴爾斯的心裏開始琢磨:“撒哈拉大沙漠裏既然有水牛的岩畫,就是說這裏曾經生活過水牛這種動物,否則,人們不會憑空把水牛的形象刻畫在岩壁上。既然這裏有水牛的形象,就可以說明這裏在遠古時代一定會有水和草,要不水牛怎麼能活呢?既然這裏有水牛,這就可以說明在遠古時代一定有遊牧民族在這裏居住過。如果按此想法往下推理的話,撒哈拉大沙漠在遠古時代一定是個綠洲了。”

後來,巴爾斯在恩阿哲爾高原地區的岩畫上,發現了犀牛、河馬和一些在水裏生活的動物岩畫。他還驚奇地發現,在這些岩畫裏邊竟然沒有駱駝這種動物。巴爾斯感到更加興奮。因為隻有有沙漠的地方,才會有駱駝!隻有有水和草的草原上,才會有水牛、河馬!撒哈拉大沙漠裏的岩畫上沒有駱駝,這就說明這裏在遠古的時代一定是有水、有草的大草原,決不會像現在這副樣子,到處都是沙丘和流沙。

於是,巴爾斯把撒哈拉大沙漠的曆史分成了前駱駝期和駱駝期,來標明撒哈拉大沙漠的草原時代和沙漠時代的鮮明界限。後來,考古學家們都普遍采用了巴爾斯這種對撒哈拉大沙漠的曆史分期。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法國一位叫法拉芒的地質學家曾經到了阿爾及利亞奧倫南部。他在那裏也發現了一些古代洞穴壁畫。經過仔細認真地考察,法拉芒覺得巴爾斯把撒哈拉的曆史分成草原時代和沙漠時代非常合理。這時候,法拉芒還發現這些古代洞穴壁畫裏邊,早期的作品當中經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到了晚期的壁畫當中忽然就沒有了水牛的形象。這是怎麼回事兒呢?法拉芒認為,那時候撒哈拉地區的自然條件肯定是突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也就是說這裏的水源沒有了,撒哈拉才逐漸變成了沙漠。這樣,撒哈拉地區原先的那些水牛也就沒有辦法再活下去了。沒有了水牛,居住在撒哈拉裏的人們當然也不再去刻畫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