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定位置的是樺樹皮文化嗎?
鄂溫克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黑龍江兩地。鄂溫克族最大的聚居區是鄂溫克族自治旗。該旗地處大興安嶺支脈的丘陵山區,有19000多平方公裏的天然牧場,生長著數十種牧草。有8300多平方公裏的森林,森林裏野生動物繁多,有鹿熊、飛龍、天鵝、烏雞等。還出產世界稀有的貴重木材——樟子鬆和聞名中外的白蘑菇。它的地下資源也很豐富。
在鄂溫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樺樹皮文化占有一定的位置。人們采用樺樹皮為材料製造器物,用於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麵。樺樹皮夏帽,用來遮陽禦雨;用樺樹皮製作器皿來盛貯食品;用樺樹皮做船、葬具等。
鄂溫克族人民不但勤勞、勇敢、純樸、爽直,而且有誠實的美德。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偷竊,存放物品的地方從不上鎖。鄂溫克族講究禮節,恪守長幼有序。唱歌跳舞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鄂溫克人認為隻會打獵、放牧,不會唱歌的人,不算好獵手、好獵人。同其他民族一樣,鄂溫克族有著光榮的鬥爭曆史傳統。
[我還想知道]
在樺樹皮製品上還配有花紋圖案裝飾。有以花卉組成花紋,有雲卷紡和雕刻的幾何圖案、繪畫及壓印的動物圖形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鄂溫克族節日主要有敖包會、“米闊勒”節和春節。基保“米闊勒”節,每年夏曆五月二十二日舉行,是慶賀豐收的節日。
維吾爾族的特長是種植瓜果嗎?
維吾爾族主要生活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從事農業生產,小麥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其次是玉米和高粱。維吾爾族農民也種植蔬菜。種植瓜果是維吾爾族的特長,特別是在種植葡萄方麵。
新疆素有“瓜果之鄉”的美稱。吐魯番的無核葡萄、哈密瓜等,精河等地的西瓜,阿圖什的無花果等在國內外久負盛名。
維吾爾族有發達的手工傳統,尤以冶金、雕玉、紡織、釀酒和皮革加工最為著稱。由於地處“絲綢之路”的商道上,維吾爾族商業曆來就很發達。
維吾爾族被譽為熱情好客的民族,無論是作客還是待客,都有其遵循的禮節。對於作客者,首先要注意衣飾。穿戴整潔地去拜訪他人被看作是對主人極大的尊敬。
維吾爾族人喜愛藝術,並有特殊的藝術才能。主要表現在它的音樂上。而音樂上最富特色的是它的民間樂器。民間樂器種類繁多,做工也很講究。維吾爾人舞姿很優美,頸部動作和旋轉動作是典型動作。
維吾爾人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維吾爾族自古以來,就生息、繁衍在我國北部和西北部。在民族生存鬥爭中,一直與中原王朝保持和諧的關係。
[我還想知道]
維吾爾族最常吃的有饢,它是用麵粉做的烤餅,可以存放較長時間,約十天半個月的。
維吾爾人對飲水水源異常講究,禁止人們在水渠、河溝、水池等地洗衣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