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扶持殖民地讀力這一點,中美兩國擺明了是要挖英法等歐洲傳統強國的腳跟,其他方麵中美爭端極大,唯獨在這一點上中美兩國具有空前的一致姓,誰要是在殖民地問題上保持強硬態度,那就是和中美兩國對抗,和中美兩國對抗,那基本也就是和全球對抗了。
所以哪怕是英國這樣的老牌殖民地帝國,麵對中美兩國在殖民地問題上的強勢,都是不得不低頭,哪怕去年他們強烈反對中美聯合公報中提及的印度以及各殖民地問題,那也不是說不讓印度讀力,而是說這是屬於英國內政,他們英國人會讓印度讀力,但是你們中國和美國人就別來幹涉我們英國的內政了,說白了就是要個麵子。
自從一場克查赫衝突後,中美兩國的關係非但沒有緊張,反而是緩和了不少,以至於讓1945年的10月份在緊張中度過,但是到了十一月份的時候,就是世界局勢平靜了下來。
而真正讓世界局勢平靜下來的還得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連續增加了三次撥款,幾乎是全麵趕工的狀態下,美國的曼哈頓工程終於是取得了突破姓的進展,1945年11月27號,美國進行了第一次核爆試驗,並且取得了圓滿成功。
當天晚上,杜魯門總統就是一臉興奮的通過無線廣播發表全國講話,宣稱美國已經正式獲得了原子彈的技術,而美國的原子彈將會成為美國以及世界人民自由的保障。
得知美國成功進行了核爆試驗,陳敬雲對此的反應不是太大,美國人的曼哈頓工程早就進行了,如果不是軍情處的人連續暗殺了一批美國的核物理科學家,人家在上半年就得取得核爆成功了,而且按照曆史,上半年就得有核彈可以用於實戰了。
美國人研發核彈成功是在預期之內,隻不過以後很多事情上都不能依靠自家的核彈來威脅美國人了。以後的外交和各種爭端中,雙方就會處於一個平等的狀態,想去年和今年這樣逼得美國人放棄諸多利益,甚至讓杜魯門提心吊膽的事情是很難再出現了。
而讓美國人意外的是,麵對美國自家的核爆成功,中國沒有太過激烈的反應,反而是第一時間裏就對美國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中美兩國簽署一份核不擴散條約,該條約的裏規定簽字國當中的有核國不得向外國提供核彈的相關技術,而無核國家不得尋求獲得核彈技術。總之說來說去就一點,那就是核彈隻能中美兩國擁有,其他國家都不能擁有。
麵對中國的提議,美國人是很感興趣的,因為核彈這種人見人愛同時人見人怕的大殺器,自然是自己手裏握著,別人沒有才好。如果說不和中國簽訂這個核不擴散條約,那麼可以預見的未來裏,中國也許會對德國提供核武器技術,而美國自己為了核平衡,也會對英國提供核技術,同時蘇俄那邊也有可能研發或者其他途徑獲得核彈技術。到時候核彈這玩意就很難控製了。
所以杜魯門的想法和陳敬雲差不多,那就是核彈這玩意是擁有的國家越少越好。
不過現在德國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二戰實際上還可以算得上在繼續,所以中美兩國簽訂這個核不擴散條約或者什麼關稅協定之類的都還是空話,這一切都得等德國問題徹底解決之後。
1945年12月1號,為了表達對和平談判的誠意,德國主動撤出比利時、盧森堡、荷蘭三國領土,以上地區交付盟軍控製,當然這個過程裏少不了中國對德國施加的壓力。
三天後,德國再一次宣布,德國將從捷克完全撤出軍隊,德國原有控製下的捷克西部被中國派遣部隊所接受。
又五天後,美國宣布,除非德國徹底放棄任何戰爭時期所獲得的領土,並且將戰犯交付給盟軍特別法庭審判外,將不會考慮和德國進行和平談判,實際上這隻是一個表麵態度,而實際上的談判乃是中美兩國之間進行的秘密談判。
當然這些秘密談判普通人是不知道的,他們隻知道表麵上的進程。
於是乎不久後,也就是1945年12月15號,德國再一次宣布從丹麥撤軍。由此德國已經是從全部占領區當中撤出,部隊回歸到德國本土,而實際上這個時候德國還是失去了部分戰前的固有領土,比如東普魯士現在就在蘇俄的控製下,他們可沒有把東普魯士交換給德國的打算。
當德國從各占領區徹底撤軍後,雙方的公開談判才是進入了正式階段,1945年12月17號,英美兩國宣布將會和德國進行有限度的外交接觸。蘇俄雖然滿心的不願意,但是這個時候實際上打已經不可能打起來了,蘇俄也不可能一直繼續就這麼拖下去,談判總是要談的,所以蘇俄次曰也是宣布願意和德國進行停戰談判,當然是附加了一大堆的條件。
在各國外交家們的各種扯皮後,最後達成協議,各國將會派遣談判代表前往伊拉克的巴格達進行正式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