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不要總是以挑剔的眼光來看待世界,看待他人,如果這樣,往往會弄得我們自己身心俱疲,也會讓別人十分厭煩。對此,我們要摒棄可望而不可及的完美主義心理。
1.正確地看待完美
追求完美是我們人類永恒的目標,現實生活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完美的,完美隻是一種追求。
因其存在不完美,我們才有動力,才能促使我們思變。因為不完美,你才會有改變、創造和進步的衝動,才能體會到改變和創造給你帶來的幸福和快樂。
現實之所以不完美,是由於我們的欲望沒有盡頭、永無止境,人與人之間有很大的差距,每個人的需求又千差萬別,並且誰也沒有權利和能力要求別人、乃至社會按照自己的預定目標走。
人生一味的要求完美,必然造成對自己苛求,對他人不寬容。從古至今,追求完美的人不計其數,但上下幾千年沒有一個最終成為完美的聖人。
我們追求完美,雖然達不到目標,但我們決不能放棄,決不能有厭世頹廢的心態,也不能把一切寄托於烏托邦之中。
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承認不完美,實際上是擺正了心態,把自己真正回歸到了一個正視現實、承認現實的健康心境,有向往才有動力,有追求人生才有滋味,我們要戴著放大鏡看待生活,不要戴著有色眼鏡鄙視生活。
我們要始終保持一個樂觀向上的心理,在追求完美中尋找快樂,在不夠完美中尋找差距,砥礪奮進。
我們之所以從懂事那天起就開始奮鬥,就是因為我們生活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就是因為我們的人生中存在很多坎坷,我們奮鬥的過程就是彌補我們的不完美。我們的一生可能沒有完美,但隻要我們畢生努力去追求了,那就是完美。
世間沒有任何事情是十全十美的,完美無缺隻是一種追求,真正的完美是相對的也是短暫的,它不可能是長久存在,就像一個企業,創業時大家齊心合力努力奮鬥,使企業一天天發展,真正到了完美的頂峰,任何一個企業家絕不可能使企業始終保持在這個完美的頂峰,到達頂峰就意味著該走下坡路了,這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
一個家庭也是一樣,不完美時夫妻團結努力創業,追求完美,一旦基本完美,就會出現揮霍享樂,不思進取,有的家庭就該出現破裂,不是離婚就是家庭出現敗家子,最後又回到當初的一窮二白,又從新開始奮鬥。
這就是人,這就是社會。貧賤憂戚的境遇,往往使你成就美好的事業。富裕以後往往會出現貪圖享樂荒淫無度。
我們可以追求完美,但不一定能達到完美,也不需要絕對的完美,一生當中隻要我們追求了,我們自己感到值了,也就算完美了。
2.認識極端完美主義的危害
我們追求完美的心理是正常的,但是完美主義卻是一種極端的完美心理,是我們應該反對的。
極端的完美主義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多不良的影響,也會給自己身邊的人帶來危害。具體來說,完美主義有哪些危害呢?
(1)影響心理狀態
完美往往是可望不可即的,我們的目標越高壓力越大,而完美的目標往往不能達到,這時就會有一種挫敗感,壓力和挫敗感導致自我否定等消極思想,這樣就削弱了一個人自信樂觀的精神。
完美主義者具有強迫型人格,總是強迫自己達到完美的目標,這點有些像潔癖,潔癖就是一種對衛生過分要求完美的自我強迫性行為,我們完美主義者的自我強迫的範圍更廣。
(2)影響思維方式
完美主義者總是喜歡說:“我要麼不做,要麼就做最好。”我們看問題往往隻有完美或不完美,成功或失敗兩個點,這是一種容易走極端的思維方式。
我們一味追求完美,將思維局限於自己的完美計劃,忽略別人的建議。這就導致我們容易固執,鑽牛角尖。
完美主義者總是喜歡說:“這件事情我本應該做得更好。”我們對自己的要求過高,在很多時候不能達到完美標準的客觀情況下,總是喜歡強調“應該如何”而不是強調“事實如何”。
(3)影響行為方式
完美主義者喜歡製訂繁多周密的計劃以做到萬無一失,而執行計劃卻往往半途而廢。這是由於我們隻知道追求完美,不善於選擇取舍,從而導致了計劃的實施總是不能達到預想的完美標準。所以說一個完美主義的計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計劃,過度計劃會導致行為癱瘓。
(4)影響人際關係
完美主義者往往對別人的能力不夠信任,認為別人無法達到自己所要求的完美標準。
而且完美主義者在對個人嚴格要求的同時往往也會嚴格要求別人,以強迫性人格影響自己的同時也以強迫性人格影響別人。對別人的苛求導致了別人的反感,對個人的人際關係產生消極影響。
3.消除極端完美主義的方法
具有極端完美主義性格的人,通常在思考方麵上會有許多不合理的想法。
有時,完美主義的傾向是我們從小在家庭中培養出來的,如我們的父母過於嚴苛地要求自己,我們常常也會不由自主地以同樣的高標準來要求自己。我們平時該如何克服或減輕自己的完美主義傾向呢?
