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消極與挫折的心理轉化2(1 / 3)

7、書讀到精彩部分時,也到了睡覺時間,特別是第二天學習還需要全力以赴地完成,你:

(1)接著讀。

(2)匆匆瀏覽。

(3)立即合上書,躺下睡覺。

8、在某次聚會中,突然發現你的上衣或褲子破了,這時你:

(1)趕緊回家。

(2)極力掩飾。

(3)請朋友幫助,以擺脫困境。

9、當確認自己被跟蹤時,你:

(1)撒腿就跑。

(2)停下來和別人說話。

(3)繼續向前走,直至有人的地方。

10、當不幸將多年的積累丟得一幹二淨時,你:

(1)精神肉體受到極大打擊。

(2)向朋友借錢。

(3)聳聳肩,重新開始。

現在我們來看看你回答的結果吧!回答第一答案得10分,第二答案得5分,第三答案得0分。你得了多少分呢?

如果你的分數在50分至100分:說明不是命運與你作對,而是你缺乏勇氣。你應采取措施,使自己不要過分好奇,多疑或膽小怕事,勇於麵對現實。

如果你的分數在25分至45分:說明你能正視人生,應付自如,希望你能持之以恒。

如果你的分數在0分至20分:說明你能完美地處理各種問題,從不向困難折腰,你是命運的主人。第七節要克服急於求成的心理

急功近利是指一個人心浮氣躁、毛手毛腳、眼高手低,急於求成,缺乏耐心的一種心理。其表現是做事總想一口氣吃出個胖子、一鋤頭挖出口井等等。

過於強烈的急功近利心理會讓我們難以平靜地、耐心地、仔細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越是想要很快地做好一件事,越是不能夠沉下心去做,容易犯敷衍了事的錯誤,這樣隻會讓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所以我們必須消除這種觀念。

1.認識急於求成的壞處

遇事急躁,缺乏耐心,沉不住氣,這是我們的一種不良的情緒。這種毛病在我們許多人很常見。

急於求成心理,是當我們的很想實現某個價值目標,但還沒有準備好的心理狀態。如果由於時間方麵的原因而不得不等待的話,等待期間就會心神不寧、惴惴不安,如熱鍋上的螞蟻,仿佛度日如年。

隻有把事情辦成或者即使辦不成,但因有不可逾越的障礙而隻能如此時,心情才會徹底放鬆,把緊繃的神經鬆弛下來。

急於求成作為人格表現缺陷方麵的一般心理問題,其情景同樣是明顯的,即一般隻有遇到與我們自己切身利益緊密相關或與維持自尊和自身形象緊密相關的事情時,我們急於求成的性格才會顯露出來。

而與自己的切身利益、自尊等無關痛癢的事、可辦可不辦的事,或雖與自己的切身利益、自尊相關,但目前無法辦成,其相關緊密度又不是很高的事,或與將來的切身利益、自尊緊密相關,但如今無傷大雅的事等,則通常不會表現出急躁不安的心情。

比如給友人複信、幫人購物、在學習期間想到畢業後的出路等,自知可急可不急或急也沒有用,因而很少甚至不會表現出急躁情緒。

急躁心理與暴躁心理不同。急躁雖然有時也會導致發怒甚至暴跳如雷,但主要不是表現為發怒和暴跳如雷,而表現為心急、焦躁、不安、耽憂,一般不會殃及他人。

而暴躁雖然有時也表現為焦躁不安、心煩意亂,顯得很急躁,但主要表現為暴怒,甚至唇槍舌戰,拳腳相加,通常會殃及他人。

雖然我們急於求成的心理不會對他人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這種心理狀態對於我們個人所要做的事情來說,影響一般是不好的,並且往往導致我們做事失敗。

