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需要與動機的心理態勢2(2 / 3)

審美心理是指人在審美實踐中麵對審美對象以審美態度感知對象,從而在審美體驗中獲得情感愉悅和精神快樂的自由心情。

這種心理體驗是人的內在心理生活與審美對象之間交流或相互作用後的結果。

1.了解審美需求的重要性

我們人類之所以需要審美,是因為世界上存在著許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去取舍,找到適合我們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

動物隻是本能的適應這個世界,我們則可以通過自己的指揮發現世界上存在的許多美的東西,豐富自己的物質生活和精神家園,以達到愉悅自己的目的。

我們之所以審美,除了愉悅自己的目的之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完善自己。通過一代代人對周遭世界的評判,不斷進化,形成了更為完善的對事物的看法,踢出人性中一些醜陋的東西,發揚真、善、美。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需要通過對美好事物的欣賞,尤其是對人性中存在的友情、親情、愛情的審美,不斷為我們鋼筋水泥中的生活提供心靈的慰藉,滿足我們因為物質豐富而帶來的心靈空虛。

將人生的痛苦當做一種審美現象來看,同時也就意味著是一種從藝術的視野而不是從道德評價的視野來觀察和感悟生命的審美的人生態度。

如果我們能夠化悲痛為力量,換一個角度來審視人生的挫折和痛苦,將這些人生曆練作為一種難得的財富加以咀嚼和收藏,則能夠從人生的風浪中,變得成熟,或許這樣的人生才算真正的有意義,能夠真正做到這些的人才算真正的活過。審美的最高境界或許就在這裏吧!

2.認識審美的心理機製

當你閱讀一部文學作品,到動情的時候,或者怦然心動,或者潸然淚下。我們都有過這樣的審美感受。當你欣賞一幅藝術名畫,比如說描繪大自然背景的油畫,這個時候你可能瞬間地感到物我合一,感到你與大自然的一種契合。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藝術審美的心理機製在起作用。

我們人的心理活動不是單一的,是相當複雜的。由於我們大腦各種功能的整體發揮,感知、理解、想象、聯想、情感等活動此起彼伏、相互聯係、彼此促進,就形成了人的審美心理機製。

第一,審美過程當中的感受和理解。我們人類的一切認知活動,都離不開對客觀事物的反應。但是,我們人在認知不同對象的時候,他所經曆的心理過程並不是完全一樣的。

從心理學的意義上來說,人的感覺器官,如果不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就不可能感知任何事物。這個刺激是的確存在的。

審美活動也不例外了,藝術作品或者其他一個美的事物,它之所以能成為審美的對象,被感知,那就是因為這個作品、審美對象,它給了審美主體的感覺器官,給了它一個美的形象刺激,所以才能夠帶來不同感官、不同程度的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情感的愉悅。

第二,審美主題要運用自己本來就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把它參加到審美對象當中去,和它的內容聯係起來,從而獲得對對象的深刻理解。

第三,審美過程中的聯想和想象。審美過程當中,由於我們麵對的是很富有吸引力的、啟發性的一種美的形象,所以,會自然地喚起對事物的種種聯想和想象。

這些聯想和想象是在對審美對象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礎上產生的。它們反過來又會加深感受和理解。

在審美的過程當中、聯想和想象當中,有一個較為特殊的問題需要專門論述,就是我們欣賞語言藝術,是要通過再造想象的。想象包括創造想象、再造想象、自由想象。

什麼叫再造想象呢?再造想象就是根據語言、符號、圖樣它的描述和指示,你在頭腦中構想相應的形象。譬如一個建築師拿到一個建築設計圖,想象未來的高樓大廈是什麼樣的,這就叫再造想象。

語言藝術的審美必須要通過再造想象。有的人看書囫圇吞棗,根本沒有把握住再造條件是什麼,腦子裏也沒出現有關的人物,充分出現有關的人物形象,走馬觀花,囫圇吞棗,那就不叫藝術欣賞。

特別是讀中國的詩詞曲賦,這些語言藝術作品,它含有更大的特殊性,因為它有很多典故。如果你的文化素養能夠通曉,你看這個典故不但有形象感,而且還能夠聯想想象。

特別是唐代以後用的典故,它都是意向化的。它用典故本身就是構成形象,它的本身就有形象,但同時也有典故。

第四,審美過程當中的情感活動。情感活動是審美心理當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因為任何審美過程,如果不能動人以情,那就不能使人產生美感,或者至少這個美感是不深刻的。你對客觀事物產生了態度,態度變為生理感覺,生理感覺又被你體驗出來,這就叫情感。