(1)認清事實
我們現在可以在一張紙上列出試圖變得完美的好處和壞處,當你列出代價和好處時,你可能發現代價太高了。人際關係、過分沉迷於工作、食物和物質至上等問題事實上超過了你所堅持的完美主義帶來的益處。
(2)學會放鬆
我們要努力學習各項放鬆技術,當心中追求完美的念頭再次出現時,告訴自己要放鬆,來個深呼吸,暗示自己已經做到很好了,即使有缺陷那也是在所難免的,誰還沒有缺陷呢?
(3)確定目標
尋找一件我們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然後努力去把它做好。這樣你的心情就會輕鬆自然,辦事也會較有信心,感到自己富有創造力和成就感。事實上,你不追求出類拔萃,而隻是希望表現良好時,你會出乎意料地取得最佳的成績。
(4)接受現實
我們一定要清楚,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沒有十全十美的事,這就是客觀現實,不要逃避,要接受。
(5)埋頭做事
你很希望能夠證明你的能力,隻要盡心盡力地去做就夠了。如果開始任何事之前,你都需要一個完美的計劃才行動,你就會一事無成,因為很多事情都沒有完美的答案,或者是當你開始幹了之後,才知道什麼是最合適的。相反,盡心盡力地去行動,你將獲得成功的機會。
(6)改變認知
你要小心,不要總是指出別人的錯誤,讓別人反感或緊張。也不要因為別人做事不合你的要求而大包大攬,尤其是對你的孩子或者親人。你喜歡幹淨整潔,但小心不要讓家人和朋友在你的家裏感到呆在哪兒都不合適。
(7)限製時間
當時間到時,繼續前進,參加另一個活動。這個技巧尤其會減少導致完美主義的拖遝。
(8)接受批評
完美主義者經常把批評當做人身攻擊,並過激回應。更客觀地看待批評和你自己。如果別人批評你犯的錯誤,那就承認錯誤並聲明你有犯錯誤的權利。
貼心小提示
你是不是很想判定自己是否是一個極端的完美主義者,現在讓我來教你一些有用的方法吧!
1、當你在工作的時候,別人說話或打岔時你的注意力是否會被破壞,並且由此你感到慍怒?
2、當你在計劃購物時,你是否不想理睬對你促銷的人,而是去找一些你需要的信息然後再作定奪?
3、你是否對那些隨隨便便的人感到非常厭惡,並且暗自批評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太不負責?
4、你是否不停地想,某件事如果換另一種方式,也許更加理想?
5、你是否經常對自己或他人感到不滿,因而經常挑剔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或他人所做的任何事?
6、你是否經常顧及別人的需求,而放棄你自己的需求和機會?
7、你是否經常認為幹任何事都是全力以赴的,卻又常常希望你自己能夠再輕鬆些?
8、是否常常心裏計劃今天該做什麼明天該做什麼?
9、你是否經常對自己的服裝或居室布置感到不滿意而時常變動它們?
10、你是否不斷地為別人沒能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而親自去重做這項工作?
這些問題,若你都回答是。無疑你與完美主義者相去不遠。第十一節不要被投機心理所操縱
所謂投機心理是指對事物缺乏嚴密的思考、分析和推理,而采取僥幸的手段,並由此希望獲得理想化效應的想法和行為。
投機心理是一種幼稚的思維方式,也是一種危險的行為,它猶如一顆可怕的烈性炸彈,說不定何時突然爆炸,會將一切都化為煙雲。所以我們最好不要被投機心理所操縱。
1.了解賭博的投機心理
賭博是一種最普通、最常見的投機行為。除了那些變相的賄賂行為,凡是上了賭博戰場的,沒有人是願意輸錢的。賭場沒有父子情,是極其普遍的現象。
我們所有賭徒最初對賭博大多表現出湊熱鬧式的圍觀,在觀望中使自己的好奇心和尋求刺激的欲望得到滿足。
隨著我們對賭博規則的熟悉,加上對自己的能力和運氣的自信,逐漸滋生出躍躍欲試,親自體驗的衝動,在別人的慫恿和召喚下,我們便半推半就地參與其中,走出了賭徒墮落的第一步。
雖然我們所有走了第一步的人不一定都會成為賭徒,但所有賭徒都是從第一步開始的。要避免成為賭徒,關鍵在於把握自己不開戒,不要有第一次經曆。
我們有的人認為,賭博隻是一種娛樂而已,大多數人都可以享受賭博的樂趣,而不會導致什麼問題。這種認識是極其錯誤的。賭博有哪些重要的危害呢?
