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十七章 巴格達談判(一)(2 / 2)

原本中國是提議在中國南京進行談判的,但是美國人又堅持在華盛頓,而英國人一開始是說要在倫敦舉行,後來說也可以在英軍控製下的埃及開羅舉行。而蘇俄那邊也是要求在莫斯科舉行談判,至於德國人嘛,自然是沒有那麼多要求,隻要能談判成功那裏都行。

於是乎經過一輪扯皮後,各國也不想讓談判地點的扯皮攪黃了談判,所以就是遵照了後來英國提出的建議,在伊拉克的巴格達進行,而談判的安全由英軍方麵全麵負責。

當這些確定了下來後,談判的進程就是非常迅速,12月23號,各國談判代表相繼乘坐專機抵達巴格達。

而中國談判代表團的團長自然是中國老牌外交家、外交部總長顧維鈞,當顧維鈞從GA-8專機上下來的時候,已經是看到了前來接機的中古駐巴格達方麵的外交人員,同時還有其他各國的代表。

和往常一樣,中國的GA-8客機照例讓各國代表們小小的驚訝了一把,由於巴格達談判算得上是全球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影響也是最大的一次談判,所以各國代表們基本上都是代表著本國的實力,這乘坐的專機也都是各國最具代表姓的飛機。

比如中國代表團的GA-8專機,這架最大起飛重量達到六十噸的專機是從B16轟炸機改進設計而來,足以充分體現中國的航空實力。

美國人的則是DC-4運輸機,美國人並沒有把他們大名鼎鼎的B29轟炸機拿出來當專機用,而是選了美國空軍大量服役的DC-4運輸機,這款最大起飛重量三十多噸的運輸機雖然看起來不算起眼,但是超遠的航程和優秀的低事故率依舊足以代表美國傑出的航空工業。

而德國代表團的則是ME323運輸機,原本德國最具代表姓的運輸機還是JU-52係列,不過那款飛機的航程實在太短,而且隻是個雙發的中型運輸機,實在不適合用在巴格達談判這種顯擺的場合上,所以德國代表團特地選用了一架改裝過的ME323運輸機,這也是德國在二戰後期研發並服役的一款比較成功的重型運輸機,為和前麵兩者一樣,起飛重量比較大,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四十多噸,但是航程和其他的德國飛機一樣非常短。

英國代表團的約克運輸機,二戰期間英美曾今達成了一係列的合作協議,根據這些協議英國可以說完全放棄了運輸機的研發和生產,全部由美國提供,但是也有例外,英國根據蘭開斯特戰略轟炸機改裝了設計了一款運輸機,這就是約克運輸機,並用這款運輸機作為要員的專機使用。這同樣是一款四發的重型運輸機。

蘇俄代表團所乘坐的是PE-8重型轟炸機,好吧這就不是一款運輸機,而是蘇俄在二戰中研發並生產的一款四發重型轟炸機,不管是從姓能還是從產量上來看,都是一款極度失敗的戰略轟炸機,但即便是這樣它蘇俄僅有幾種可以拿得出手的戰略轟炸機了,由於數量稀少所以很少用於真正的戰略轟炸,主要是作為要員專機使用,曾經多次搭載蘇俄要員出訪英美以及中國。其最大起飛重量也有三十來噸,最大航程也可以達到四千多公裏。

以上就是參與談判的四個主要國家的代表團所乘坐的飛機了,從中大概也可以看得出來各國的航空實力,中國的GA-8代表了中國傑出的戰略轟炸機研發和生產能力,而DC-4則是體現了美國成熟並發達的航空體係,德國人的ME323則是體現了德國人在新式武器和技術上的激情,但是也無法遮掩德國航空工業存在產量太低的問題,這個ME323一共也才幾百架的產量而已,而蘇俄的PE-8則是非常明顯的體現了蘇俄在大型戰略轟炸機運輸機方麵的短板,毫無爭議的取得了四國之中航空能力墊底的桂冠。

至於同樣還參與談判的幾個二流三流國家,那基本是來旁聽的,比如盟軍方麵的加大拿、澳大利亞,聯軍方麵的泰國和土耳其,他們大多數都是乘坐其他國家的運輸機,比如泰國和土耳其代表乘坐的專機都是中國研發生產的GA-7客機,而加大拿和澳大利亞則是乘坐的美國人的DC-3客機。

僅僅是從巴格達空軍機場上的這些代表團的專機,基本上就可以判斷各國的實力了。

各國代表團陸續抵達後,眾人沒有浪費時間,第二天裏就是展開了前期談判,談判會場裏的氣氛並沒有世界大戰的那種打生打死的氛圍,反而一開始顯得十分輕鬆,這些外交家們個個都是滿口屁話說著,說了半天也沒到點子上。

不過這一場事關國運的大談判,各國代表們可都不敢亂來,寧願滿嘴胡話也不願意承諾任何東西,於是乎這談判就在各種緩慢而友好的扯皮氣氛下慢慢進行著。

如果您覺得《辛亥大軍閥》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