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上首的皇帝氣的將桌子上的翡翠鎮紙摔成了兩半:“這個平江王,口氣倒是不。”好在作為一國之君,皇帝的養氣功夫還是不錯的,發泄過後他便迅速冷靜了下來:“如今已經到了年下了,朕不願在此時多生枝節。且沒有充足的證據,朕不好對平江王下手。你先暗中派人監視平江王府和木家,以及和他們往來頻繁的家族。朕要掌握確鑿的證據,待年後必定要將這起子謀逆之臣連根拔起。”
隻是世事難料,命運常常在無形之中撥亂你的腳步。皇帝若是知道因自己的一時遲疑會釀成那樣慘痛的代價的話,怕是什麼都會盡快絞殺平江王。
臘月二十三日,皇帝率諸王並文武百官前往皇陵進行祭祀儀式。皇家祭祀向來是規矩嚴謹,流程複雜。
從迎神到送神,前後進行了將近兩個時辰。待儀式完成後,皇帝剛剛鬆了一口氣,正待準備擺駕回宮,半空之中突然射來許多箭矢。毫無防備之下,一些圍在皇帝身邊的近侍紛紛中箭倒地。
眾人呆愣片刻之後,紛紛喊道:“有刺客,護駕。”接著便有近衛軍將皇帝和眾位王爺等人護在當中。
皇帝久居上位,自然是頗有膽識,當下吩咐:“奉駕前來的禁衛軍呢?楊昭去哪了?速速派人去傳京畿大營裏的護衛軍前來救駕。”
正在這時一個穿著禁衛軍服飾的人滿身是血的踉蹌著從外麵跑進來回道:“啟稟皇上,禁衛軍右統領張宇突然叛變,斬殺了楊昭統領,王博統領帶領屬下等人奮力反撲,如今也隻是堪堪將叛軍阻擋在皇陵城牆之外。請皇上速速決斷。”來報信的不是別人,正是皇帝新進提拔的千總張放。
這話一出,眾人又是嘩然一片。
皇帝皺眉:“禁衛軍有多少人反了?”
張放低頭道:“禁衛軍共三萬人,這次共出動了一萬人奉駕前來,當中有近五千人反了。”
皇帝怒極反笑:“好,很好,朕竟不知道有這麼多人對自己不滿。”
內閣首輔樓述當下勸道:“陛下,此等亂臣賊子容後再收拾也不晚,如今情況緊急,還是先請陛下及諸位王爺,宗室的人到大殿暫避風頭。待京城的援軍來了之後,再做打算也不遲。”
此等情勢之下皇帝哪還坐得住,他當下轉頭看向諸位王爺:“你們當中若是有人怕了,可以先去大殿裏避避。”作為父皇的皇帝沒有走,他們這些作兒子的怎好先走。
趙王回道:“父皇身為一國之君,身份貴重自然不能身涉險境,兒臣願帶領禁軍護衛父皇周全。”其餘眾人也紛紛規勸皇帝先進入大殿避避風頭,連所謂“千金之子座不垂堂”一類的話語都了。
正在此時,又一波箭矢紛紛射來。首當其衝的便是皇帝,雖有眾護衛舍身相救,但還是有一隻箭頭直衝皇帝飛來,千鈞一發之時,站在皇帝身側的縉王一把站皇帝身前,正好擋住了飛過來的箭矢,箭頭猛地插入了他的右肩處。
皇帝連忙派人將縉王帶到大殿醫治,好在皇帝出行,太醫都是隨侍一旁以防不測的。
箭矢是從皇陵左前方的一個眺望台射來的,這裏本來是皇陵守軍查探敵情的地方,沒想到如今竟然被叛軍所用。
眾大臣雖然心裏異常忐忑驚恐,但還是將皇帝護在中央,生怕他們再來一波箭矢。好在這處眺望台離皇陵有幾百米之遠,叛軍用的是車弩,每次最多隻能發出七八支箭矢。如若不然,隻怕這裏的這些人早就被射死大半了。
這次,眾人再勸皇帝回大殿暫避鋒芒時,皇帝沒有推辭。這座大殿是奉皇室先祖的前殿,既然是皇家宗祠,自然是建設的十分大氣壯麗。今日隨侍的王公大臣有幾百名之多,再加上皇帝身邊的近百名貼身侍衛,倒也能暫且避下。
而此時,又有衛兵來報,叛軍當中突然多了一股身著異族服飾的人相助,外麵的將士眼看就要守不住了。聞言,大殿裏的眾位大臣們都吃了一驚,異族服飾?是誰這樣大的膽子,謀逆造反不,竟然勾結異族。
隻是現在沒時間思考這些,皇帝帝不假思索的道:“那就讓剩下的禁衛軍都退到皇陵以內,將皇陵的城門關上,等待援軍到來再。”
轉眼間又看到了大臣裏的溫廷舟,想起上次他射殺狼王的本領,命他和張放攜聖旨和虎符帶領十名侍衛從後山突圍,前往京畿大營調派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