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培養探索精神的方法
科學家愛迪生說過:“世上一切都是迷,一個迷的答案即為另一個迷。”他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最終成為一位擁有1000多項發明的發明大王。
科學探索已隨著曆史的發展衍生出一種精神,引領人類不斷進步、發展。
嫦娥,一個神話的名字,牽起了中國人一個神話般的夢。飛天,一個夢一般的名詞,灑在了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頭。
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將來將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而要為炎黃子孫續上這跨越千年的飛天夢想,我們就需要有探索精神。那麼,我們如何培養自己的探索精神呢?
(1)不怕失敗
探索未知世界,創造發明專利,不可能一帆風順,必定會伴隨著坎坷、失敗與挫折。諾貝爾等科學家那種鎖定目標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是他們獲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今天,我們在社會變革的途程中,不管進行哪方麵的改革創新,都需要繼續和發揚這種不懈探索與拚搏奮鬥的精神。有的同誌在工作和學習中,一遇困難與挫折,馬上就打“退堂鼓”,這樣又怎麼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呢?
(2)善於總結
我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成為現實是有條件的,即在科學探索、開拓創新中,不僅要有不怕失敗的精神和抗挫折能力,更要有善於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的智慧。吃一塹長一智,認真從失敗中獲取教益,在探索中改進方法,不斷走出失敗、超越失敗,最終才能獲得成功。
(3)堅定信心
探索精神要麵對的一個新奇的世界,也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地方。如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就要冒很大的風險。宇航員在火箭發射前,往往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因為火箭發射總是與風險相伴,一旦發射,任何小問題都可能讓宇航員失去生命。
比如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升空後73秒後因為一個密封圈的故障爆炸,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而發射時產生的超重,對宇航員的生理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此,一位宇航員必須具有過人的勇氣與自信。
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以他超人的勇氣與自信,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後來,他在采訪中說他之所以能戰勝壓力,不僅是因為平時嚴格的訓練,還因為他堅信發射成功的自信與勇氣。
(4)實現理想
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是一切探索者的必備條件。馬克思和恩格斯,懷著為人類解放而鬥爭的崇高信念和遠大理想,致力於社會發展規律的研究,發現並揭示了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本質因素,創立了馬克思主義。這說明了理想和信念是人類成功的強大驅動力。
(5)認真專注
作為工程師,在“嫦娥一號”發射前,發射中心的每一位工作人員依舊在不倦地檢查每一個細節。因為如果發射後出現問題,就沒有挽回的餘地。
探索就是這樣,必須高度地認真細心,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成功率達到最高。任何一點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失敗。
我們應該滿懷信心,堅定信念,憑借自己的勇氣與智慧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實現遠大的理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繼承、發揚這一能體現人類最寶貴、最偉大價值的探索精神。
貼心小提示
我們現在的孩子喜歡發問,愛思考,這對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十分有利。那麼,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如何有意識地在這方麵對自己的孩子加以培養呢?
1、鼓勵孩子提問題