(1)傷性命
賭博成癮的人往往不分晝夜,不顧饑寒,不斷消耗,疲憊精神。長此以往,控製不住而呈病態賭博,必定會損害我們健康,甚至自殺、殺人。有的老人賭博時受到刺激,當場死在賭桌上。
賭博時我們高度緊張,贏錢了就會強烈興奮、情緒激動,輸錢了就會心煩意亂、脾氣粗暴,情緒反差極大。長此以往會引起神經係統和心腦血管係統疾病,也容易誘發腦出血和心髒驟停而危及生命。
(2)生貪欲
賭博容易使我們產生貪欲,也會使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使人妄想不勞而獲。
(3)離骨肉
賭博讓我們忘記了勤奮工作,忘記了父母妻子互相疼愛,失去了天倫之樂,變成了苦海,隻顧自己的豪爽,不顧家人的怨氣,至使骨肉分離,妻離子散。
特別是賭博為我們進行各種刑事犯罪活動提供了溫床,常常是贏了錢,就要腐化、墮落,輸了錢,就要打架鬥毆、偷竊、詐騙、貪汙。這樣使我們家庭不和以致夫妻離婚,家庭破裂。
(4)生事變
賭博時經常是通宵達旦,盜賊每每乘機偷盜,煤氣忘關,常常因此而發生了火災、毒死人。甚至歹徒乘機而使計,壞蛋窺伺以為奸。有的因賭博反目成仇,使用暴力。有的造成企業破產。有的因缺賭資而參與偷搶等犯罪活動被鋃鐺入獄。
(5)壞心術
一旦賭博,我們心中千方百計地在想要贏對方的錢財,雖然是至親至朋對局賭博,也必定暗下戈矛,如同仇敵,隻顧自己贏錢,哪管他人破產。
(6)喪品行
在賭場之中,我們隻是問錢少錢多,易產生好逸惡勞、爾虞我詐、投機僥幸等不良的心理品質。
(7)失家教
賭博最易誘發進行父子賭,哥弟賭,親戚賭,沒有長幼、尊卑的之分,彼此任意嘲笑,隨便稱呼。
(8)費資財
開始賭博時,我們氣勢豪壯,揮金如土,麵不改色,到後來輸多了因而情急,就把家庭財產甚至集體財產、國家財產做為賭注,必然害人害己。
(9)耗時間
賭博會浪費我們大量的時間,有的通宵達旦,以至於嚴重影響學習、工作、生活,玩物喪誌。
(10)毀前程
法律禁止賭博,賭博違反法律法規。違法會受處罰,也將毀掉我們的前程。
總之,我們一定不要有賭博的投機心理,賭博是犯罪現象的又一誘因。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自覺地抵製賭博,這是保證家庭和睦與安全的一個重要條件。
2.認識股民的投機心理
我們現在很多人期望通過股票一夜暴富,甚至為了購買股票,不惜賣房賣車,不惜把自己養老的錢、救命的錢都拿出來買股票。可是我們卻忘記了,如果股市暴跌,走得最慢的,或者走不掉的,就是我們這些小股民。
股民盲目入市的心理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投機心理。我們該如何克服投資股票時的盲目投機心理呢?
(1)不要自己欺騙自己
我們許多人都存在自欺行為,比如高估自己、狂妄自大,還有典型的貪婪和從眾心態。鑒於此,在做每個投資決定時,我們必須謹記,智勝自己。
我們投資者在做出決定前,一定要先製訂一個嚴謹的投資程序,避免高估自己的能力,隨後,搜集與個人意見相悖的資料,並與持相反觀點的人討論,這樣能避免我們過度的自我肯定。
(2)學會自製
我們要定期查看個人金融資產,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受損時逃避現實的心理,不敢麵對問題的懦弱行為。
處於決策關頭時,我們不妨整理一下自己的情緒狀態,想想自己是否因為喝了咖啡而興奮不已?或是因為連續的資本投資報捷而剛愎自用?
