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消極與挫折的心理轉化2(3 / 3)

失望與希望是兩種截然相反的心理。失望的特征是心灰意冷,甚至萬念俱灰。這無疑會弱化並挫傷一個人的意誌,會使人失去前進的動力和奮進的勇氣。

而希望則是一種陽光積極的心理。希望是動力,是信念的支撐,是引領我們踏上前進之路的一麵旗幟。沒有希望的人生是可怕的,更談不上成功與發展。

1.認識失望情緒的危害

希望與失望恐怕是我們人類所有感情中最古老的。當我們茹毛飲血的祖先在莽莽荒原中為拾得一枚野果而歡呼雀躍,為一隻野兔的逃脫而捶胸頓足之時,希望與失望就已經編入了人類情感的詞典。

我們今天的人類思維方式,感情色彩比我們的祖先要複雜多了,但這希望與失望的糾葛、牽纏恐怕仍沒有太大的變化。

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伴隨著這樣那樣的希望,也會同時品嚐著大小不同的失望,生活就是在希望與失望的交替中向前行進著。希望時時在,失望天天有;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希望越多,失望也會越多。

很少有希望的人一定很少快樂,很少失望的人一定很少真正的快樂。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活得是太累了,太沉重了。那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的希望抱在胸前,又有太多的失望負在背後,生活怎麼能不沉重?

但是,如果我們沒有那麼多的希望和失望,我們的人生還有什麼分量?希望因失望而珍貴,失望因希望而悲壯。希望中有美,失望中也有美。隻要我們能夠發現美,一切就都還有希望。

希望的美大多是自然的美,而失望的美大多是理智的美,能領略、品味到失望美的人比隻能或隻想觀賞希望美的人更充實、睿智。

失望畢竟是痛苦的,但這痛苦包含著我們人生悲壯慘烈之美。希望是向日葵,失去了太陽就找不到方向。失望是仙人掌,它告訴我們在沙漠裏隻有靠自己的生命力去維持自己的生命。

既然失望完全是我們自己一個人的事,那麼,就不要把希望交到別人手上。失望並不算痛苦,無目的,無希望地活著才是我們最大的痛苦。

我們可以失掉這一件東西或那一件東西,放棄這一個想法或那一個想法,但無論如何,不能失掉和放棄生活的希望。一個沒有希望的人,必然要成為自甘沉淪,淡漠處世,灰溜溜地過日子的人。讓我們的生命充滿希望吧!

2.消除失望的方法

我們往往以為如果有人做了我不喜歡的事,或形勢發展不如我們所願,我們就應該失望,就應該煩惱、消沉、失意,甚至生氣。可是我們從沒想到,其實正是我們自己對事物的認知角度引起了自己的失望,而那是自己可以控製的。那麼我們平時該如何克服自己不良的失望情緒呢?

(1)找到根源

當我們感到失望的時候,想想是什麼令我們失望,真的是因為當時的情況,還是因為某個人,或者因為他們沒有按照你認為的那樣表現?

這樣做的時候,我們要慢慢地強迫自己看清楚更全麵的形勢發展,迫使我們自己從一個新視角去看待當時情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正在發生的事情。

如果能夠這樣做,我們失望的感覺就會變少,因為我們開始認識到形勢發展就應該是以這種方式,這將有助於你更好地控製情緒,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表現和行動。

(2)接受失敗

愛迪生有句名言:“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失敗是一種強刺激,對於我們來說,往往會產生增力性反應。因此失敗並不總是壞事,也沒有什麼可怕的。麵臨失敗,我們不能失望,而是要找出問題症結,尋求進取之策,不達目標不罷休。

(3)增強耐力

世界上固然有一帆風順的幸運兒,而更多的卻是命途多舛、曆盡艱辛的奮鬥者,愛迪生發明燈泡先後試製了10000多次,無疑,其間至少也失敗了萬把次。倘若愛迪生不把自己一次次的失敗當做前進的過程,不要說一萬次失敗,就是100次失敗也足以使他望而生畏,知難而退了。因此我們要提高克服失望情緒的能力,就要增強自己承受挫折的耐力。

