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來計算一下你的得分吧!凡單序號題,每題後的五種答案,分數依次是5、4、3、2、1分。凡雙序號題,分數依次是1、2、3、4、5分。
你得了多少分呢?現在從得分看一下你的意誌吧!
81分至100分:意誌很堅強
61分至80分:意誌較堅強
41分至60分:意誌品質一般
21分至40分:意誌較薄弱
20分以下:意誌很薄弱第三節拚搏是成功者必備的精神
拚搏就是在困難麵前不低頭、摔倒了爬起來繼續向前走,拚搏就是在壓力之下不逃脫。拚搏不是一時心血來潮,不是空喊號子,而是長期的行為,需要用堅韌的毅力來維持。
拚搏作為一種勇氣,一種境界,是每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士所必備的精神。培養拚搏精神需要以堅定的信心來導航。
1.認識拚搏的重要性
拚搏是一個人穿越森林的勇氣,拚搏是西楚霸王破釜沉舟的豪邁,拚搏是拿破侖橫掃歐洲的奇跡,拚搏是劉胡蘭血染中華的悲愴。
拚搏是強者的凱歌。平靜的湖水永遠不會奏出壯美的樂章,隻有澎湃的大海才會給人以雄壯;柔韌的水,隻有不斷地撞擊礁石,才會將美麗綻放,這就是拚搏精神。
冰心曾說:“成功的花,人們隻是驚慕它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它的芽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有的人拚搏了,努力了,雖然沒有獲得殊榮,戴上桂冠,但回顧起點,卻有“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即使我們暫時沒有成功,也不妨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適時改進方式方法,持之以恒,定會有“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喜悅,這樣,麵對人生,我們可以驕傲地說,我努力過,拚搏過,奮鬥過。
拚搏重在過程,不在結果;重在精神,不在收獲。在人生的旅途中,需要拚搏精神;艱辛的創業中,需要拚搏精神;學海的奮鬥中,需要拚搏精神;而在那激情燃燒的運動場上,更需要拚搏精神。
生活是美麗的,拚搏的人生將會更加美麗!拚搏,是積極、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拚搏進取,是通向勝利之路的橋梁,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
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可以使人閃耀出絢麗的光輝。然而實現崇高理想和遠大抱負的征程卻是漫長曲折,艱險重要的。
拚搏進取的精神,激勵著人們以堅定的自信,頑強的意誌和堅韌的毅力,勇往直前,披荊斬棘,攻關奪隘,直至獲得最後的勝利和成功。
我國曆史上,有大家熟悉的張騫、司馬遷、玄奘、徐霞客等許多誌士名賢,都曾通過拚搏進取,作出了輝煌的業績,是他們推動了民族文明強盛的進程。
拚搏的人生,必定是精采的人生,必定是不因碌碌無為而虛度年華的人生。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是在和時間賽跑,拚搏的含義,是在譜寫一個不後悔的人生。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一寸光陰一寸金,人生匆匆幾十年,如白駒過隙,轉眼即逝,生命的可貴,在於它的不再回頭,人生的價值,是用有限的時間發揮自身的光和熱,你所麵臨的,將不再隻是你自己,生活中與你相關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會因為你的存在而有著改變,你也許不能改變社會,但你可以活出你最精彩的人生,給關心你愛護你支持你的人一份最好的回報。
認真的去生活吧!讓自己在有限的時間裏生活出無限的精彩來,讓自己的夢不再隻是夢,讓所有的一切都因有著拚搏而變成現實吧!
2.學會拚搏的方法
在現實的生活中,總有些人認為自己“命運不好”、“環境惡劣”、“條件比別人差”,因此認為自己不是拚搏進取的材料,缺乏拚搏進取的勇氣這種想法是有害無益的,我們應該摒棄這種消積的思想,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麵對學習和生活的挑戰。
學會拚搏,就要有現代人的品質,具有朝氣蓬勃的進取精神,具有勇敢、熱忱、頑強、富於創新的人,才能成為時代新人。
學會拚搏,就要求人們以進取的態度對待人生。
學會拚搏,就是人類或個人為了生存和發展所奉行的一種不避艱險、百折不撓、不達目標絕不罷休的自信心。
張海迪曾說過:“總不會條條大路、每扇門都對我關閉吧!通往成功之路無非是布滿荊棘吧!無非是要有勇氣、敢闖,披荊斬棘時能夠忍受痛苦,這兩條,我都不怕。”
無數英才以其奮鬥曆程昭示我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誰拚搏,誰就能踏上通往勝利之路的橋梁,誰進取,誰就能掌握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
我們平時該如何培養自己的拚搏精神呢?
(1)從小事做起。
日常小事是鍛煉我們拚搏精神的基本途徑。有些人感歎自己生不逢時,無大風大浪顯不出真品性,忽視在平凡生活、平凡小事中培養自己的拚搏意識。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學習、科研、勞動、集體活動等都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沒有頑強的拚搏精神,是很難做出一番成就的。
例如,學習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腦力勞動,要完成學習任務,就必須隨時同出現的困難做鬥爭,要排除幹擾專心聽講,要反複操練練習題至熟練掌握知識要點,要攻克難題不留障礙,學習的每一步成功皆與我們的拚搏精神相伴。這些日常行為在不斷磨練著我們的拚搏意識。
(2)加強體育鍛煉
體育鍛煉能培養我們頑強拚搏的意誌品質。據研究,騎自行車可鍛煉頑強性,球類運動可鍛煉獨立性,跑步可鍛煉自製力等。
尤其是長跑,一個人若能風雨無阻,數年如一日地堅持長跑,就是一種對自己意誌的磨練。
青年時代的毛澤東為了鍛煉身體每天都堅持蕩秋千、跳木馬、踢毽子,後來又學習遊泳和爬山。到了湖南一師後,在老師的影響下,又增加了冷水浴、靜坐、風浴、日浴等,在酷日和狂風中鍛煉自己的身體,同時,也培養了敢於拚搏的意誌品質。
可見,自覺地、經常地、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可以培養我們不怕吃苦,敢於拚搏奮鬥的意誌品質。並且,健全的體魄也使得我們的拚搏更容易達到理想目標。
(3)不怕挫折
我們現代人物質生活水平比較高,生活比較幸福,需要拚搏的機會卻比以前少了,這對我們的成功很不利。因此,我們要適當地給自己一些壓力,做一些比較難的事情,多經受一些挫折和失敗,這對培養我們的拚搏意識很有好處。
一位記者曾問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你認為一個作家最好的早期訓練是什麼?”
