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取景拍攝之地不少,武當山,蜀南竹海,大漠,黃山等地,一個也不落下。拍攝本就有些心力交瘁,再加上四處奔走取景,吳凡有一種身體被掏空的感覺。
不拍不知道,哪怕是有原版做參考,拍攝這部影片吳凡依舊覺得很累。這種累不隻是是身體上的,而是腦累,心累。
這似乎是一種超乎能力範圍之外的累!、
準備拍攝這部影片,吳凡做了很多功課,比之前任何一部電影都要多得多。
原版在腦海之中回放了無數遍,並將腦海之中那些關於這部電影的評論,報道都統統研究了一遍。本以為拍攝起來會很順暢。可真正拍攝的時候,吳凡才發現什麼叫知易行難。
想象和現實之間的差距。這部影片不隻是人物形象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音畫清新脫俗,傳神逼真,更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原版導演巧妙地將中囯傳統的武術元素融入了山水文化和中囯書法,並貫穿影片的故事情節發展。中囯書法強調的是柔軟、剛勁,而山水體現的是一種自由感。
吳凡對這些雖然有些研究,但並不深!
要拍就要拍好!吳凡的性子一向如此。若是有原版做參考,卻還比原版差,那就是失敗。站在巨人肩膀之上,卻還達不到那個高度,那還拍什麼電影。
這部電影籌備的十分充分,而且拍攝得並不快,相對於《東成西就》那簡直就是慢得超出想象。
許多鏡頭被吳凡反複的琢磨。精益求精得讓整個劇組備受煎熬,幾乎崩潰。
吳凡隻是對自己要求嚴格,對所有人都要求嚴格。從劇組工作人員到所有演員,如此壓力之下,吳凡換著另外任何導演恐怕已經承受不住壓力了。
但吳凡沒有,他抗壓能力無與倫比,而且對情緒和心態的調解,也有獨特的方式。所以,吳凡精益求精,但拍攝進度卻有條不紊的按著計劃進行著。
七月中旬開機,兩個多月就順利殺青!對於這個四處奔走取景的電影來說,隻拍攝兩個多月,其時間並不長。這,無疑是在計劃內完成。
“合作愉快!以後有機會再合作!”吳凡笑著對李傑說道。
“跟你合作很愉快,期待與你下次的合作。”李傑笑著說道。和吳凡合作,的確很愉快,雖然有時候一個鏡頭需要拍攝無數遍讓人有些厭煩,但那都過去了,如今李傑清晰的感覺到自己的演技有了很大的提升。回想起來,那些厭煩也就變得愉快了起來。
吳凡是一個博學的人,對電影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和他聊天是一種享受。
吳凡對李傑的感覺還是不錯了,名氣大但卻沉穩低調,性子隨和,沒有半絲傲氣。李傑武校出身,但卻有真功夫在身,而且功夫不弱。
“他跟你說更能打?”周初紅看著離去的李傑,笑著好奇的問道。
“你說呢?”吳凡笑了笑,說道。李傑有真功夫,而且功夫不弱,但想要和吳凡這個宗師之境的高手比,卻還差了許多。
“也是!你號稱娛樂圈最能打的人,自然比他能打。”周初紅笑了笑,說道,“那他跟另外的幾個動作明星比起來呢?比如成名,傅秋,還有洪濤父子?”
“若是比武,李傑勝。若是搏命,傅秋勝!”吳凡想了想,隨即說道。
“搏命?”周初紅一聽,隨即笑著搖頭。
李傑和傅秋會搏命麼?別說搏命了,比武都不可能。
不過,傅秋如今大不如前,就算最鼎盛的時候,也無法和李傑成名相提並論。兩人若不去好萊塢發展,根本就沒有傅秋的出頭之日。
傅秋,跟李傑和成名都合作過,而且不是反派就是配角。
李傑出身武校,看似學套路出身,但卻得了囯術真傳。而成名功夫自然是有,但他的功夫很雜,而且偏向街頭鬥毆的那種。在吳凡看來,與其說他是功夫高手,還不如說他是打架高手。
李傑和成名兩人絕對是動作領域的兩座大山,並不是因為他們功夫如何,而是他們有自己的動作風格。
傅秋也有真功夫,而且也是學囯術出身,但他的功夫偏向歐美混合格鬥,不像李傑的功夫帶著傳統性。其實,他跟李傑兩人的功夫在伯仲之間,但傅秋身上比李傑多了一絲狠勁。這是由兩人性格決定的。
周初紅隻是隨口一問,他也隻是一時好奇。
周初紅也學過功夫,但多是套路,演戲還行,但打架比武,那就不怎麼有用了。別的不說,劉菲菲如今都能輕鬆的把她給撂倒。
“這電影,你打算什麼時候上映?”周初紅隨即問道。電影上映之前,作為主演會參與電影的宣傳,別說她了,就是李傑都會參加,這事兒是寫進了合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