(4)期望適中

如果我們對外語一竅不通,卻期望很快當上外文小說翻譯家,豈不自尋失望?如果我們平時學習成績平平,卻想進重點大學深造,結果難免失望。

事情的發展結果同我們原先的期望不符合,期望越是過高,失望越是沉重,因此我們應該追求同自己的能力相當的目標,腳踏實地地向目標前進,才會達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少一些失望,多一些希望。

(5)適時調整

生活中,期望不隻是一個點,而應該是一條線、一個麵。這樣的好處是,一旦遇到難遂人願的情況,我們就有思想準備放棄原來的想法,追求新的目標。

比如我們去劇場聽音樂會,原先以為自己喜愛的歌唱家會參加演出,不料他因病不能演出,我們當時會感到失望。如果我們這時將期望的目光投向其他歌唱家時,我們就會拋棄失望情緒,逐漸沉浸在藝術美的境地中,內心充滿著歡悅。

(6)堅持不懈

根據自己的生活與感受,我們不難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充滿著困難、坎坷、挫折、失敗,所以當太多的或不可接受的不如意向人們襲來時,人們自然會感到茫然和失望,這本是人之常態,許多人常半途而廢,這看似無可厚非,然而,其實隻要再多花一點力量,再堅持一點點時間,再清醒一下認識,我們就會勝利。

但人們之所以失望,主要是因為缺乏毅力和在困境時的自我確認。所以在我們遇到困境想放棄時,別忘了提醒自己:人生猶如四季的變遷,此刻隻不過是人生的冬季而已。若冬天已來,春天還會遠嗎?隻要不放棄希望,永遠和失望鬥爭,我們就不會失去成為勝利者的機會,希望就會變成現實。

3.重獲希望的要訣

我們人類最可寶貴的財富是希望,希望減輕了我們的苦惱,為我們在享受當前的樂趣中描繪來日樂趣的圖景。

如果我們不幸到目光隻限於考慮當前,那麼我們就會不再去播種,不再去建築,不再去種植,從而在這塵世的享受中,我們就會缺少一切。

我們該如何經營自己的希望呢?

(1)規劃生活

學會平衡自己各種各樣的要求和責任,這點對於我們很重要。如果我們覺得其中某件事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就很可能會忽略其他的事情。

如我們太專注於工作,就可能會忽略家庭,太專注你的個人愛好,那麼工作和家庭將會被忽視。規劃自己的生活,確定優先次序,才能帶給你長久的希望和幸福。

(2)充滿情趣

心情要靠自己調節的,早上起床麵對鏡子獻給自己一個迷人的微笑,對自己說:我是最棒的!

知道自己沒有條理,可以對症下藥,為自己設計一個一日時間表,讓自己充實起來,多看一些書充實自己,也可以出門旅行遊覽大好河山,放鬆自己的心態。還可以為自己製訂一個目標,學一樣本領,讓生活緊張起來。多和父母、同學交流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生活是五彩繽紛的。

(3)培養愛心

愛與被人愛,這是人的本能欲望。如果我們能夠對某些特殊的對象充滿愛心,並能夠成功地獲得對方的愛與尊重,我們就會開心。

相反,如果我們既對他人缺乏欣賞的熱情和興趣,又不能獲得他人的愛慕或依戀,我們就很可能鬱悶、壓抑而痛苦不堪。也就會感到生活沒有多少希望。

讓我們從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做起,學會每天起床後對自己說“你好!”也可以養些花花草草什麼的。在路上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時保持微笑!做的時間長了,習慣了,我們就有愛心了。

(4)有好奇心

我們在孩提時,大多有一顆旺盛的好奇心,長大了,有所惡有所好,漸漸地發現我們自己的腳步放慢了,或是知識更新得更快了,我們感到自己跟不上時代發展了,於是失去了希望。那麼最好方法就是找到我們的好奇心,這樣我們會發現人生真是樂趣橫生,生活也就充滿了希望。

貼心小提示

你的生活是充滿了陽光還是陰暗,希望還是失望?你還在陰暗的角落裏灰心歎氣嗎?你還在為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而痛苦不已嗎?那麼現在讓我們振作起來,一起尋找希望吧!

