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年,焦耳把父親的一間房子改裝成了實驗室,在這間實驗室裏,他開始了對電學以及熱學的研究。他親手設計、製作實驗儀器,利用每天釀酒後的業餘時間進行實驗。他一生都在從事實驗研究工作,在電磁學、熱學、氣體分子動理論等方麵,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焦耳完全是靠自學成為物理學家的。
從1840年開始,焦耳著手研究電流的熱效應。在實驗中,他發現:在導體中一定時間內所生成的熱量,與導體的電流的二次方和電阻之積成正比。但是,由於焦耳隻是一個釀酒師,他並沒有進過真正的大學,所以,物理學界的科學家們都不相信他的實驗結果。直到兩年後,一位俄國著名物理學家也在實驗中,得出了同樣的結論,這證明焦耳的發現是正確的。這一發現為後來揭示電能、化學能、熱能等打下了基礎,敲開了通向物質能量守恒定律的大門。
從1840年到1879年,在將近四十年的時間裏,焦耳不懈地鑽研和測定了熱功當量。他先後用不同的方法做了四百多次實驗,發現了物質的能量守恒與轉換定律,並為此提供了無可置疑的證據。
焦耳一生的科學研究道路是不平坦的。但是,他以百折不撓的精神,終於使自己的科學成果獲得了科學界的公認。
67.惠更斯發現光的波動
惠更斯從小熱愛光學,他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對光學的研究以及研製、改進光學儀器上。他曾經和哥哥一起改良了開普勒的望遠鏡。利用改良後的望遠鏡,惠更斯進行了大量的天文觀測,發現了在土星的旁邊有一個薄而平的圓環,而且它很傾向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麵,從而解開了長期以來,困擾著科學家們的關於“土星的神秘光環”的謎。
此外,惠更斯一生對科學最大的貢獻是他發現了光的波動現象。
在古代和中世紀的漫長歲月裏,光一直都是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們十分關心的問題。在十七世紀,科學家們曾經對光的本性問題進行過一次大討論。
惠更斯當時在巴黎致力於光學的研究。在對光的觀測、實驗、研究的過程中,他發現大科學家牛頓的關於光的微粒學說存在著不合理的錯誤。於是,他公開反對了牛頓的關於光的學說。他說,如果光是微粒性的,那麼,光在交叉的時候,就會因為發生碰撞而改變方向,而且如果要利用光的微粒學說來解釋光的折射現象,將得到與實際情況相矛盾的結果。所以,惠更斯關於光的波動學說一提出來,立即得到了科學界的強烈反響,他建立了著名的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原理是近代光學的一個重要基本理論。雖然它並不完善,也不能對某些光的現象進行解釋,但是,他卻推翻了科學家頭腦中長期以來關於光的錯誤觀念,為光的研究發展指出了一條正確的途徑。
68.道爾頓建立原子論
約翰·道爾頓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他出生在英國坎伯蘭的一個貧困的鄉村裏,父親是一名紡織工人。當時,正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初期,很多破產農民淪為雇傭工人。道爾頓的父親也一樣,他們家的生活十分困頓,道爾頓的弟弟和妹妹都因為饑餓和疾病而夭折。童年時期的道爾頓根本就沒有讀書的條件,他隻是勉強接受了一點初等教育。十歲時,道爾頓去給一個富有的教士當仆役。也許這是命運賜予的一次機會,他在教士的家裏,讀了一些書,增長了很多知識。兩年後,他被推舉為村裏小學的教師。
十五歲時,道爾頓隨哥哥到外地謀生,他進入一所中學做教師。在教學之餘,他一邊自學科學知識,一邊進行實驗觀察,取得了一些成績。後來,為了能夠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去,他離開了學校,開始在一些富人家裏去做私人教師,每天教課時間不超過兩小時。這樣,既保證了他的生存,也保證了他的科研工作。
隨著科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道爾頓越來越重視對氣體和氣體混合物的研究。他認為,要說明氣體的特性就必須知道氣體的壓力。在實驗中,他找到兩種容易分離的氣體,分別測量了這兩種氣體各自的壓力和混合後的壓力。結果很有意思,在容積固定的容器中的氣體的壓力是不會變的,可是,混入第二種氣體後,容器內的壓力增加,它等於兩種氣體各自壓力的和,兩種氣體單獨的壓力都沒有改變。道爾頓由此發現,氣體在容器中存在的狀態與其他氣體無關。
此外,道爾頓還建立了原子論。通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實驗,道爾頓發現,原子是組成化學元素的、非常微小、不可分割的物質微粒,在化學反應中它們保持本來的性質;同一種元素,所有原子的質量和其他性質完全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質量和不同的性質;原子的質量是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的最根本特征。
