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時期話劇4
開拓創新的複調話劇
(1)作者生平
高行健(1940年生),當代戲劇家、作家。原籍江蘇泰州,出生於江西贛州。196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係。1971年至1974年到幹校勞動,後來在皖南山區農村中學任教。1975年回北京,任《中國建設》雜誌社法文組組長。1977年調到中國作協對外聯絡委員會工作。1978年開始文學創作。1979年發表散文《巴金在巴黎》、中篇小說《寒夜的星辰》。1981年調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任編劇。1981年出版論著《現代小說技巧初探》,提出新的文學觀,強調小說要揭示現代社會的矛盾,探索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複雜的人性,嚐試新的表現手法等,引起廣泛的注意和爭論。1982年開始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專業劇作家。1982年後創作了《絕對信號》(與劉會遠合作)《車站》、《野人》等劇作,引起很大反響。1983年因論文《談小說觀和小說技巧》遭到批判。1984年發表中篇小說集《有隻鴿子叫紅唇兒》。1986年劇作集《彼岸》(TheOtherShore)在“清除精神汙染運動”中遭禁演。翌年,離開中國到法國,隔年定居巴黎市郊的巴紐裏,加入法國國籍。後繼續從事創作和繪畫,出版小說《靈山》等。高行健既致力於戲劇、小說、散文、繪畫,又熱心於理論探索。2000年10月12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高行健的戲劇觀曾受到布萊希特戲劇理論的啟發,因此在戲劇創作中大量吸收西方現代派的戲劇手法,力圖探索中國現代戲劇發展的新路。他主張繼承和發揚中國戲劇的虛擬化傾向、時空自由轉換等長處,融入西方戲劇的優秀成果和革新方法。他的戲劇突破了傳統戲劇的時間結構,拓寬了傳統戲劇的表現空間,創造出一種獨樹一幟的“多視像”的“綜合藝術”。他的幾乎每個劇作都有明確的探索目標,帶有鮮明的探索色彩。
主要作品有話劇《絕對信號》、《野人》、《車站》、《模仿者》、《躲雨》、《行路難》、《喀巴拉山》、《獨白》、《冥城》、《彼岸》、《逃亡》、《生死界》、《對話與反詰》、《夜遊神》、《山海經傳》等;小說及評論集有《靈山》、《一個人的聖經》、《給我老爺買魚竿》、《有隻鴿子叫紅唇兒》、《沒有主義》、《現代小說技巧初探》、《高行健戲劇集》、《對一種現代戲劇的追求》等。
(2)作品分析
劇作分三章。第一章,“薅草鑼鼓、洪水與旱魃”。老歌師唱著情歌,幫手們大聲應和。生態學家找到林業管理處請他辦手續,林主任卻說下班了不辦,但是當他聽說他有林業部的介紹信時,立即變得熱情起來,安排他到招待所裏去。看到女招待員,生態學家不由想起剛離婚的妻子芳。考察野人的記者碰到生態學家,主動同他攀談起來,問他對野人持有什麼意見,生態學家說他沒有做過研究不能發表意見。生態學家詢問記者這裏的森林保護怎麼樣,記者說“文革”期間講“以糧為綱”,這裏砍林造田,原始森林已經不多了。生態學家說破壞了人和森林的關係,人類生存就受到了威脅。在他們談話的時候,芳的影像對生態學家抱怨說他的工作沒有意思,他不了解女人。外麵下大雨,洪水大漲,群眾看著洪水又擔心又心煩。生態學家回想起自己的經曆,回想到妻子芳因為他隻顧忙於工作而不關心她、理解她,說她感到一切都沒有意義,決定跟他離婚的事情。生態學家決定把家中的所有一切都送給芳,自己則去住集體宿舍。在他和妻子談話的時候,外麵的雨一直在下,群眾不停地說,這雨真煩人。小學教員找到生態學家,準備帶他進大山。村民李老大蓋新房,工匠唱著民謠,熱鬧非凡。媒婆要給他兒子說親,這後生卻說他聽他爹的。老歌師曾伯受李老大之邀來讚上梁,他唱著民謠,然後殺掉公雞,用它的血祭梁。一群人跟著林場的梁隊長,請求他發貨,梁隊長要他們去排隊,說現在木材緊缺,如果他放鬆一點,如果沒有國法管著,這林子早就砍光了。小學教員和生態學家準備進林場,梁隊長向他索取證件,當聽說他是中央林業部派來的科學家時,讓他們進去了。生態學家看著森林,感歎現在的土地上無論是平原還是山岡,到處都是城市,再也找不到保持著原始生態的森林。在他說話的同時,老歌師唱著民謠,踏著道家所謂的踽步,帶領一隊跳著儺舞的人群前進,然後跪在地上求雨。
第二章,“《黑暗傳》與野人”。陳幹事召集村民開會,讓大家給王記者講野人的故事。劉拐子說三十年前他見過野人皮,外形跟人差不多;細毛的媽聽他說得恐怖,要細毛回家,細毛不幹。愣頭說他吃過野人肉,味道跟人肉一樣;孫四嫂子說她見過野人靠在樹上擦癢。王記者向大家征集野人毛,但是無人答話。小學教員在家裏聽老歌師唱《黑暗傳》,認真地做記錄。生態學家見他家裏有燈光,就上門拜訪,老歌師說他麵帶晦氣,是個勞碌命,到頭來連個家小也難全。生態學家翻閱著小學教員整理的《黑暗傳》,感歎《野人》劇照地說這很有價值。細毛對他媽說他救過被套住的野人,劉拐子說那是他下的套,要細毛替他捉回來。生態學家無意中看到麼妹子在溪水中洗澡,誇她長得漂亮,說自己如果是個小夥子就一定要娶她。生態學家想起妻子,不由歎氣。林主任帶野人學家找細毛調查情況,細毛說他看到野人哭很可憐他,就把他放跑了。王記者給細毛拍了張照片,準備在報上發表。晚上,老歌師對生態學家說,從前有個博士因為上報政府保護丹頂鶴,斷了搞鶴人的路,被人誣賴偷包穀整死了。非野人學者看了報道後找到細毛調查情況,說小孩子的話不能當真,野人隻是神話傳說,是偽科學。林主任被野人事件弄得狼狽不堪,很生氣。生態學家調查清情況後,向林主任建議把林區改為自然保護區,林主任不願意,說這樣一來就把他們的飯碗砸了。媒婆找到麼妹子的媽要給麼妹子說對象,麼妹子忙去找生態學家說要嫁給他,生態學家勸她回去,說如果結婚就會毀了他們。在樂池中生態學家講演人類改造自然的情況,老歌師唱著《黑暗傳》,敘述人類發展的曆史,眾多演員呼喚“救救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