嚐試做到在一周的時間內不讀報紙、不看電視、不上網,與新聞隔絕。從媒體每天帶來的痛苦中抽離出來,去度假吧!用看新聞的時間出去散散步,做做冥想或是寫日記。
11、帶狗散步。
無數的研究表明寵物可以減輕壓力。一項研究評估了240對夫妻的心髒健康狀態,其中有一半的夫妻養了寵物,比起那些不養寵物的夫妻來說,那些家裏有寵物的夫妻在壓力下明顯心跳較緩、血壓較低,事實上寵物比配偶更能緩解壓力。
12、香薰空氣。
研究發現香薰療法確實能夠緩解壓力。如今,我們有各種各樣的香薰方式,包括插電式芳香劑,精油揮發器,混合香料以及香薰蠟燭等。
13、忘掉股市。
光是收到你的季度對賬單應該就足夠讓你血壓上升了吧!事實上,那些密切關注股市的人的心理健康受到每日股市情況的直接影響,精明的投資者明白時間是治愈所有金融創傷的良藥,那麼,給你的投資項目一點時間,給自己放個假吧!
14、去安靜的地方。
圖書館、博物館、花園都是如今喧囂塵世中給你帶來平和寧靜的小島,在你家附近找個安靜的地方作為你的秘密基地。
15、做誌願者。
幫助他人可以讓你全麵地考慮自己的問題,也提供了一個社交的場所。快樂的人總是樂於助人的,幫助他人可以讓你更快樂。
16、學會獨處。
盡管與人相處是消除壓力的最佳良藥,有時你也需要獨處給自己充電並進行思考,獨自外出吃一頓午餐、看一場電影或是花一個下午閱讀、逛書店或古董店吧!
17、專注地散步。
也許你已經知道了,運動比鎮靜劑更能緩解壓力和焦躁不安的情緒。可是散步時也要照顧到自己的思緒,這樣會讓散步更加有益身心健康。第六節自我超越是對自身能力的突破
自我超越是指在生活的多個方麵,包括個人和職業等方麵,都有一種特殊的精通和熟練,並能不斷生發和保持創造性張力。一個能夠自我超越的人,一生都會追求卓越的境界,自我超越的價值在於學習和創造。
有高度自我超越修煉水平的人,都具備一些基本特征。他們的願景和目標背後,都有一種特別的目的和使命感。
1.認識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我們每個人來到世上,都希望演繹出輝煌的成就,創造出有個性的自我,我希望自己的學識,風度得到別人的賞識與讚美,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在燈光閃爍的舞台上神采飛揚,在領獎台上感受國歌的雄壯。
作為一個平凡的個體,大多隻能在燈的背後議論,在領獎台前充當觀眾,沒有人關注,沒有人給予豔麗的鮮花和熱烈的掌聲。那麼我們難道就不能實現自己的成功嗎?
不是的,隻要我們能夠超越現在的自己,我們也能夠成功。成功的動力源於擁有一個值得努力的目標和拋開自我的局限。
沒有生活目標的人,生活的層麵十分狹隘。他們總是隻關心自己,隻關心眼前的一點利益。這種人就像井底之蛙。
胸懷大誌的人所顯露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他們勇於超越自我,全力以赴圓自己心中的夢。
也許你隻是一塊矗立山中,終日承受日曬雨淋的頑石,醜陋不堪而無聲無息,在滄海桑田的變遷中,被人遺忘在那裏,可你長久的立在那裏,便是你永恒的驕傲。
也許你是一朵殘缺的小花,隻是一片熬過旱季的葉子,隻是一張發黃的紙,一塊染色的布,但因為有了你,世間多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當然,自我超越並非易事,但通過自我超越的修煉可以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人生,挖掘出內心向上的欲望和潛能,以一種積極的、創造性的態度對待生活。
英國的史蒂芬患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但他克服了種種困難,成為當今世界上繼愛因斯坦之後的傑出理論物理學家,這就是他不斷設定目標、超越極限,實現自我超越的結果。
隻要你擁有勤勞的雙手,充滿智慧的頭腦。你就能戰勝自我,你就能超越自我!讓我們都超越自我,做一個超越自我展望生命的人,讓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得很踏實!