道爾頓把他的發現公之於眾之後,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重視。他應邀去倫敦講學,然後又回到曼徹斯特繼續進行測量原子量的工作。在科學理論上,道爾頓的原子論是繼拉瓦錫的氧化學說之後,理論化學的又一次重大進步。道爾頓揭示出了一切化學現象的本質都是原子運動,他明確了化學的研究對象,使化學真正成為一門具有重要意義的學科。同時,原子論的發現,還引發了哲學界的革命,它揭示了化學反應現象與本質的關係,繼天體演化學說以後,又一次衝擊了當時僵化的自然觀,為科學方法論的發展、辯證自然觀的形成,以及整個哲學認識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69.法拉第發現苯
邁克爾·法拉第出生在一個鐵匠的家裏。他的父親體弱多病,鐵匠鋪維持不下去,隻好賣給別人。為了維持生活,法拉第從十三歲時起,就開始在書店裏當學徒。幸運的是,書店裏到處都是書,這裏是知識的海洋、智慧的源泉。在當學徒的八年時間裏,每天晚上,將近三千個夜晚,他都把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了。書籍裏麵講述的關於物理和光電方麵的現象,把法拉第迷住了。他按照書本裏麵教的,自己也動手做實驗。
他為了裝備自己的小實驗室,特地去藥房,撿別人扔掉的瓶子,花半個便士買一點最便宜的藥品。抱著揀來的、買來的東西,回到書店的閣樓上,他的心裏樂開了花。每天下工以後,他就埋頭在自己的小實驗室裏,點上一枝蠟燭,進行實驗。
後來,他得到了一個機會,進入英國皇家學院,聆聽當時著名的物理學家戴維的課。在法拉第一生的科學事業中,戴維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法拉第是科學史上,第一個發現苯的人。當時,倫敦整個城市,為了生產照明用的氣體,也就是煤氣,通常是把將鯨魚或者鱈魚的油,滴到已經加了溫的爐子裏麵,用來產生煤氣,然後再把這種氣體加壓,把它儲存在容器中,供人使用。而在壓縮氣體的過程中,同時也產生了一種油狀的液體。
對這種油狀液體,法拉第深感興趣。為了研究這種液體,他用了幾乎五年的時間。為了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他所想要得到的東西,法拉第設法弄到了數量相當可觀的油狀液體,他把這些液體細心地進行蒸餾。他反反複複地對這種液體進行提煉,最後分離出了一種新的碳氫化合物,這就是苯。法拉第不但發現了苯,還研究了苯的性質,測定了苯的組成,所以,發現苯的功勞應該歸於他。此外,法拉第還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預告了發電機的誕生,開創了電氣化的新時代。法拉第畢生致力研究的科學理論——場的理論,也引起了物理學的革命。有一次,人們詢問法拉第曾經的老師戴維,一生最重要的發現是什麼,據說戴維回答道:“我最偉大的發現是發現了一個人,他就是法拉第!”
70.牛頓由蘋果落地推出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從小對茫茫宇宙就非常感興趣,他在研究天體運動時,一直都在苦苦思索著,要找到使太陽係所有行星都圍繞太陽旋轉的神秘力量。有一天,一件突然發生的小事,促使牛頓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那是1666年秋季的一天,天氣格外晴朗。牛頓和往常一樣,早早地就來到沃斯索斯普村莊園的小花園裏,一邊曬著暖和的太陽,一邊思索著天體運動法則的問題。他身後是一棵很大的蘋果樹,上麵結滿了紅彤彤的大蘋果,微風一吹,一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撲麵而過,十分誘人。可是,牛頓對眼前的美景無動於衷,他沒有去摘垂在眼前的大蘋果,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月球是人類最為熟悉,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星球。如果天體運動的法則對任何星球都適用的話,隻需弄明白地球和月球的運行關係,不就都明白了嗎?可是,這個關係又是怎樣的呢?
牛頓一麵專心致誌思考問題,一麵曬著暖洋洋的太陽,不知不覺地打起盹來。忽然一陣風吹過,一個大蘋果掉了下來,不偏不倚,恰好砸在牛頓的頭上。
“啊!誰在打我?”牛頓從睡夢中驚醒,嚇了一跳。他環顧四周,以為誰在打他,可是四周靜悄悄的,一個人影也沒有,隻有果樹的葉子在慢慢地晃著。於是牛頓沒作理會,又低頭思考起來。
“咦,一隻大蘋果。”
牛頓拾起腳邊的一隻大紅蘋果看了一會兒,又向上看著滿樹的蘋果。“哦,原來是你們在搗蛋!”牛頓笑嗬嗬的對著蘋果樹說。
突然,牛頓像是想起來什麼似的,愣愣地注視著手裏的這個“天外來客”,若有所悟,並自言自語道:
“為什麼蘋果不往天上掉,不向前後左右掉,而偏偏落在樹的正下方呢?”
這個時候,牛頓的妹妹哈娜走過來,看到他手裏的大蘋果,便說:
“哥哥真饞,竟偷吃蘋果!”
牛頓根本不理會哈娜的話,又繼續說著:
“這難道和星體運動有關係?”
哈娜見哥哥不理她,便生氣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