最簡單的方法是考慮一晚,留待第二天再做出影響深遠的決定,在第二天早上仍然能吸引你的選擇,才值得加以研究。
(3)控製風險
麵對瞬息萬變的資本市場,將投資風險限製在我們可控的範圍之內是至關重要的,對於我們信息有限的一般投資者而言尤為如此。
我國股市相對年輕,投資者應切忌以賭徒心態入市,入市之前,確保資產中充足配置了儲蓄、保險等低風險的投資形式。建議投資者分散投資風險,優化投資組合,不要過於注重短期可得利益,而是應該把握未來。
(4)眼光長遠
永遠不要嚐試去抓住市場,沒有人能夠在最低價買入股票,並在最高價位賣出。對於過去的信息不要盲目相信,做投資決策時,不要隻是關注過去的業績,而更應該關注現在,關注未來,收集更多信息。
(5)不要從眾
我們有的投資者有典型的從眾心理,容易受某些掌握熱門情報的自稱是專家的影響。事實上,如果談論的越多,消息的準確度就越差。試想一下,如果當賣菜的大媽都在跟你推薦一隻股票的時候,你可就要小心了。這時候,就應該把從眾行為當成是一個反向信號。
3.認清彩民的投機心理
在當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某些浮躁社會風氣的影響下,少數人看到別人成為“大款”、“名家”,就沉不住氣,有的利欲熏心,但又不願意自己付出辛勞,隻想投機致富,不勞而獲。
一些商店、生意人則采用摸獎、中獎、有獎銷售等經營方式,迎合大眾投機浮躁心理。使得更多的人熱衷於買彩票、中大獎等,他們熱切地參與各種大“賭”小“賭”,熱心於各類大“炒”小“炒”。
而可悲的是其中不少人不但沒有如願以償地發財,反而是越套越深,越虧越多;當然越虧則越想收回成本,結果使得部分人不由自主地變得如同賭徒一般,奔走於各種獎票、股票、彩票之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有些不法商甚至利用大眾的投機賭博心理來操縱市場,他們所謂的摸獎、中獎純粹是為了吸引顧客。許下的諾言往往無法兌現,致使不少原本想發一筆意外之財的投機顧客大呼上當受騙。
這些投機顧客本想來占點便宜,意料不到強中更有強中手,反而落個“偷雞不成蝕把米”的下場,或導致其他不良後果。
我們那些參與地下六合彩買碼的人也同樣是存在上述投機心理,無非是想發橫財,而買碼被吹噓成能一夜暴富的發財之路,而且在各種欺騙的宣傳中,它的中獎率比福利彩票和體育彩票要高得多。
所以,我們深信不疑,雖然買碼的錢一輸再輸,但我們依然執迷不悟,想撈回成本,有的直至是輸得傾家蕩產、家破人亡而仍不罷手。
教訓是慘重的,我們急需要對自己所存在的某些投機取巧心理進行一番反思,對自我某些浮躁賭博行為進行一些調整。
首先我們不能因存在僥幸心理而對中獎的期望值過高,因為彩票中獎與投入之間沒有必然聯係,所以不能認為自己投入了很多就堅信一定中獎,以免因為失望而出現嚴重的心理落差。
我們如果將彩票視作賭注,就更不是健康心態了,尤其當我們所選的號碼越接近大獎反應就越強烈,繼續加大投入,甚至不惜血本以求一夜暴富,或者中了小獎就全部拿出來,去買更多的彩票,以期中得大獎。
我們這樣的人一方麵會因為投入的精力和財力過多而影響了正常生活,另一方麵也會因為對於暴富的期望過高,而出現心理疾病。因此我們彩民在購買彩票時,必須對不中獎的可能性做好心理準備。
總之,妄想一夜暴富、浮躁、投機心理是不良心理狀態,它促使我們產生一係列盲動、衝動或虛假行為,最後可能造成各種危害。可以說具有浮躁與投機心理的人似乎是生活在一連串肥皂泡沫之中,盡管費盡心機,最終將一無所獲。
因此,在目前存在的一些急功近利、浮躁浮誇的社會現實麵前,我們須保持一分寧靜和清醒,冷靜地分析各種社會現象,在各種潮流麵前,不要喪失自我。
貼心小提示
我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投機心理,隻要把握分寸,這也不一定就是壞事。但是過分依賴投機,後果必將是慘痛的。現在我們來一起做個投機心理的測試吧!
在以下4個選項中,選擇你認為最符合自己的一項:
1、我的智力非常高超,遠勝過多數人;
2、我的智力並不算特別出色,隻是中等偏上水平;
3、我的智力比較弱,隻能算是中等偏下水平;
4、我的智力非常差勁,遠弱於多數人。
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選項B。可是既然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中等偏上的智力水平,那麼什麼才是平均水平呢?
平均值謬誤在於,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比平均水平更高,在一項調查中,有82%的人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比平均水平更高,很明顯,其中有很多人是錯誤的。
這一謬誤在股市上更加誇張,因為每個人跑去炒股都是認為自己能夠賺到錢,沒有人會認為自己將虧錢再去炒股的,而且多數人對自己盈利的預期都是跑贏大盤,事實上連多數基金都做不到跑贏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