2.把握自我超越的方法
超越自我是對自身能力或素質的突破,這不僅僅是心理潛能的激發,更多的是人性的完善、境界的提高或智慧的凝結。
我們在改造自然、構築社會的過程中,會逐漸形成一些規範、感覺和認識,這些經驗和教訓的結果是有利於個體適應環境並且與環境互動協調的。
但是,由於我們的認識層次不夠,信息不足,我們往往會片麵,這是誰都不能避免的。片麵帶來的規範異化、認識異化或本能誤導對人適應環境是不利的,甚至成為人存在和發展的障礙。突破就是針對異化和誤導而來。
比如羞怯,這是人的自我收斂、自我保護意識的體現,是積極的,有利於維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
但是,過分的羞怯,或已經成形的不分場合、不適時宜的羞怯卻常常成為人前進或地位、關係拓展的障礙。克服羞怯的口號因此而出。
超越自我在相當多的時候更傾向於人格塑造。超越自我一般都要通過自我調節才能順利實現,特別是心態的調節。
有時候,自我超越和自我調節並不能很嚴格地區分。自我調節可以看是短期的行為,以暫時應對心靈的失衡與變化。
自我超越的效應則更傾向於長期,那不僅僅依靠心理調適,還融合了充分的知識、條件,是心態的更好,是水平、境界、資源和能力的更高。
可以說,自我超越少不了自我調節,因為個體需要磨合,不斷調整、不斷感覺,與自然和社會相應。
但是自我調節未必能夠促成自我超越,因為自我超越要複雜得多,那往往以自我突破為表現,再上一個台階。
超越自我需要人積極不懈的努力,堅持和積累比素質和技巧都重要得多,水滴石穿的道理是通用的。
我不否認天才,但是效率也可以通過學習改善。對於同一件事,效率高能進展快,但如果堅持和積累不夠,離成功也許就隻是一步之遙。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智力和能力的差距並不大,知識和技巧也差不多,這時自我超越的重點,更應該傾向於堅持和積累。我們該如何通過不斷努力,實現自我的超越呢?
(1)保持期待
我們有目標,但這些不一定是我們真正的期待。在被問起想要什麼時,許多人都會提到他們眼前想要擺脫的事情。
期待是我們內心真正最關心的事。在有些場合,當人們談及人生的目標時會覺得很不自在,但當我們談及最關心的事情時,毫無拘束。
同時因為人們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期待,自然做起事來精神奕奕,充滿熱忱。當麵對挫折的時候,也會堅忍不拔,因為我們認為那是自己份內該做的事,覺得很值得做,意願很強大,效率也自然提高。
期待可能是物質上的欲望,像是我們想住在哪裏?有多少銀行存款?期待也可能自己身心方麵的,像是健康、自由、對自己誠實。它也可能是貢獻社會方麵的,像是幫助他人,或對某一領域的知識有所貢獻。這些都是我們心中真正願望的一部分。
但社會趨勢常會影響個人的期待,社會輿論也常會褒貶個人期待的好壞。這也是為什麼實現個人期待需要勇氣,而自我超越層次高的人便能遊刃有餘地處理自己的期待。
(2)保持張力
即使期待是清晰的,人們對於談論自己的期待卻常有很大的困難。因為我們會敏銳地意識到存在於期待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我想要成立自己的公司,但是沒有資金。”或是“我想從事真正喜愛的職業,但是我必須另謀他職以求度日”。這種差距使一個期待看起來好像空想或不切實際,可能使我們感到氣餒或絕望。
但是相反的,期待與現況的差距也可能是一種力量,將你朝向期待推動。由於此種差距是創造力的來源,我們把這個差距叫作張力。
創造性張力可轉變一個人對失敗的看法。失敗不過是做得還不夠好,是期待與現狀之間存在的差距。失敗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可看清對現狀的不正確認知,以及期待是否明晰正確。
(3)克服困難
假想你向著自己的目標移動,有一根橡皮筋象征創造性張力,把你拉向想要去的方向,但是也想象還有第二根橡皮筋,被無力感或不夠格的信念拉住。
當第一根橡皮筋把你拉向目標,第二根橡皮筋把你拉回你不能得到這個目標的潛在想法,這就產生了衝突。
因而,當我們越是接近達成期待時,第二根橡皮筋把我們拉離期待的力量越大。所以我們要經常激勵自己,克服各種負麵力量的困擾。
(4)看清真相
誠實地麵對真相不是指追求一項絕對的真理,而是根除看清真實狀況的障礙,並不斷對於自己心中隱含的假設加以挑戰。也就是不斷加深我們對事件背後結構的理解以及警覺。自我超越層次高的人,對於阻礙自己前進的真相,能夠看得更清楚。
(5)運用潛意識
自我超越的實踐過程中,需要用到自己的潛意識。事實上我們都曾不自覺地透過潛意識來處理複雜的問題。
使自我超越層次高的人與一般人有所區別的,在於他們能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發展出較高的契合關係。與一般人偶然短暫的感應不同,他們將潛意識的運用當做一種修煉來加以提升。
潛意識對於我們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人自出生每項事都需要學習。隻有漸進地學習,嬰孩才能夠學會一切新事務。任何新的工作,起先都需要意識非常專注與努力。