在美感引起的情感活動當中,有兩種基本的情感,就是“驚”和“喜”的結合。“喜”就是審美愉悅、賞心悅目,是一種快感。“驚”是對藝術作品的驚異之感、敬佩之情,它在意識的深層,你往往無所覺察。但是,卻是審美評估裏的很重要的因素,因為藝術美當然屬於多種因素的和諧結合,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一個創造力量的外化,人的本質力量是人所特有的。

美源於生活,源於對事物的審美感知,源於人心靈深處的體驗和無限創造力。美無處不在,隻要我們有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和善於感知美的心理。

貼心小提示

你的審美能力怎麼樣呢?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有趣的測試,看看你的審美能力如何吧!

根據下列10組測驗題,選擇最佳答案。

1.李磊高1.63米,重91千克,怎麼說他都是很肥胖的。你認為他該穿什麼樣花紋的套裝呢?

a.大方格。b.暗細條子。c.間隔適當的粗豎條子。

2.再為他選一套最適宜的服裝。

a.寬鬆,隨便的。b.不寬也不緊。c.貼身。

3.在一間古色古香的房間裏,再置一套新式椅子和沙發,能算得體嗎?

a.是。b.否。

4.假設你有一間長方型房間,充滿各種色彩,還掛有幾幅大花窗簾。你會用一塊也有大花的彩色地毯與之相配,還是會選一塊既無色彩又不起眼的地毯?

a.彩色的。b.無色彩。

5.畫家的真正使命並不是僅僅去作畫,而是把握照向大自然的鏡子,也就是說,盡力忠實地再現特定物體。

a.是。b.否。

6.在穿著方麵,人們應該迅速接受最新款式的時裝,假如它們貨真價實的話。

a.是。b.否。

7.按照某一優秀古典建築代表作的式樣建造起來的一幢建築物,將永遠是風雅的。

a.是。b.否。

8.在小房間裏布置大家具,會使房間顯得大些。

a.是。b.否。

9.矮個婦女穿齊腰短上衣,要比高個婦女穿齊腰短上衣好看。

a.是。b.否。c.是的,假如是件灰鼠皮短上衣。

10.一般來說,要使懸掛著的大小形狀不同的圖畫顯得好看些,隻有當

a.它們的鏡框頂端連成一線時。

b.它們的鏡框底邊連成一線時。

答案:1.b、2.b、3.A、4.B、5.b、6.b、7.b、8.b、9.B、10.a。

你是不是大部分都答對了,如果你大部分都能答對,說明你的審美能力還是不錯的。如果很少答對,那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了!第九節自我實現是一種積極的追求

所謂自我實現,簡單地說,就是一個人通過自身努力而達到一定的目標。自我實現需要挖掘自身的潛力,並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可以說,它是一種積極的追求精神。

自我實現並不是空中樓閣,它是茫茫大海中指引我們航向的燈塔,它是精神恍惚時啟迪我們智慧的靈光。任何時候,都不應放棄對自我實現的追求,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擁抱成功。

1.了解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自我實現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它是指我們實現個人理想、抱負,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自覺性提高,善於獨立處事,要求不受打擾地獨處,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這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幹稱職的工作,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

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采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

我們任何人都期望擁有人生的輝煌,其實,自然界的生物都在追求自身價值的實現。

春天裏,百花競放,秋天裏,碩果累累,植物在成長的特定階段所表現出來的生機和活力也是一種實現,但作為自然界中的智者,我們人類顯然有更多的表現自己的機會。

我們從離開母體後便開始自強自力的奮鬥曆程,從不能支配自己的行動到靈活地使用四肢,從完全沒有語言到熟練地使用人類語言,從意識的混沌狀態到對自己的清晰認識。

這一係列的過程顯示了我們人類個體在追求自身充分發展時所表現出來的巨大潛能。

人是萬物之靈,在我們的成長中,我們之所以能使自身存在一些優秀品質得到充分的發揮,並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這些優秀的品質,是因為自我實現是人本質具有的最高需要。也可以這樣說:我們存在於現實生活的意義就在於追求自我實現。

純粹意義上的自我實現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可能的,這正如人們對智慧的追求,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領會各種知識,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對於知識的興趣,我們仍利用多種手段盡可能多地獲取各種知識技能。

