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留的漢人,為了免於屠殺,紛紛築堡自衛,與胡人對抗。但這並不意味著一些人認為的“塢堡遍地都是”,當時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裏才有一個。按鳴沙屈出土的《鳴沙石室佚書》記錄:“永嘉大亂,中夏殘荒。保壁大帥數不盈四十。多者不過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由此推測當時北方的漢人最多不過四百萬左右。大屠殺了多年之後,石勒估計也殺累了,聽錄了謀士要他建立“根據地帝‘的建議,改變策略,開始有了收降漢人做奴隸的政策,而不再一味搞大屠殺。永嘉六年,石勒根據漢人張賓的建議,定都襄國。中原農業經濟得到一點恢複。在南方石勒長期與祖逖將軍做戰祖將軍死後,沒人能有效的組織北方各堡與胡人對抗。公元前後,屈指可數的幾個保壁大帥也最後降石趙,石趙王朝完成了對中原和關中的牢固統治。
到公元冉閔屠胡之前,遷居中原的胡人高達五六百萬之多,數量上相當驚人,他們是在東漢石趙四個朝代因各種原因遷到中原地區來的胡人。有被當時遷進來的,有主動遷進來的,有武裝打進來的。晉朝統治時期達長江,北到燕遼,西起關隴,東至東海”的廣擴區域,不斷的有各胡酋占山為王,擾亂地方。但大都不敢公開反對東晉的統治,為害的區域隻是個別郡縣,不對晉朝統治集團構成威脅。直到凶奴人劉淵和羯族人吸桑石勒等的出現,凶奴、羯人合流,胡人鐵騎橫掃了整個黃河流域,建立後趙。
後趙統治北方時,當時的漢人不超過五百萬左右,胡人卻與這個數相當甚至高於這個數。胡人人口還在增長,而漢人不斷減少。《晉書》:“方今四海有倒懸之急,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複仇之憾!”以冉閔為首的漢族人們對入塞胡族的複仇行動,是漢人發起的絕地反擊。入塞胡族成份複雜:像羯族、白奴族、丁零族、鐵弗族、盧水胡、鮮卑、九大石胡的遠遷部落等主體都是金發碧眼的白種人。氐族包括大月氐、月氐和巴氐。大月氐主體為白種人,月氐和巴氐主要為黃種人。而薑、夫餘、烏桓、和入侵遼寧的高句麗等民族主體為黃種人,個別部落除外。
如果等他們殺盡了北方漢人,在中原地區繁殖起來。會成為一個金發碧眼的種族,會再向南方要生存空間,再把南方的三百萬人殺掉,或大部份殺光部分漢族被溶入新的種族。而不是其它各胡基本上被殺絕,僅占北方漢人人口百分之幾不到的胡人溶入北方漢族。漢族像其它三大古國的民族一樣亡族是很可能的。
公元前後,冉閔殲滅數十萬後趙胡軍,推翻後趙王朝,致書各地,號召漢人起來殺胡人複仇,史載全國各地:所在承閔書誅之。當時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北部、陝西的漢人都紛紛起兵,僅鄴都一地被殺的胡人就高達0幾萬除了向侵略者報仇外,冉閔最大的功績還在於驅逐胡蠻數百萬出中土。
《晉紀》:“自季龍末年而閔盡散倉庫以樹私恩。與羌胡相攻,無月不戰幽、荊州諸氐蠻數百餘萬,各還本土,道路交錯,互相殺掠,且饑疫死亡,其能達者十有二三。”
石虎統治後期,冉閔救濟饑民。冉閔推翻後趙,分兵四麵出擊,與各大胡酋互攻,數百萬胡人被中原人們驅逐氐蠻等各民族數百餘萬,返還隴西或河套等地的家鄉,九大石胡甚至遷回中亞。返遷途中各不同民族的胡人相互進攻掠對方,甚至人肉相食,十個人中僅有二三人能成功回去。