在我們學習的過程中,整個活動從有意識的注意,逐漸轉變為由潛意識來掌管。
譬如,在你初學開車的時候,需要相當大的注意力,甚至要和坐在你身旁的人談話都有困難。然而,練習幾個月後,你幾乎不需要在意識上專注,就可做同樣的動作。
不久之後,你甚至可在車流量很大的情形下,一麵駕駛,一麵跟坐在旁邊的人交談。顯然現在你對於必須監測和回應的上百個變數,幾乎不必在意識上加以注意了。
學鋼琴、學繪畫、學舞蹈、學打球、學太極拳都是如此,把熟練的部分交給潛意識來管,而讓意識專注於其他部分或新的事物上。
培養潛意識最重要的是,它必須契合內心所真正想要的結果。愈是發自內心深處的良知和價值觀,愈容易與潛意識深深契合,或甚至有時就是潛意識的一部分。
貼心小提示
實現自我超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並非完全不能實現。對每一個人來說,在修練自我超越時,應當堅持做好如下三點:
1、注重理性
注重理性,客觀地看待自己和世界,是自我表現超越修煉的基本要求。
當自我超越成為一項修煉、一項融入我們生命之中的活動時,首先就要弄明白什麼是我們最重要的。
我國是一個十分重視理想的國家,但也是一個充滿空想的國家。從小開始,我們就為自己樹立了宏偉的理想。這些理想要麼具備“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氣壯山河般的英雄氣概、要麼就是“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特立獨行。總之,不是橫空出世,就是濟世奇才。仔細分析這些理想,不難感覺到都缺乏理性,顯失真實,趨向理想化。
從理想到理性,是人性本來麵目的複原。基於人性化的期待,才具備堅實的力量源泉,失去人性化的目標,最終會使自己迷失方向,看不清眼前的各種矛盾和衝突,從而失去前進的力量。
2、享受過程
即使是理性的期待,在實施的過程中照樣會遇到挫折和困難。自我超越的實現是突破成長的極限,突破極限猶如黎明前黑暗,不唯是一種成功,甚至是一種挫折和痛苦。
理性地看待挫折,不僅是戰勝挫折的良好手段,更是獲取機遇、取得突破的必經之路。因此,成功的自我超越,收獲的不僅僅是結果,更重要的是過程,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
3、融入團隊
一滴水不能掀起狂風巨浪。要想發揮一滴水的最大作用,隻有放入大海才能不幹,才能積少成多,波濤洶湧。同樣,一個人再有能力,脫離了團隊,都不可能成功。一個人要發揮出最大的能力,也必須融入團隊。因此,個人的自我超越是團隊的基礎,而團隊的整體超越則是個人成功的根本。
不斷整合團隊資源,促使團隊整體學習是學習型組織的宗旨和使命。融入團隊是個體自我超越的再超越,是團隊自我超越的基礎,也是團隊係統思考的重要成果。第七節感恩心理能體現生命的溫暖
感恩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感動並能享受這一感動的思想境界。在我們成功時候,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感恩。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有一份溫暖的情懷伴你左右。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感恩,就如同空氣一般,是我們人人都應擁有的。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學會感恩,這樣你才會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才會有健康的心態。讓我們永遠記住成功路上的艱辛和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吧。
1.認識感恩的重要性
有一句話說恩將仇報,我們很多人往往記怨不記恩,能夠記住恩情總是比怨恨少。別人對你好,你會希望他能對你更好,或是別人已經借你錢,卻還覺得不夠多,反而嫌別人小氣。如果有了這種想法,便是不知感恩圖報的人,隻希望別人付出,不想回饋,而且還貪求無厭。不僅怨恨不給自己好處的人,甚至也會怨恨幫助過自己的人,而不知道感恩。
有這種心態的人多半認為,別人對自己照顧是應該的,所以父母對自己好也是理所當然,甚至認為別人幫助我們可以得到快樂。以至於一旦別人態度稍微不好,就心生怨恨。
一個不懂感恩的人,對世界上任何人、任何事都會怨恨。忘恩負義的人永遠不會滿足,永遠都在怨恨別人。因此,我們應該盡量避免怨恨心生起,怨恨心生起以後,也要想方法予以化解,才不會影響內心的平靜。
我們要學會感恩,生活給予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了我們堅強,我們也就有了另一種閱曆。對於熱愛生活的人,它從來不吝嗇。要看你有沒有一顆包容的心來接納生活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