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升官(1 / 2)

“看來還是有不服氣的,嗬嗬。”李世民嗬嗬笑道:“沒關係,年輕人就該有爭強好勝之心。既然好了比試,那就該比下去。唐觀,你可是代表著國子學這幾十個人,並非隻是你一人,豈可輕易言敗,就將卷子毀去?”

“臣知錯。”唐觀告罪一聲,坐下後將皺了吧唧的卷子展平,重新揮毫作文。

房遺愛站在那裏,努力地保持著常態。他現在明白了做一個名人的辛苦,因為在公眾場合你需要麵對太多的關注,還要時刻保持著自己良好的形象。

在諸多的注視他的目光中,房遺愛最關注的是兩個人的目光,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李承乾雖然一直看著他,但目光顯得有些空洞,讓人有猜不透的感覺。李泰的目光則完全不同,滿是欣賞之色,加上他如同彌勒佛般的笑臉,讓人如沐春風。

唐觀終於交卷了。魏征等三人看過後,輕聲商議了一陣,由岑文本誦讀了一遍,最後孔穎達高聲道:“唐觀之文,對偶聲韻工整,詞藻華麗,然論之泛泛,了無新意。房遺愛之文,格式偶韻或有不足,言論或有偏激之嫌,然遣詞造句別具一格,且言之有物,寓意深遠。我等三人奉旨評判:策論之試,房遺愛略勝一籌。”

有了剛才那一幕,如今這個結果也在意料之中。在場之人包括國子學諸生誰也沒感到意外,都平靜地接受了。

接下來比的是詩,要以皇帝駕幸國子監為題賦詩一首。這是所謂的應製詩,講究的是五言六韻或八韻的排律,多為歌功頌德、粉飾太平之作。對於國子學這些貴族子弟來是必修之課,否則將來如何侍君?唐觀作為他們中間的佼佼者,自然是手到擒來,當即朗聲吟來。

聽得在場的大臣們頻頻點頭,房遺愛卻是一句也沒聽懂。這種應製詩字句嚴整,措辭雅正,“合綦組以成文,列錦繡而為質”,房遺愛一個現代人,即便是學文的,聽得懂才怪呢?

唐觀詩成,該輪到房遺愛了。他有點暈了,腦海裏的那些名句都是些張揚個性氣質與自我風格的,與眼下的命題格格不入,顯然是沒有現成的可剽竊。無奈之下,連基本的押韻也不管了,更不用是五言六韻還是八韻了,胡亂著編了一首:“霜紅碧樹國子監,帝德含弘學子心。群賢畢至謝聖恩,不拘一格降人才。”

吟畢,魏征等三人相互看了看,點了點頭,孔穎達哈哈一笑道:“房駙馬總是這般出人意料。這首詩對仗不工,韻律也失,然這一句‘不拘一格降人才’卻如外飛仙,讓人驚歎,便足以讓你立於不敗之地。這一試就算是個平手吧。”

國子學諸生中雖有人不服,但祭酒都發話了,也不敢多什麼。

“既然文比已是房駙馬獲勝,還要再比武嗎?”孔穎達問唐觀。

“不敢,若論比武,我等無一人是房駙馬的對手。”唐觀甚是直率。

“既然如此,這場比試勝者為房遺愛。”孔穎達高聲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