教育家陶行知盛讚小孩是再大不過的發明家,他提醒家長:“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公,隻有每事問。”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不一定全都能回答出來,但可以這麼對孩子說:“這些問題我不知道,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努力找出答案。”
2、滿足孩子自尊心
孩子的發展有很大的可塑性,應盡力滿足他們在知識、能力、判斷力方麵的自尊心,不要說孩子是“傻子”、“連這個都不懂”,也不要說“你不懂,讓我來告訴你”,而要在孩子麵前表現出自己的謙遜,如:“我想,這個問題你是了解的,請你談一談你的看法。”這樣一來,由於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愛護,他就會盡力探索問題,對什麼問題都會自己尋求答案。
3、生活中現象
讓孩子在顯微鏡下看看他們的手指甲,他們就會懂得為什麼要堅持飯前洗手;與其向孩子解釋什麼是黴點,不如讓孩子看看麵包上長的黴點;如果能帶孩子到博物館或科技館去,不給他規定參觀路線,而是讓孩子帶路,這樣就知道他們最感興趣的是哪些東西。
欣賞孩子的愛好和成就。這是滿足孩子求知欲望最重要的一點。孩子的愛好是其心理發展走向的表露。在稱讚自己的孩子時,應注意幾點:
一是稱讚要誠懇,發自內心。
二是要具體而不要抽象籠統。
三是掌握分寸,不可言過其實。
四是經常采用間接稱讚的方法。
五是稱讚的時機要選擇得當,不可亂發議論,要自然,不要做作。第四節勇於行動才能造就成功
赫胥黎有句名言:“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設定的目標,如果不付諸行動,便會變成畫餅。
俗話說:“心動不如行動。”成功沒有捷徑,想達到自己的目標就要努力去做。所以如果想成為一名成功者,你就應該先學會勇於行動,主動出擊。
1.認識勇於行動的重要性
凡事都需要勇敢的去嚐試。因為有好多時候,有好多事,有好多方法,你不去嚐試,你不去做,你就永遠不知道到底是行還是不行。
有想法就得勇敢地去行動,不要總是猶豫不決徘徊在做與不做之間。此時此刻你必須要明確地知道,勇敢的去行動才是你最佳的選擇。
你能估計一個人的能力嗎?你相信一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人也能創造出奇跡嗎?如果你相信的話,那你就趕快給自己定一個遠大的目標,趕快地使自己行動起來,勇敢的去行動,不斷地去努力奮鬥,讓你的夢不會隻是一場空想。
21世紀是一個講究實戰的時代,它不需要紙上談兵,隻需要實踐行動。一個人不管他有多大的抱負,多麼遠大的理想。如果他隻是關想而不行動,那麼到最後他所想的一切都幾乎等於白想。
凡事都需要勇敢地去嚐試,即使失敗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至少遠遠勝過於那些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向前跨進一步,始終原地踏步的人。
有些人對指正他人得失十分拿手,對人生的道理也能講得頭頭是道,但光憑一張嘴行動是沒用的。
真正的勇者應該是親身投入人生的戰場,即使臉上占滿汗水與灰塵,也會勇敢地奮戰下去。遇到挫折或錯誤時,他會修正自己重新來過。為了達到自己崇高的目標,他會盡最大努力去爭取,即使未臻理想,他也不會喪氣,因為他知道勇敢嚐試,而後失敗,遠勝於畏首畏尾,原地踏步。
機遇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當你抱怨上天不給予你機遇時,請你多扣心多問一下自己,到底是上天不給予你機遇,還是機遇來了你不去爭取,不去把握或者說是你不敢去爭取罷了。
生命就在於奮鬥,行動可以創造出奇跡,行動可以創就偉業,行動可以逆轉人一生命運。
也許今天你的心中抱有很遠大的抱負,但是不管心中抱有多麼遠大的抱負,如果你隻想而不行動的話,那麼相信到頭來一切都隻不過是你個人的空想罷了。
2.學會勇敢行動的方法
如果害羞,猶豫或者悲觀,那麼你的一生可能會過得單調乏味而且不會達到自己的目標。大多數的進步都由那些勇敢的人引導,科學家,政治家,藝術家,他們創造機會,創造成功。所以,如果你想勇敢的勇往直前的,這裏有幾種方法教你如何開始。
(1)設想自己勇敢
假設你是那種要多勇敢有多勇敢的人,你覺得你會怎麼做呢?如果你認識一些勇敢的人,想象他們怎麼做,如果你不認識那樣的人,想象一下電影或書本裏麵那些敢作敢為的角色。
每天花一個小時或者一周花一天假裝你是他們。當你要做這些的時候,到那些沒人認識你的地方,而且那些人不會因為你做了不符常規的事而感到驚訝。通過行動來看會發生些什麼,你也許會發現勇敢之後會發生多麼驚人的事情,你可能會很堅定地將這種勇敢的行為融入你的日常生活中。
(2)勇敢邁第一步
當你感到猶豫時,特別是與人交流的時候,自信一點邁出第一步。下班後問問你認識的人要不要去街邊的酒吧喝點東西。告訴他們如果你買到了的兩張新上映的電影票,你希望他們跟你一起去。如果一個月前你做過什麼過激的事情,那麼現在請給人家一個認真的擁抱和誠懇地道歉,對那些有魅力的人微笑。
(3)試嚐新的辦法
你做什麼事足以讓那些認識你的人驚訝呢?穿高跟鞋?高空跳傘?勇敢的人不會害怕嚐試新的事情,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在某個領域中是如此地突出,如此地令人震撼,所以人們總是對他們進行猜測。
你可以從小事做起,可以穿一些與平常不同款式和顏色的衣服,去一些你平常不會去的地方。最後,你可能會告訴人家一些關於娛樂的新點子,當你提及這些的時候,會讓別人打開眼界!