相反,做事耐心,不急於求成卻往往是我們做事成功的基礎。急躁會犯很多錯誤,會自己打敗自己,而對手隻用坐收漁利,一個耐心的人往往占據主動。

中華傳統之精髓在於靜心,而靜心是自我修養必須達到的基本境界,靜心就不會急躁,隻會耐心等待結果,盡人力而安天命。

耐心是一份涵養,它要求你不急不躁,冷靜行事。耐心是一份理解,它要求你能反思,多替別人想一想。

耐心是一份寬容,它要求你滿懷愛意,對待自己的身邊的朋友。耐心又是一份期盼,它要求我們撒下種子,耐心等待成熟,而不是拔苗助長、殺雞取卵。

我們有了耐心,就會冷靜地對待自己遇到的這樣那樣的問題,並妥善地加以解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更重要的是,因為我們有了耐心,也使得自身每天都擁有一份好心情,去領略成功的喜悅。

2.消除急於求成的方法

詩人薩迪說過:“事業常成於堅忍,毀於急躁。”的確如此,急於求成常使我們不能冷靜地審視客觀條件而任意行事,其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事與願違,欲速則不達。

那麼我們如何克服自己急於求成的毛病呢?

(1)認清危害

隻有充分認識到某事的危害,才可能有自覺去克服的動機與力量。在實際中,急於求成地給我們帶來很多不良後果。它會打亂我們平時的工作秩序,浪費掉大量的時間。它容易使人完不成任務,灰心喪氣。

我們喜歡急於求成的人,常感情用事,易發脾氣,出言不遜,不計後果,不顧人家的自尊心與個性特點,一味強求別人與自己保持統一,從而使人際關係難以和諧。

長期急躁可能會危害我們自己的身體健康。因為我們總是坐立不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這樣就會使得大腦長期處於興奮狀態之中,得不到休息,影響機體其他功能的協調發揮。

(2)查找原因

我們要認識到急於求成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急於求成與一個人的氣質和性格類型有關,多血質和膽汁質的人,相對容易做事急躁。

由於我們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後天改變起來就比較困難,但這並不是說急於求成就不能改變。隻要我們持之以恒,在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中有意識地改變自己,我們的急躁情緒還是可以緩解的。

除氣質與性格有一定的影響外,與我們後天所處的環境與教育、自身的修養、認識也有較大的關係,除了這些,也跟我們當前的事件一定的關係。

我們每個人都有急躁的一麵,脾氣急躁跟身體的狀況也有關係的,平時多喝點枸杞菊花茶,注意盡量要早點睡覺,可以養肝。找到原因後,我們才好對症治療,認清了自己急於求成的根本原因,是我們克服急於求成心理的最重要一步。

(2)對症治療

另外,我們要從小事做起,當自己急躁的時候,就抽空把自己急躁的原因寫下來,並寫下你認為更好的解決方法,如果下次再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們就要嚴格的按照這個方法去做,一點一點來,慢慢的習慣成自然,逐漸的就能控製自己的脾氣了。

(3)加強修養

我們可以不斷的加強自身修養,通過修身養性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增加自己的心理包容性,目的就是給你自己一個舒適的環境,寬鬆怡人,忘掉煩惱,擺脫急躁。

(4)自我暗示

適時進行自我暗示,這樣可以淡化我們的急躁心理。當急躁情緒出現時,就自己提醒自己:“要冷靜點,靠著心急能解決問題嗎?心急隻會把事情弄糟的。”“何必太心急呢?”等,也可請人在發現自己有急躁情緒又沒意識到時,及時提醒一下,從而幫助自己恢複情緒的常態,以避免急躁心理。

(5)執著有度

應該接受一個事實,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而且事情的成敗終究是次要的,不要太執著,這樣也會有效克服我們不該有的急躁。

(6)勞逸結合

勞逸結合也是我們克服急於求成心理的有效措施。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在緊張工作之餘,可以聽音樂、散步或郊遊,使緊張的心情得到放鬆,使得大腦神經興奮中心轉移,與工作相關的神經細胞得到休息,這不僅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還能避免急於求成的心理。

(7)素質訓練

急於求成往往與我們的個性緊密聯係在一起,並形成了習慣,要克服急於求成心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把急性子變慢。例如,我們可利用業餘時間打太極拳、釣魚、練習書法繪畫、下棋等。隻要我們長期堅持、一絲不苟,就能克服急於求成的心理,培養起耐心和韌性。

(8)持之以恒

我們容易急躁者做事情往往虎頭蛇尾,不善始善終。要想克服急於求成心理,必須努力做到始終如一。急於求成的心理不是一天形成的,因此,克服起來也要有毅力。隻要堅持下去,急於求成心理就會被克服。

3.學會耐心做事的方法

與急於求成相對的是耐心,它是幫助我們成功的一個良好基礎,因為我們缺乏耐心,因此也失去了許多成功的機會。

那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讓自己更加有耐心呢?