首先按優先次序列出事情,想想什麼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

然後將你的目標寫到紙上或是放進你電腦中的特定文件夾裏。每天都去讀一讀那些目標。

建議將寫有目標的紙放在你能容易看到的位置,比如電冰箱或是浴室的鏡子邊。

再製訂一個能達到目標的計劃。將目標分成幾個小的目標,並為完成每個小目標定下完成的時間。

現在可以預想一下你的目標已經實現了,想想成功帶給你的快樂吧!

不過不能光想象啊!當你看到能使夢想變為現實的機會,千萬不要猶豫或是估計機遇的價值。

對你的目標要有激情,這樣人們會有熱情來幫助你實現目標。建議花些時間和那些給自己設定目標的有積極想法的人相處。有消極思想的人會降低你的動力,並能激起潛意識中的自我懷疑。

要有恒心,即使你碰到了攔路虎也要繼續前進。在困難中吸取經驗教訓,然後繼續前進。

經過這一番不懈努力,你是不是已經重拾希望了呢!第十二節要克服輕率做事的心理

輕率就是馬虎,不細心。我們許多人做起事來都容易輕率,特別在麵對壓力的時候,這種情況更容易出現。俗語說忙中出亂,意思是說,辦事情不能輕率行事,而應該謹慎細致。

輕率做事,由於缺乏嚴謹而必要的思考,往往容易做錯事,不僅不能達到預定效果,獲得成功的體驗,反而會讓自己走向失敗的痛苦深淵。所以我們必須克服輕率的做事心理。

1.認識輕率的危害

我們很多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經常輕率莽撞,任所欲為,粗心大意,不顧大局,不計得失,經常出錯,不善防範,常失禮儀,無視安全。

我們做事輕率的人經常是失敗者,因為我們處事決策往往不顧大局,不計得失,一下注就輸,一決定就賠。因此我們在現實中一定要注意慎重,凡事不能不經大腦考慮,輕率從事。

1794年深秋,拿破侖的軍隊向荷蘭攻擊,荷蘭無力還擊,隻好打開水閘,用洪水迫其後退。拿破侖不得不下令撤軍,但法軍統帥卻無意間發現蜘蛛在吐絲織網,他知道這預示著幹冷天氣即將來臨,於是下令停止撤退。

不出所料,一股冷空氣很快橫掃而來,洪水在一夜之間結冰封凍,法軍越過冰河,順利地實現了作戰企圖。

由此可見,小心仔細、嚴謹慎重對於我們來說有多麼重要。而輕率行事則可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嚴重後果。遇事細思量,行事莫輕率。我們應該時時處處注意培養自己這種謹慎細致的良好作風。

2.消除輕率的方法

現實中,我們很多人雖然也有把事情辦好的良好願望,但往往因為行事輕率,最終將事情辦砸了,甚至有時還弄得令人啼笑皆非。那麼我們該怎麼樣才能克服輕率的心理習慣呢?

(1)分析原因

我們喜歡輕率的人,一般開始並不自覺,當自身有所感覺後,就應該努力自拔,自我尋找脫離輕率的方法。首先我們要從分析自身輕率心理的成因入手,而後搜尋本身輕率的外在表現和輕率的內在因由。

我們輕率的內在原因一般是缺少智謀,不懂策略,不諳兵法,不識規矩,隨性操作,隨意而為。輕率經常和失敗建立聯係,成功者經常和輕率分道揚鑣。輕率的成因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和社會因素。

