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學生參觀科普場館指導
1科普場館建設的現狀和發展
科普場館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科普場館建設當前總體上仍滯後於全國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不能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的需要。據2007年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因本地沒有或其他原因而沒有去過科技場館的公民比例高達百分之七八十。而且科普場館建設和運行組織中還存在著一些影響全局發展的問題:
(1)投入不足,數量偏少。
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要求,常住人口100萬以上大城市至少擁有一座科技類博物館。很多省市都沒有達到這個要求,一些省市的科技場館建設速度明顯緩慢,特別是大多數縣(市)根本就沒有科技館。
(2)缺少保障,運行困難。
多數場館建成後,由於經營收入不夠,財政資金預算不足,管理運行困難,一些場館陷入既不能向社會免費開放,又不能經營自立的兩難境地。
(3)資源挖掘與整合不夠。
科普場館資源挖掘與整合不夠,共建共享機製有待加強。有些高校、研究所、大型企業科技館、研發中心、實驗室、產品陳列館等展教資源非常豐富,但絕大多數沒有成為對公眾開放的科普教育基地。各類場館分散,缺少工作交流與共建共享的有效途經與集成機製,科普展教資源浪費嚴重。
(4)缺乏研發與管理人才。有些地方缺乏研發與管理人才,場館自主創新能力不夠。科技與人才優勢沒有轉化為科普展教事業創新發展優勢。
發展科普場館的方法
各地要想加快科普場館建設步伐,推動科普場館充分發揮其科技教育、傳播和普及功能,應做到以下幾點:
(1)把科普場館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
各級政府在編製“十二五”規劃中將科普場館作為社會公共設施納入總體規劃,確保對公益性科普場館建設和運行經費投入到位。根據《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十二五”期間,城區常住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大城市應至少擁有一座綜合性、現代化和有地方特色的科普場館;經濟條件較好,也要大力推進科普場館建設,力爭建成一批以科普教育為主要功能的、規模適度並體現當地特色的科技館。
(2)設立縣級科普場館建設專項補助資金 。
“十二五”期間,各地財政應安排專項資金,主要用於縣級科普場館的建設補助,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縣級科普場館建設,給予適當經費補貼。
(3)設立科普場館開放專項補助資金。
主要用於加強對分散在有關部門、單位現有科普設施的整合力度,盤活現有科普基礎設施存量,提高其使用效益。設立科普場館開放專項補助資金,每年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這些專業設施對社會開放,這不僅可彌補現有科技館不足的狀況,開辟出一批遍布各地、各具特色的小型科普場館,同時也可縮小專門科技館的投資建設規模。
(4)加強對全省科普場館的建設及運行的指導和服務。
依托各地科普場館協會,加強對科普場館的建設及管理的指導和服務,規範行業行為,加強科普場館人員培訓,促進科普資源共建共享等,營造有利於科普場館建設和發展的良好氛圍,促進科普場館事業的發展。
2. 學校與科協聯辦科普場館展覽
科普場館作為麵向公民進行科普教育的主要場所,是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的基礎性工程,因此科普場館的運行對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學校是培養國家建設人才的重要基地,科協所屬的科普場館則是科學普及的主要資源,為此,學校與科協聯合舉辦科普展覽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普場館的作用。