(1)必須從小事做起

耐心的培養需要我們從日常的點滴做起,最重要的是不要考慮太多,要紮紮實實做好你手頭的每項工作,所有的事情都踏實去做,時間長了我們也就覺得心態平靜了。

耐心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隻要我們想努力去做,相信我們就能做到。讓我們從平時的小事做起,努力改變自己吧!

(2)養成思考的習慣

我們平時要養成冷靜慎重,三思而行的習慣。要看到世界是複雜的,不可能都按我們個人的意願行事,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製約。

要冷靜地思考,慎重地決策,全麵地分析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耐心地處理,盡量避免一些偏差,提高辦事的效率。如果條件暫時不成熟,就盡可能創造條件,耐心等待時機。對不具備可能性的事就改換目標或途徑,以免費力不討好。

(3)製訂可行的計劃

做事之前我們要給自己製訂一個計劃,做計劃時力求從總體上來把握,不拘泥於一些細節,在執行計劃時,可根據具體情況增加或減少一些內容,這樣能使生活、學習和工作顯得有條不紊。

(4)做好各方麵準備

一般情況下,我們想要達到的價值目標相對高於自己的能力,卻想馬上實現,就會產生躁動不安的心理並引發急躁的情緒。

所以隻要我們能夠理智地看待自身能力與目標實現的可能,並為實現目標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失敗的準備,就心平氣和得多了。

(5)統領全局

不斷提高我們自己認識事物和為人處事的能力,那麼我們就能站到統領全局的位置上,即便是千軍萬馬,也憑我們羽扇揮來揮去。那時,我們還有什麼不耐心的呢?

(6)找準規律

我們急於求成的心理往往還由於對事情規律的了解還不夠充分而完整,計劃不夠完備造成的,沒有做好事情後麵階段的相應準備,所以當你失去對事情的控製的時候,你就會產生希望目標馬上實現的急躁情緒。

如果我們能夠掌握事情的發展規律,並妥當地做好充分的準備,那麼,完成事情的過程就會變得十分有趣。

想想看,當事情的發展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並按我們的預計在發展的時候,我們一定會充分享受這個過程,享受這種控製事情而不是被事情控製的感覺,那種感覺就像諸葛亮坐在空城城頭目送司馬懿退兵一樣。這時候我們是不是一定非常耐心啊!

貼心小提示

也許你喜歡急於求成,你的急躁心情不斷出現,這就需要你不斷地進行心理上的自我放鬆,直至急躁情緒被克服為止,到那時你才會找到一個真正心理平和的自己,讓自己做起事來更加得心應手!下麵是一些有效的方法,你不妨嚐試一下!

你可以隨身攜帶寫有“冷靜”字樣的條幅,遇到自己急躁情緒襲來時,馬上拿出來看一看,迫使自己冷靜下來。

當你急躁的時候,你可以往雙腳的大腳趾上使勁兒,此外,也可以往腹肌上用力。

這是因為人在急躁不安的時候往往會抖動腿腳,有的人則習慣地蹺起二郎腿。這是無意識之中限製血液向大腦湧流的保持平衡作用的方法,腿部作用所以有益於消除急躁情緒,是因為它位於與頭部截然相反的方向,調節血液循環的效果最佳。

下麵的方法能幫助你盡快消除急躁情緒,保持健康心態。結合自己所處的實際,采取站立或坐臥的方式;做好準備後盡力往整個雙腿上使勁,使雙腿肌肉緊張,持續30秒後複位;身體處於坐姿時,可腳跟著地用力蹺起大腳趾,使腿部肌肉緊張,持續30秒後複位;可以用上述方法向腹部肌肉用力,收到的效果會更好。反複重複上述動作,就能獲得預期效果。