對於自我實現的追求也是這樣,雖然完全的自我實現對於我們來說是不現實的,但我們仍應向這個目標努力,因為越接近這一目標,我們的人生便越有意義,我們自身的潛能也就越能得以發揮。

自我實現並不是空中樓閣,它是茫茫大海中指引我們航向的燈塔,它是精神恍惚時啟迪我們智慧的靈光。任何時候,都不應放棄對自我實現的追求,因為隻有這樣,我們在生活中才不會迷失航向,才不會混沌。

2.認識自我實現者的特質

自我實現者運作的功能層次,與我們一般人或正常者的運作層次完全不同。

自我實現者很容易滿足自己所有的需要,但他們特別關心較高層次的需要。具體來說,自我實現者有哪些特質呢?

(1)適應環境

我們自我實現者具有透視虛偽、表麵或掩飾事物的神秘能力。無論對藝術、音樂、科學、政治或社會事務,我們的認知都比較清楚與準確,因而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較少受到自己的希求、願望、恐懼、焦慮、偏見的影響,因而能透視事實的真相。

我們非但能忍受曖昧不定的情形,而且喜歡它們。我們接受現實,而不反對它們。當我們與人生必然的經曆和諧相處時,我們才能真正更有效地控製展現在我們前麵的事物。

(2)寬容大度

對於自己與他人不可避免的優點與缺點,我們自我實現者能視為理所當然而不抱怨。

改變他人以符合自己的願望時,常會破壞與他人的社會關係,因此,我們自我實現者尊重每一個人實現自我的權利。

即使曉得自己有某些缺點,自我實現的人仍然會接受他基本的自我。我們不會因未符合文化所界定的理想的美、地位、聲譽和其他等,就產生莫須有的罪惡感和羞恥感,因而也不會受到這些感覺的折磨。

我們自我實現的人不矯揉造作,不權充派頭人物,而且我們可以很快察覺別人的這些虛偽作風。我們接受隨成長而發生的生理變化,且不會念念不忘往日的歡樂與做事的模式。

我們可能偶爾有罪惡感,但是這種感覺隻有在自己有某些可改而未改的缺點時,才會發生。

(3)率真自然

要實現內心相當的自由,行為也要率真自然。相反的特性則是處處防衛,不敢自我流露,並且經常懼怕他人的批評。我們自我實現者與人交往時不矯揉造作,也較易超脫習俗或慣例的影響,而表現純真的天性。

(4)有使命感

我們自我實現的人比較能心平氣和地處置自己的問題。他們把自己的問題視為與其他問題一樣。解決問題的活動使他們特別高興。因而也使他們熱心參與自己的職業。馬斯洛發現自我實現者的一項顯著特征,是熱愛一種職業,他感覺他的工作是重要的,他的人生有某種使命待完成,不管它是養育小孩或經營大公司。

(5)喜歡獨處。

許多人發現獨處是一項很不愉快的經驗,但我們自我實現的人喜歡享受自己的經驗,並且追尋獨處的時刻。

(6)獨立自主。

我們自我實現的人較不受環境的影響,而且不是我們無法控製的環境變遷底下的犧牲者。

我們即使麵臨許多挫折、打擊也能保持比較快樂且寧靜的心境。我們能自給自足,並依賴自己的潛能和資源來成長並發展。不需要他人的好評來支持自己。

(7)善於發現

對於同一事物,我們能夠一再欣賞而不覺厭煩,好象每次都可看出一點兒新的東西,都會有一些新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視若無睹的生活細節,也會使我們感到愉快、驚奇、敬畏,甚至心醉神迷。

對我們自我實現的人而言,任何一次日落都如第一次那麼壯麗,任何一朵花都具有令人屏息觀賞的可愛性,即使我們已見過一百萬次花朵,我們見到的第一千個嬰孩兒,就像我們初次看到的嬰兒一樣是奧妙的傑作。

我們自我實現者與一般人不同,不會把生命的種種奧秘視為理所當然。而且,我們也能夠從自己已擁有的、過去的成就中吸取靈感。我們不會不眠不休地尋求更新奇事物和刺激。

(8)高峰經驗

我們許多自我實現者,曾經經曆過很強烈的個人經驗。諸如觀察一個小孩兒嬉戲或欣賞音樂等經驗,都能完全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且產生高度的愉快狀態。我們自我實現者所描述的歡樂類型,迥異於一般人所謂的歡樂,這就是所謂的高峰體驗。