冉閔使胡族大返遷,造成中原百餘萬胡人死亡達十之七八,這就變相的殺了百萬胡人中國曆史上後來建國的十六國國家中,鮮卑除外,就是成功返回去未被滅的民族部落重新入主中原所建立。但這時胡人數量大減,民間漢人恢複增長。胡人見識了漢人血腥報複的可怕不得不向漢人尋求合作,漢人從事農耕,胡人則充軍打戰。這才開始了和睦共處五胡亂華時的少數民族往往打戰不論男女老少全族皆兵。當然往後發展全由男子充當。在十六國南北朝頻繁的戰爭中,胡族大量戰死,胡族彼此之間也相互滅族。民間從事農耕的漢人不斷恢複增長,北朝東西魏的戰爭使胡人人口枯竭兩國漢族大地主勢力卻強大起來,為補充兵源不足,不得不開始大量起用漢軍西涼地區的漢軍得到北周起用,正是在這一時期鮮卑國主們把公主嫁給這些漢族地主勢力以拉攏他們,漢軍的起用為後來楊堅滅胡和隋唐的建立創造外部條件。
如果沒有冉閔的“殺胡令”,沒有他號召漢人複仇,驅逐各胡出中原。以後會是什麼樣?首先胡人在中原繁殖上千萬人口後,再把南方的漢人殺絕並不是不可能的,中國的主休民族漢族也會像別外三大古國一樣被異族取代。諸胡亂中華時,北方漢人被隻留下四五百萬,這得主要歸功於凶奴人和源於東歐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區的白種羯族。冉閔滅後趙,殲滅三十多萬羯族與凶奴為主的胡兵。冉閔後來在鄴城對羯族屠殺了二十幾萬,加上全國各省各地的複仇屠殺。羯族與凶奴在血腥的民族報複中被基本殺絕。可惜的是一支萬人的羯族部族,因為向北投降鮮卑而保留下來後來鮮卑人幫助它們殺了冉閔,鮮卑入主中原。
這支羯人在鮮卑的統治下以打仗為業。鮮卑內戰時羯酋造反,壓抑久了的爾朱羯瘋狂地殺著鮮卑人,差點將鮮卑滅族。在鮮卑複仇的打擊下,羯人在後景帶領下跑到南方梁朝統治區,好心的南方梁朝納了他們,收為雇傭軍。忘恩義的侯景確殺死了梁武帝,對江南漢人實施血腥的種族屠殺,使原本人口眾多,千裏沃土的江南變成赤地千裏,屍骨遍地,雜草叢生的不毛之地史稱侯景之亂。
試想如果侯景這時再殺到南朝的兩廣地區,把未充分武裝起來的兩廣地區也個個擊破,再把當地漢人也殺光,南方除個別山區外可真謂無人了。直到後來,南梁將領陳霸先帶珠江流域的兩廣軍隊準備充分後北伐江南,花了很大代價才滅此悍族,這一種族才真正從地球上消失。陳霸先將從江南跑來兩廣的難民回遷,把許多原本在兩廣和越地山區的人口補充到長江中下遊,充實當地人口。陳霸先建立陳朝,采取了很多開明的措施來恢複經濟和人口增長,即使這樣直到隋滅陳時已經很多年過去了,南方的人口卻一直沒有恢複到侯景之亂前的規模。由此可見,單侯景幾千羯兵就可血腥殺光江南人,更別幾百萬白種胡人如果沒被驅逐出在中原,而在中原繁殖幾千萬後必然向南方要生存空間的結果!
冉閔趕胡族出中原,為漢人的發展創造了空間,令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回歸東晉。冉閔的神兵鐵騎,讓胡人從此不敢再輕視漢人的武力,收斂了他們肆意搶掠的行徑。冉閔,不愧為我大漢英雄,其功業利在千秋!!!冉閔在取得政權後。並不想和胡寇鬧翻臉。曾經宣布:“與官合則留,不合則去。”一夜之間,周圍百裏的漢人全部爭相擁入城中,所有的胡人全部離去。城門那裏一麵是大量的漢人擁進城市來投奔冉閔。一麵是大量的胡人紛紛出城冉閔看到這個場麵不得不確信確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