(4)尋找你需要的
等待別人發現你的努力,或者期待別人發現你的需求,還不如自己去掌控和尋找。有些人認為索取等於貪婪,自私和無理。
是的,如果你索取的是你不應該得到的東西。但是,如果那些人將應該屬於別人的東西歸為己有,那麼他們是貪婪、自私和無理的。
(5)敢於冒一次險
魯莽與冒險是有所不同的。魯莽的人是不會冒險的,他們甚至想都沒想過。從另一個方麵來說,一個勇敢的人對風險有很強的意識,並且不論如何會想辦法度過危險期,做好準備並自願承擔後果。
想想一名運動員每一天都在冒險。他們輕率嗎?不,那是一種有計劃地冒險。
你也會錯誤地認為,我們都是這樣的。但不行動可能也是一種錯誤,它會導致空虛與後悔。對於很多人來說,冒險與失敗遠比什麼都沒做過好得多。
同樣的,不要把勇敢與好鬥同等。好鬥經常是講你自己的觀點或行為強加在別人身上。勇敢與你周圍的人一點關係都沒有,它用於克服你的恐懼,鼓勵你去行動。
記住,既然你有權利去嚐試新的事情,失敗也同樣有很多機會,因為你缺乏經驗。擁抱失敗,它並不是成功的敵人,它是必要的組成部分。
(6)重新審視自己
最終,勇敢與你發自內心的信仰息息相關。它不等於你做什麼或你是什麼。
如果你不知道你是誰,你就不可能真正的勇敢。開始挖掘你的獨特之處。找出什麼地方能讓你與眾不同,然後將其寫下來貼在你所能看到的地方,關注它並為此愛你自己,不管別人怎麼想,那就是勇敢的精髓。
貼心小提示
你想要你的生活更刺激,精神上和物質上都更充實嗎?可能你需要學會怎樣變得大膽,以下是一些建議!
1、製訂行動計劃
列出你一直想做,但由於一些原因一直沒做的事。假設你總是想出國旅遊,但編造了很多借口為什麼你不能這樣做。那麼再接下來的6個月至一年的時間裏設定個旅遊的目標。寫下所有你認為你不能做到的理由,然後想出怎樣擊破各個借口,如果遇到困難,考慮請個教練。
2、多設幾個假設
決定你想要具備哪種新的性格特征。比如更加外向,找出一些具備這個特征的人,然後要麼模仿他們,要麼要他們指導你選能幫你練習的鍛煉。
比如,向一個陌生人詢問路線或者在小賣部哪裏能找到某個物品。改日,在一個聚會上,主動向你想要認識和進行交談的人打招呼。留意當每天采取小行動後自信心怎樣一點一點增強。和一個教練或有責任感的夥伴一起努力,從而當你受傷時能保持正軌而不會倒退。
3、改變你的風格
無論你將通過衣服或發型來改變新麵孔,或是改變說話,走路,行為,或與人打交道的方式,形成你認為是大膽的新風格如果你外表看來非常好並且感覺很自信,那麼你內心的自信感也會增強。
如果你總是穿黑色和白色,考慮往你的衣櫃增加點顏色。如果你說話總是很溫柔緩慢,試著說話更大聲,更快,看看你是否感到更大膽!
4、冒一定的危險
走出你的溫柔鄉,做一些不像你個性的事。大膽的人都是勇敢的,因此無論你決定跳傘還是買輛車,看看那將感覺多麼的出乎意料。你可能總是會返回到你過去的生活方式中去,但是變得大膽一般意味著拓展自我並放棄過去。
大膽意味著不斷嚐試,可能是去新的地方吃飯度假,或者交一些與你現在生活圈完全不同的人。你不僅會讓你的朋友和家人感到驚奇,同時也會讓你自己感到驚奇。第五節果斷才能避開拖延的深淵
拖延是有礙成功的一種惡習,是對生命的浪費,隻有果斷幹練,才能避免陷於拖延的深淵。須知,上天總是把機遇送給果斷而行的人。所以,成功需要你改變拖延的惡習,培養果斷的作風。
1.認識果斷的重要性
計謀之成,決心之下,速度之快,能使智者來不及進行謀劃,勇者來不及發怒。我們隻有達到這樣的堅決果敢,才能穩操勝券。
對任何事物的存亡得失不能過分計較和擔憂。如果過分計較和擔憂,那對做任何事情也是不利的。
因為一切的事物存亡得失是不隨人的意誌而轉移,其發展過程常會出人意料的,所以對於任何事物不能過分患得患失,優柔寡斷,或者前怕狼後怕虎,那就會什麼事情也辦不成功,隻有果斷才能提高辦事的效率。
做人做事,就要拿出一點果斷來。特別是對於我們思想成熟的成年人而言。假如說,我們做人做事,都是那麼的猶猶豫豫,或是疑神疑鬼的,那麼,我們肯定做不成什麼大事。
果斷就要灑脫。如果我們無論做任何事,都能以一種瀟瀟灑灑和灑脫傲然的態度,去麵對人生中所遇到的所有風吹雨打,日曬雨淋的話,那麼,我們就一定是個堅強無比的人。
果斷就要拿得起來,就要放得下。一旦拿起來了,就要懂得如何放得下。拿得起一種功力,放得下是一種修養。
拿起與放下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修養之一,我們隻有果斷清醒地放下應該放下的,隨和且隨緣地看待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利害得失、禍福變故,接納和融合所遇到的一切,才能騰出生命的空間,享有所擁有的一切。
我們的成功與自己善於抓住有利時機,果斷作出決策休戚相關。不管事情大小,果斷出擊總比怨天尤人、猶豫不決更為有益。
果斷決策,決不拖延是成功人士的作風,而猶豫不決、優柔寡斷則是平庸之輩的共性。由此可見,不同的態度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如果你具備了果斷決策的能力,必然會在殘酷而又激烈的競爭中,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所以,隻要你現在排除猶豫不決的工作態度,果斷采取行動,就能達到你預期的目的,你也會不斷地走向成功。
如果你想養成果斷決策的習慣,就要馬上從今天開始,永遠不要等到明天,強迫自己去練習,切勿猶豫。
2.做到果斷的方法
主意不堅定和優柔寡斷,對於我們來說,實在是一個致命的缺陷。我們有這種弱點的人,就不可能有堅強的毅力。
那麼我們平時如何做到果斷呢?