科普展融科學性、教育性、互動性於一體,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與挑戰並存、保護環境的綠色選擇、展望生態文明的未來等內容,能夠讓廣大同學享受精彩紛呈的科普大餐。江蘇通州興東初中學生參觀通州市氣象環境科技館的活動就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009年4月,興東初中400多名學生參觀了由通州市科協、教育局等單位聯合主辦的中國科協“中小科技館支援計劃”“堅持科學發展、建設生態文明”主題科普展。在科普館,跟隨著講解員的講解,同學們依次參觀了百米科普圖片畫廊,並親身體驗了十六件互動演示展品和模型。在“酸雨的威脅”圖片和“瀕臨滅絕的動物”模型前,同學們了解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重要影響,引起了對人與環境和諧發展問題的高度關切;在“一滴水的旅程”模型前,同學們知道了一些大氣環流和雨水的形成;在“光導照明”和“家居節能小竅門”圖片前,同學們認識到節能環保與我們相距並不遙遠;在“鳥巢”、“ 水立方”模型前,同學們看到了生態文明的美好未來;在“沙透水磚”的模型前,同學們駐足觀看,好奇地問這問那,久久不願離開……
近年來,興東初中科普教育逐步走向常態特色化:建立科協會員——科普教師——科普骨幹三級組織網絡,舉辦“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題班會,組織師生自救逃生演練,開展地震科普進課堂活動,把江蘇茁潤高科技園作為學校固定的科技實踐基地,學校多次被評為“通州市科普工作先進單位”和“南通市科普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在青少年學生中開展科普館宣傳教育活動,培養了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習慣,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素養,收到了極好的效果。
3. 科普場館是學生的又一課堂
離家兩公裏,用手機給家裏智能管家發出一個信號,房間裏的空調開始啟動,微波爐也跟著轉動起來,離家50米,又一個信號發出,車庫的門緩緩打開,樓道和門廳亮起了柔和的燈光,踏進家門,屋內已是宜人的涼爽,噴香的蒸魚已經可以直接端上餐桌……這是某學校科普場館“未來生活展示廳”為人們展示的一幕。手機還能這樣用?這已經不是《小靈通漫遊未來》中的幻想,技術上已經成為可能。
科學技術引領未來,科學普及改變生活。
隻是在一所學校裏占用兩間教室,但足以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第二課堂。自己動手,搭個機器人會走會跑,做一個聲控燈拍拍巴掌便能開開關關……爬樓梯、踢足球,每當一個與眾不同的機器人經過孩子們的手蹣跚著亮相,總能引來歆羨的目光。已經不是幾個模型、幾塊展板搞定一個場館的時代了。允許你,甚至鼓勵你動手摸一摸、試一試,強烈的參與性與互動性成為這些場館共同追求的目標。你可以坐上火箭發射主控台,當一回倒計時的指揮官,也可以領回一包種子和一瓶營養液,用無土栽培法種上幾株番茄。也許正是這樣,科學變得可親可近,不再這麼神秘。
聲光電技術的廣泛應用,讓展覽靈動了起來。學習不再是被動的,枯燥的。走進一間蔬菜樂園,從選種、育苗、澆水、施肥直到采摘,以電腦多媒體技術模擬種植一株黃瓜的全過程,使每一個學生都忍不住擠上前去試一試。
我們平常飯桌上的菜色搭配從營養學上講是否合理?哪些食物不能搭配在一起吃?在健康教育園裏,你隻要用手指輕碰一下電子觸摸屏,便有一套科學的係統來評估您的日常飲食,還會向您推薦幾道美味佳肴,當然推薦的都是健康食譜。您知道不同麵料成分的衣服要用不同的洗滌和保養方式,才能讓衣服不變形、不褪色嗎?這些普通百姓關心的問題,在科學生活館都能找到答案。一看就能懂,懂了就能用。
除了有用,逛科普館的另一個收獲便是開眼界。從現代通訊、電子技術到極地探險、太空旅行,一個個不同專題的科普場館構成的是一個五光十色的知識海洋。追逐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捕捉當前社會的關注熱點,是這些科普場館選題的一大原則。
為方便學生更加全麵掌握各科普場館基本情況,更加有選擇地、方便易行地前往參觀學習,享受身邊的科普教育資源,這所學校編撰了科普場館參觀指導書藉,對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給予集中展示,詳細記錄了科普場館的場館概述、前世今生、館長寄語、功能布局、特色活動等,將科普場館基本信息資料全部編入,學生隻要手持一冊,就能清楚無誤地找到想要去的場館,特別的方便、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