這種歡樂不會因為反複發生而削減,我們可以用驚奇、敬畏、心醉神迷、崇敬、靈感、讚歎,和其他措辭來描述它。

高峰經驗的另外一些例子是愛的感受,四海之內皆兄弟、美、靈感等的感覺,徜徉於自然的經驗和宗教性的意識。

(9)恒久友情

真正的友誼需要投入許多心力和時問,因此,一個人事實上不可能有許多親密的朋友。

我們自我實現的人把自己的友誼看得很重要且誠心培養它。雖然我們熱愛和關懷的對象隻有少數幾個,但我們幾乎對每一個人都較友善、慈悲、喜愛。

這種愛並不是毫無區辨性的,我們也會嚴厲地批評那些罪有應得的人,尤其是那些吹毛求疵,裝模作樣及狂妄自大的人。我們會為了對方好而指責他。由此看來,我們的敵意是情境性的,並不會成為人格特征之一。

(10)民主性格

自我實現者為人比較謙虛,因為我們覺得,不管是什麼種族、家世、性格、職業、性別,每個人都有可取可學之處。

我們可以坦然與迥然相異的人交往和學習,這是一種不可多見的特性。我們對任何人都存有幾分敬意,就隻因為對方是個人。

(11)頭腦清醒

自我實現者很清楚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標,而且知道我們先要完成什麼才能達到目標。

大體而言,我們追求的目標較為固定,當達成目標的手段遭到挫折時,我們也會靈活變通。

不過我們手段的變更卻是以不違反個人的道德與他人的福利為原則。同時,對於很多經驗和活動,常人隻視為不得不用的手段,而我們卻能予以欣賞與享受。即使在做例行性的工作時,我們也會設法稍事變換,以自得其樂。

(12)有幽默感

表示優越感的幽默,帶有敵意的幽默,以及猥褻淫穢的幽默,常是一般人所喜愛的,但卻不為我們自我實現的人所欣賞。

自我實現者能在有意義的生活事件上,找到幽默的題材,譬如事實與自己所預期的不符合時。我們對自己的缺點和獨特性也會自我解嘲。例如,我們重閱一篇很早以前的期末報告,或許會發現該文語氣狂妄自大,而覺得自己很滑稽。

(13)有創造性。

自我實現者比較具有創造性,並不是我們具有偉大的才華,而是我們的心靈像小孩子那樣純真自然,對任何事情或遊戲,都會因為想出一套新奇方法而興奮不已。我們大多數人似乎已經喪失了純真小孩的新奇眼光。

(14)兼容能力

自我實現者的行為中,表現出能夠兼容對立的特性。我們既老成持重又童心未眠,既重視智能又感情洋溢,既純真坦率又自我克製,既態度嚴謹又嬉戲風趣。

當然,如果我們人格存在過多的對立性,並不一定是好現象。人格內的對立狀態往往是不成熟的一種跡象。

貼心小提示

你自我實現的心理夠強嗎?現在我們來一起做個小測試吧!看看你的自我實現能力有多強大。

以下題目,分別有4個不同的選項:不同意、比較不同意、比較同意、同意。現在我們開始進行選擇。

1、我不為自己的情緒特征感到丟臉。

2、我覺得我必須做別人期望我做的事情。

3、我相信人的本質是善良的、可信賴的。

4、我覺得我可以對我所愛的人發脾氣。

5、別人應讚賞我做的事情。

6、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弱點。

7、我能夠讚許、喜歡他人。

8、我害怕失敗。

9、我不願意分析那些複雜問題並把它簡化。

10、做一個自己想做的比隨大流好。

11、在生活中,我沒有明確的要為之獻身的目標。

12、我恣意表達我的情緒,不管後果怎樣。

13、我沒有幫助別人的責任。

14、我總是害怕自己不夠完美。

15、我被別人愛是因為我對別人付出了愛。

現在開始計算我們的分數,1、3、4、7、10、12、15題,不同意計1分,比較不同意2分,比較同意3分,同意4分。

2、5、6、8、9、11、13、14題,不同意計4分,比較不同意計3分,比較同意計2分,同意計1分。

然後把15道題的分數相加,如果在45分以上,說明你的自我實現能力較強,分數越高,自我實現的可能性越大。第十節摒棄虛無的完美主義心理

所謂完美主義,實際上時虛幻的另一個代名詞。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的東西,就連科學賴以發展的公理,也總是有著某某假設,某某前提。你越是爭取絕對完美,就越會陷入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