(1)做好準備
在你決定某一件事情之前,你應該對各方麵的情況有所了解,你應該運用全部的常識和理智慎重地思考,給自己充分的時間去想問題。一旦做好了心理準備,就要果斷決定,一經決定,就不要輕易反悔。
(2)馬上行動
如果發現好的機會,你就必須抓緊時間,馬上采取行動,才不至於貽誤時機。不要對一個問題不停地思考,一會兒想到這一方麵,一會兒又想到那一方麵。你該把你的決定,作為最後不變的決定。這種迅速決斷的習慣養成以後,你便能產生一種相信自己的自信。如果猶豫、觀望,而不敢決定,機會就會悄然流逝,後悔莫及。
(3)見機行事
還要見機行事,學會果斷應變。當好機會出現時,要敢於抓住時機,扭轉航向。當壞的消息傳到時,要敢於甩手拋棄。在職場能成功的人,就是在麵臨決策抉擇時,能夠沉著、客觀、冷靜地分析各種情況並能夠果斷決策的人。
(4)敢於冒險
有時,在兩難的情況下作出決策確實不容易。但是,不管是對還是錯,你一定要速作決定。因為你必須采取行動。那些害怕作決定的人們,不管是怕老板指責自己,還是擔心會丟掉工作,或者任何其他能找到的放棄對自己工作的控製權的理由,都得記住,你們在消極地選擇不作決定時,其實已經作出了選擇。與其決定被動地地讓工作控製你,不如你作出決定來控製工作。
(5)放開思想
學會在作決定時拋開僵化的是非觀念,那你就會輕而易舉地作出決定。你不應將各種可能的結果看做對的或錯的、好的或壞的,甚至不應該視為更好的或更差的。
各種選擇的結果隻是不同而已,沒有對錯的區別。隻要你不再采用自我挫敗性的是非標準,你就會認識到,每當你作出不同的決定時,你隻是在權衡哪一種結果。
倘若你事後後悔自己的決定,並且認識到後悔是浪費時間,下一次你就會作出不同的決定,以達到你的期望。但是無論如何,你絕不要以“正確”或“錯誤”來形容自己作出的決定。
(6)不怕錯誤
你最好認識到,果斷決策者難免會發生錯誤,但是,這無疑比那些猶豫者做事迅速,猶豫者根本就不敢開始工作。而且,就你由此所得到的自信力,可被他人所依賴的信賴感等來說,要比喪失決策力有價值的多。不作決定,你就會失去了向失敗挑戰的勇氣和決心。
當然,這種在兩難中作出選擇的勇氣必須伴隨著看清問題的敏銳洞察力。如果沒有經過思考,沒有看清問題,隻有不顧後果的勇氣,以為即使下錯決定也無所謂,那就很危險了。沒有經過慎重思考就盲目決定的勇氣隻不過是匹夫之勇而已。
在事業上為了獲致成功,並沒有什麼十全十美的方式,如果要說有的話,可從拚圖遊戲的經驗中。被證明為眾所周知的基本原則有二、三條,具有果斷力就是其中之一。
良機已經出現,我們還在遲疑等待什麼呢?還不趕快出擊!果斷的錯誤勝過遲疑的正確,把我們的眼光放得遠些,做一些別人沒做過的,又不容易成功的事情。
貼心小提示
你是個果斷、幹練的人嗎?麵對重要問題,你能迅速作出結論、果斷地拿出解決方案嗎?現在請你以“是”或“否”回答下麵問題,請在8分鍾之內完成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