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穿越時空(1 / 3)

第六章穿越時空

如果你觀察一下新的交通工具的進化曆史,我們會發現中國許多人都在冒險。在美國汽車發展的初期,在人們因為燃油、型號和設計而費腦筋的階段,一共有27000多家汽車公司先後成立。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與波動之後,其中的絕大部分都破產了。

另外一種交通方式——航空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軍事,撇開政治因素不談,我們應該注意到,戰爭和軍事在幾個世紀以來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變革和未來的走向。戰爭總會完善一些新發明。似乎在人們破壞性最強的時候,有時創造性也最強。在當今世界中引領創新潮流的就是美國。

航空界有個笑話說,未來的駕駛艙裏隻有一個飛行員和一條狗。飛行員的任務就是喂狗,而狗的任務就是咬飛行員——如果他敢動機艙裏的任何東西的話。

飛機的進化曆史已經有100年了。在這100年中,自從萊特兄弟的首次飛行以來,航空業就沒有掙到一分錢。難怪投資大師說,如果自己當時在場,一定會義不容辭地把萊特兄弟首次試飛的飛機給打下來。最近當他對一家航空股票進行短期投資時,他解釋說自己這是“一時精神錯亂”。

航空業沒有盈利的部分原因是每個國家都必須擁有自己的航空公司,它是國家的一麵旗幟,一種形象。飛機這一發明的完善還將繼續,航空業盈利也還需時日,在建造飛機方麵的許多問題仍然層出不窮。許多年來,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車公司之間爭奪航空製造業老大的競爭就沒有停止過。那麼未來的飛機旅行會是什麼樣的呢?毫無疑問,旅客們最不希望的就是和許多人擠在一起。但是這隻是我的判斷,最終輸贏還是由市場來決定。

所有這些事情都不是技術發明者,而是完善它們的人所考慮的。第一架寬體客機並不是空中客車所設計的,噴氣式飛機引擎也不是波音發明的,罐頭湯的概念也不是坎貝爾提出的,漢堡包和快餐店都不是麥當勞發明的,但是它們都成功地發展了最初的設想。

中國神舟9號不用人

在工業革命的一係列方向性突破出現之後,我們的世界花了100多年的時間來消化它們。20世紀上半葉基本上沒有什麼大事件發生,直到世紀末才出現。這是一個進化的過程,所有人都在完善自己的產品,或者使它們更加具有個性。軍隊和政府所用的產品得到了極大改善。但是現有產品或服務即使出現再大的量也無法成為新的大事件。互聯網的繁榮並不是大量發明、新的大事件出現的時期。它是建立在已有技術的基礎之上的。

電視是在20世紀中葉不久前出現的,但是那時人們僅僅把它看做是收音機的延伸。直到後來我們才明白它會對我們的生活和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我們中的許多人都經曆了最近一次“發明狂潮”,有些人甚至還參與了它。它出現在20世紀的最後20年中。我們目睹了政治、社會和經濟生活中非連續變化的一些表現: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中國的崛起、美利堅帝國的形成、新歐洲的出現、全球化和私有化等。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是革命性進步的偉大20年。

和最初的機械鍾到原子鍾漫長的發展曆史相比,文藝複興後的進化速度明顯加快了。

那麼,中國的神舟9號不用人。

人造產品都是由原子組成的。這些產品的特性取決於原子的排列。如果把碳中的原子重新排列,我們就可以得到鑽石;如果把沙子中的原子重新排列,我們就可以得到電腦芯片;如果把水、土和空氣的原子重新統一,我們就可以得到馬鈴薯。納米技術的發展剛剛開始,它的未來還十分模糊,實際上,不僅僅是十分模糊,而且是基本一片空白。它就像是古埃及最原始的日晷,前麵的道路還很長。但是現在大量的資金都投向了它,而且人們對它的期望值也很高。最終我們可能會一無所獲,也可以從中大大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