下麵的訓練能夠使你心胸開闊、情緒穩定,並強化心肺功能。選擇平坦的地麵,雙手各自緊握一本書或其他物件,自然站好;握緊書的雙手慢慢展開,逐漸伸平;伸平雙手後,軀體向前臥,身體要盡量向前彎曲,而後挺直;挺直身體後,身體向後仰,要盡量向後彎曲,而後複位。每次做前臥和後仰各10下,共做3次,能夠收到改善血液循環、情緒好轉的效果。第八節浮躁是產生荒誕的土壤

浮躁是指缺乏沉穩、見異思遷、心境急躁、辦事不踏實,不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

浮躁是一種病態的心理表現。有浮躁心理的人在麵對急劇變化的社會時,常常表現的不知所為,做事情也心中無底,並且常常喪失理智,使得行動具有盲目性。

1.認識產生浮躁心理的原因

浮躁的人常常讓人感覺沒有長性,因為我們做事情通常沒有恒心,容易被外界所打擾,見異思遷,並且喜歡投機取巧,整天沒有什麼正經的事情卻又心高氣傲,心神不寧,喜歡發脾氣。

浮躁心理是一種不安定因素,它在左右著我們,導致我們在麵對社會、生活變遷的時候顯得慌亂而沒有主張。浮躁心理的實質是我們對自己缺乏信心,底氣不足。所以,我們常常會無端的發脾氣,表現出十分急躁、不安、焦慮的情緒。

我們也是很情緒化的,急功近利的要求經常是情緒取代理智和冷靜,做出許多危害社會和他人的事情來。這種情況與腳踏實地、艱苦創業、努力奮鬥、公平競爭是完全對立的。

浮躁心理容易造成我們心神不寧。麵對急劇變化的氛圍,不知所為,心中無底,恐慌得很,對前途毫無信心,內心充滿對前途的困惑和憂慮。

浮躁心理容易讓我們焦躁不安。在情緒上表現出一種急躁心態,急功近利。在與別人的攀比之中,更顯出一種焦慮不安的心情。

浮躁心理還會讓我們盲動盲從。由於心中不安,情緒取代理智,使得行動具有盲目性。行動之前缺乏思考,隻是盲目地做題,或者是隨時模仿和跟從別人學習,而不去想自己到底需要什麼。這種病態心理使學習效率特別低。

那麼人為什麼會產生浮躁的心理呢?

社會因素是導致浮躁心理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正處於一個大的社會變革時期,經濟高速發展,社會體製也有大的變化。這個時候,每個人的未來都是未知和難以自我掌控的。

有許多在原來社會體製下各方麵都位居上遊的人,很可能在現在的社會中“每況愈下”,而一些原來經濟等各方麵條件並不是很好的人,卻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變得越來越好。

社會每一天都在變化中,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原來社會地位、經濟條件居中的人就更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未來將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了。於是他們經常會煩躁不安,戰戰兢兢,並且容易患得患失,努力的保持或提升自己,所以產生浮躁心理。

高科技和信息產業的發展也是導致人們浮躁心態的重要原因。因為高科技強調一個快字,人們不能再像過去一樣,一壺酒,幾碟菜,海闊天空地聊天,神遊。

人們追求速度,效率和解決方法的捷徑。在追求這些的同時,人們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不惜代價地投機。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少,變得越來越自我和獨立,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與人之間的不和諧因素,籠統歸為浮躁的心態所致。

激烈的競爭與工作壓力也容易導致我們的浮躁心理。如果說高科技隻是一個間接原因,一個誘因。那壓力與競爭便是浮躁的直接原因。競爭促使優化,優化意味著對個人更多的要求。人們不能坐以待斃,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坐享其成,凡是都要靠自己的雙手去爭取,去獲得,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所以,冷漠也好,殘酷也罷,都是浮躁的心態所導致的不良後果。

另外,畸形的快餐文化也是導致我們浮躁心理的原因。太多理財投資類書,太少淨化心靈的讀物。動不動暢銷讀物,排行榜,音樂小說。用新奇的標題,離奇的情節,誇張的形式,眩目的色彩奪取本已無太多抵抗力的人們。人們在物欲湧動的今天,人們對這些快餐文化變得束手無策,隻能選擇默默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