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馭夫之道(1 / 2)

(新年到了,老吳給大家拜年了,祝大家身體安康,萬事勝意。)

“起來吧。是朕要你的,何罪之有?”李世民雖然這麼著,但臉色有點難看。

房遺愛起身坐定,心中揣揣,吃不透李世民的態度。

“遺愛,你難道不知道秦以法治國,二世而亡嗎?”李世民冷冷地道。

原來李世民想的是這個。房遺愛暗責自己沒把話清楚。法家所提倡的以法治國,是建立在絕對的君主集權基礎上的,和自己心目中的民主基礎上的法治完全是兩回事。

“陛下,是臣嘴拙,沒把話清楚。臣所指的法,並非法家之法,而是一種合理,順民意,經時日驗證行之有效的治國之政,就如陛下的貞觀之政。”房遺愛趕忙解釋。

李世民臉色稍霽,看著房遺愛沒有話。

“古者賢君都是人亡政息,善始不得善終。即便選一好的儲君,能保一世卻不能保二世、三世。而一套合乎理、順應民意的良政若能代代相傳的話,可保萬世。”房遺愛繼續道。

李世民沉思了良久,道:“遺愛,朕累了,你退下吧。記住,今日所言,不可外傳。”

踏出太極宮,仰望滿的星星,房遺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他今不惜冒著有可能引起李世民猜忌的風險而妄言儲位,無非是想讓李世民知道一個健全而先進的體製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無非是想讓“貞觀之治”這棵中國曆史上政治清明的奇葩能得以保持和成長。但由於自己學識的淺薄,加上今日事發突然,應對上多少有些草率和欠缺。不知道李世民聽進去了多少?理會了多少?對他的治國思想能產生多大的影響?房遺愛感到有些茫然。看來自己先該好好靜下心來學習一下儒、法、道等諸家學,最好是找出一套言之有據、有理,既適應唐初曆史局限性又能符合現代民主、法治要求的治國理論來。可這對於自己這麼個術謬學雜、僅僅有著些似是而非的先進思想的現代人來,幾乎是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標。好在有“貞觀之治”這個在此時算得上先進,又為後世所推崇的治國雛形擺在那裏,那就一切都圍繞著它來做文章吧。

高陽的那輛車輦候在宮門口,房遺愛看見除了車夫和房祿外,紅也在。今高陽是帶著紅和翠兒一起來的,紅如今是高陽的貼身侍女,按理該和高陽一起留在宮中啊。

“紅,你怎麼沒隨著公主?”房遺愛有些奇怪地問紅。

“公主翠兒本就是宮中的老人,對宮中熟悉,留下來方便些。要婢在府中伺候駙馬。”紅到最後一句的時候,臉微微一紅,聲音也低了下來。

嗯!這是什麼意思?翠兒原就是高陽陪嫁來的,留在宮中合理,但紅也可留下啊。難道偌大的含光殿還怕多了紅一人不成?紅臉紅什麼?莫非高陽的意思是……

在回家的車上,剛才還沉浸在憂國憂民之中的房遺愛,其男人下半身思考問題的本性又抬頭了,心中癢癢地在那裏揣摩著高陽留下紅的用意。

經過這兩個月的相處,特別是經曆了喜兒之事過後,房遺愛自認對高陽有了更深的了解。

大概是在宮廷長大的緣故,見慣了父兄們多妻多妾的生活,對男人好色的德性早已習以為常。所以高陽並沒有她婆婆那種要獨霸著男人絕不容許其他女人染指的想法,否則就不會在新婚那會就出“喜兒她們遲早是你的人”那樣的話,也不會在知道房遺愛勾搭了喜兒之後僅憑他幾句甜言蜜語就能饒過他,更不會親自出麵安排喜兒、翠兒陪侍房遺愛那樣的夜晚。但這並不是高陽就沒有嫉妒之心,也不是她有多麼賢惠。相反高陽是子愛女,她有著強烈的獨霸欲,也根本不可能存在那種出嫁從夫的所謂賢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