他毫不遲疑地回答:“不愉快的童年。”作家如此,其他領域的傑出人物也是如此。
困苦與挫折是造成我們百折不撓、頑強拚搏的奮鬥精神的根由。因此我們要主動參加更多的實踐活動,多吃一點苦絕不是什麼壞事。這不僅有利於克服不良的意誌品質,而且有利於我們拚搏意識的培養。
人生能有幾回搏。隻有拚搏,人生才能綻放異彩;隻有拚搏,才能發揮智慧的潛力;隻有拚搏,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
讓我們以舍我其誰的勇氣為帆,以獻身理想的信念為指引,以自強不息的拚搏為槳,駕起人生的巨輪,向成功的彼岸遠航!
貼心小提示
拚搏精神是使我們走向成功的基本因素之一。可是我們現在的孩子很少再有吃苦的機會,所以拚搏意識往往很淡薄。你是不是也發現自己的孩子太過嬌氣,缺乏拚搏精神。不妨試試下邊的方法吧!
首先,要幫助孩子確定明確的、可行的目標。目標明確,就像一顆明亮的航標燈,給孩子的行動指引清晰的方向。目標可行,才有利於激發孩子的活動興趣和自信心。有了明確目標去拚搏。
其次,在孩子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要善於激勵他。對世界級的運動員的調查發現,在他們的早期生活中,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是父母的激勵,可見激勵對孩子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取得的成績,即使是“不起眼”的成功,也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因為孩子取得的成績,是與外界較量的結果,是展現自己能力的嚐試,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容易的,適時得到讚許和激勵,可以強化孩子為成功而努力拚搏的意識。
再次,當孩子在前進路上遇到挫折時,要給孩子以鼓勵。當孩子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磨難時,作為父母,用不著沮喪,用不著埋怨,隻要對孩子說:“跌倒了,爬起來!”你就贏了,就知道什麼叫“勝利”了。你的孩子就會從苦難中奮起。
我們既要讓孩子有成功的快樂體驗,也要結合所遇的挫折與困難進行教育,兩者有機結合,才能真正培養起孩子良好的耐挫力與正確對待一切事物的態度,仔細品嚐挫折帶來的人生感悟,並且抬起頭,一次又一次地對自己說“我不是失敗了,而是沒有成功。我相信,我能行!”讓孩子深刻體會到“吃得苦中苦,方知甜中甜”的滋味。
對孩子來說,鼓勵他去克服困難,比替他解決困難有益得多。父母的鼓勵,能給孩子無窮的力量,增強他克服困難的信心。
當孩子克服了困難,取得了成功時,父母還應該與孩子一起總結克服困難的曆程,讓孩子在品味成功的喜悅時,回味前進路上的艱辛,把克服困難與取得成功聯係起來,為自己的頑強作風和拚搏精神感到自豪。
同時,我們還要選擇合適的運動。生命在於運動。經常的運動不但可以促進孩子身體的發展,有利於提高孩子適應環境、抵禦疾病的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意誌、合作等品質,形成熱情活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對孩子來說,很多遊戲就是很好的運動。
例如跳繩、跳皮筋、打沙包、比賽跑步等。父母應當以身作則,帶頭運動,成為孩子的榜樣,熱愛運動的家長必然會教出熱愛運動的孩子。
最後,我們還要營造向上、積極,拚搏的家庭環境。家庭能滿足孩子的最基本的需要,良好的家庭環境會使幼兒養成各種期望的態度和行為,更為重要的是,健康的家庭氣氛能滿足幼兒安全、愛、歸屬、尊重、成就感等較為高級的需要。
營造積極向上、和睦和諧的家庭氛圍,是物質上和精神上都要給予孩子一個良好而舒適的學習環境。其中父母積極向上、勤奮好學的自身拚搏和成長過程就是難得的優質教育資源。
父母可以經常帶孩子外出旅遊或參加各種野外活動,既開闊孩子的眼界,又培養孩子獨立、吃苦耐勞及無畏的心態,磨練他們的意誌,學習生存。
另外在家中還要適當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他們的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及責任感,讓他們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學會生活。
相信孩子在父母長期的教育引導下,他們對人生、對自己所麵臨的困難與挫折的態度會更加開朗、豁達。他們的拚搏精神也會逐漸成會自己個性中的一部分。第四節成功屬於持之以恒的人
成功的大門向來是朝著每一個人敞開的,能否踏進成功的大門關鍵是看我們是否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其實成功與失敗並非相隔萬裏,它們往往隻是相差一步之遠。無數事實證明,成功貴在堅持,在麵對困苦或是挫折的時候隻要你能持之以恒,堅定信念,就能勝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1.認識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人們都想在事業或學業上有所成就,但是,隻有一部分人取得了勝利,而相當一部分人卻陷入失敗的痛苦之中。
這是為什麼呢?
俗語說:功到自然成。按理說那些失敗者完全可以嚐到勝利的喜悅,但他們往往缺少一種勝利的必要條件,那就是持之以恒。這就是他們失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