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李成才有心思仔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姑娘,這姑娘年紀不大,大約十五六歲,應該稱之為姑娘才比較合適。
隻見她頭紮紫玉鏤金簪,身著花色衣裳,腳踏一雙帶花邊的藍色布鞋,整體看起來豐容靚飾,氣度典雅,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女子,倒像是富貴人家的姐。
再看她生得唇紅齒白,瓊鼻挺秀,點染曲眉,骨子裏透出一股耐人尋味的風韻,惹人憐愛,也怪不得那兩個洋鬼子會對她起色心。
隨後的攀談之中,李成確定了自己已經穿越到了清朝末年的事實,此時正是1906年春夏之交,他所在的地方是位於黃浦江北岸的江蘇省鬆江縣江岸鄉祝家莊附近,鬆江縣東邊十幾裏外就是上海縣。
剛才祝蓮為瑣事慪氣外出獨自到此,那兩個欺負祝蓮的洋鬼子是英國駐上海租界的兵士,好在李成及時趕到,替她解了圍。
祝蓮很快幫李成換了一套清朝男子的長袍,頭戴假辮子,隨後便邀請他去祝家莊暫住,李成無人投靠,立即答應了下來。
李成不久便進入了祝家大院,祝家是一個大戶人家,院內的房舍多達上百間,遵循中國古代的工整軸線排列,對稱結構;放眼望去,樓閣、台榭、亭軒四處可見,進了祝家大院後,如同進入了一座**滿園的城之中。
祝家家大業大,在當地開了十幾家工廠;三姐在家中排行老三,家裏還有兩個兄長,老大在英國留學,老二掌管著祝家在上海的一處辦事處。
在三姐的引薦下,李成見到了祝家家主祝文山,三姐隨即將李成描繪成了一個威武不屈的大英雄形象,他三五下便打趴下幾個企圖非禮她的混混,祝文山立即對李成表示了萬分感激,對他年紀輕輕便身懷高超武藝大感佩服,隨即對他百般挽留,李成自然順水推舟,留在了祝家。
隨後李成便在祝家一所空置的別院住了半個月,平日還有兩個丫鬟斥候著,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三姐經常過來打轉,兩人很快便混熟了起來,李成也趁機了解了一下當地的民俗風情和工商業的發展狀況,雖然這些數據可以從超級教育芯片之中找到答案,但畢竟書本上的知識並非百分之一百準確,特別是對於曆史知識,曆史書記載的東西很可能與現實差距甚遠。
李成在二十一世紀每每讀到清末中國的屈辱曆史,心中都是憤慨萬分,他心想著何不在此創辦一定的基業,自己若是能在此紮下根來,依靠超級教育芯片的強大功能,大力培養人才,發展工商業,尤其是軍工業,打造強大的海陸空三軍,改變列強對中國肆意淩辱的悲慘曆史。
李成心中很快便製定了一個促使中國跨越式發展的宏偉計劃。
雖然李成有超級教育芯片可以用來迅速提高人口素質,使他們迅速成長為掌握二十世紀科學技術的領先人才,但這些人才要有用武之地才行,沒有錢,無法創辦自己的科研機構,創辦自己的現代化工廠和現代工農業體係,這些人才空有滿腦子知識,也無法付諸實踐。
而且人才的培養也需要一定時間,目前中國有資格接受大學教育的青年還不多,大多都是文盲,這給李成的計劃帶來了很大障礙,他知道教育不是一兩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十幾二十年才會出成效的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