(2)做到對症治療

如果我們的輕率是因為生理上的缺陷,或者健康上的原因,要克服我們的輕率心理和行為,就需要對症下藥,及時治療。

如是造成我們輕率是心理上的原因,我們也要及時進行心理調適,解決心理問題。

如是家庭原因,那就應該對我們的家庭運轉進行審視並進行調整,使自己輕率的成因得到根除。

如是社會原因,那就需要社會給予關注,對輕率者的社會存在和社會影響,加以適當的調整。

(3)遇事小心謹慎

往往在我們輕率的心理習慣,隻有小心方可保平安。我們做事的時候,要謹慎操作,將不安全因素和失敗因素悉數排除,而這恰恰就是對輕率的排斥和消除。

(4)培養好的性格

性格特征是形成輕率的重要原因,要根治我們的輕率心理,首先須從改變我們不良的性格特征入手,培養我們認真的態度、嚴謹的作風和高度的責任感。

我們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做一切事都要有因有果,不能敷衍了事,不能趕任務。這樣持之以恒,才能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去掉輕率的不良習慣。

(5)破除心理定勢

要破除心理定勢,一方麵要培養我們良好的觀察品質,有計劃地訓練自己,提高我們辨別事物或現象之間細微差別的精確性品質和及時發現不易發覺的事物特征的敏銳品質,發展觀察能力,這是保證知覺的客觀性、避免輕率心理的有效措施。

另一方麵要培養我們求異思維的習慣,使我們看問題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這對消除心理定勢也有一定的作用。

(6)要集中注意力

注意是我們心理過程的開端,它可為認知活動提供一個清醒的心理背景。注意力不集中,我們做事時的心理指向就經常變化,注意對象也就不能得到清晰而完整的反映,因而極易輕率做錯事。

注意集中穩定是我們成功的基礎,是我們每個人都必備的品質。因此培養集中注意的習慣對杜絕輕率是非常重要性。

(7)加強自我反思

我們做事輕率,從根本上說屬於自我監控能力弱的問題,也就是我們缺乏一種在做事後一個反思的過程,沒有了反思,也就沒有了對自己行為的評判,下次遇到類似的事還可能輕率,因此,經常反思自己的行為,才能減少輕率發生的機會。

(8)學會大膽心細

學會心細防微對於克服我們的輕率心理十分有效,輕率做事往往是自己粗心大意所致,心細,多一個心眼,心細,就是要讓自我的各種感覺器官靈敏一些,認真一些,讓感覺作用細致一些,也就不會毫無顧忌地亂做一氣。

所有敗因往往都是十分細微的,一個大瓷罐,有一道裂紋,很細,不是認真審視,不是讓視覺靈敏地觀察,就很難發現,若是不知有裂紋,信手輕率而捧,瓷罐就會碎解,釀成大禍。

心細當能防微,防止細小的敗因發揮作用。心細防微能夠十分奏效地克服輕率魯莽的發生。

處在這樣一個浮躁的世界,能做到慎重不易,能保持更不易。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尋求內心的安寧,做一個有良好修養、美好德操、高尚境界的人。

貼心小提示

可能你現在正在犯著輕率的錯誤,還在為自己的魯莽行為買單。那麼你現在就要注意了,下麵這些方法對你也許很有效啊!

誰都不是天生會做事的,平時我們一定要多看、多想、多聽,這會對你有所幫助的。

多觀察別人,知道他們的性格和愛好,與他們相處應投其所好,言談要三思而後行,說話給人留餘地。

沒有好理由時我們最好不當麵拒絕他人,做事要想後果,不能隻圖一時痛快。

有時我們最好還要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問題,吃點小虧不算什麼,有失必有得。

處事、接物、待人注意分寸,無論多麼親近的關係,都要注意長幼之分、親友之分等,不要失了禮數。

當今社會提倡宣揚個性,但也要拿捏適度,不要過於顯露鋒芒,過於表露自己的個性。

做每件事情都要專心投入,全神貫注,不要抱有馬虎之心。

保持樂觀的心態,你不可能遇到的事情全是自己順心順意的,所以要樂觀的調節自己,不要把對一件事情的不滿情緒,遷移到別的事情上去,否則得不償失。

事前三思是好事,但做事情不要猶豫不決,否則效率一定高不了。

一定要自信,不要做完一件事情之後,又後悔為什麼當初要那樣做,不那樣做。

工作上我們要少說話,特別是要少說廢話,不要隨意發表自己的看法。

總之慎重做事就是要求我們做事的時候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