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百七十一章 暗流湧動
當然全球科技的發展速度也取決於李成的態度,李成會實時地對科技領域的規劃和發展進行某種程度的限製,因為他不想讓技術的發展過快,而人們的購買力還沒有形成,這樣的技術出來之後也沒有太大的市場可以消化,那些靠研發技術吃飯的科學工作者的收入也提不高。{}(下載
比如高速鐵路技術,中國要掌握這種技術非常容易,不過國人的跨省流動性和消費能力還不足以讓高速鐵路在中國現在出現就會盈利,所以國家在刻意控製這一技術出現的時間點,也許二十年後才是這種技術廣泛推廣的最好時機。
已經獲得廣泛發展的方麵,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機械製造領域,汽車製造技術已經突飛猛進地發展了二十幾年,德國奔馳汽車公司等一係列世界著名汽車企業的生產技術,很快被振華汽車集團公司的新技術超越了過去,從而使得奔馳等一代汽車巨匠不得不低下頭來,去古老的東方國度尋找合作生產新型汽車的機會,開發他們新的商機。
振華牌的各型號汽車在外觀質量和性能等各個方麵全麵超越了奔馳等老牌汽車品牌,振華牌轎車已經推出了自動擋版本,這是其它汽車公司無法做到的,各種排量的汽車蜂擁而至,為各種不同層次的消費者提供了需求,當然汽車的普及在全球還未展開,至少也還需要二十年以上的時間,所以全球汽車產量大大低於二十一世紀的水平。
與社會穩定攸關的國內政治方麵,以陳其美和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在李成尋找各種機會壓製和打壓下,漸漸淪落了下去,失去了國會之中的一個個席位,和國內其它幾個新組建的政黨一起,漸漸淡出了政治舞台,淪為了為執政黨民業黨提供政治意見的輔助政黨,國會之中民業黨黨員的名額也已經超過百分之九十以上,其它政黨的參選名額被限製在百分之十以內,李成已經將這一點寫入了新製定的中國憲法內,從而為保證民業黨的絕對統治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成再次如願以償地獨攬大權之後,國家政治趨於了平穩狀態,憲法規定了總統的終身製度,在總統宣布退位和提拔接班人之前,國家不再進行總統大選,未來的總統大選也是國會對李成提出的接班人進行投**表決,事實上國會議員的名單也基本上在李成的操控之內,不聽話的議員自然會在政治上受到一定的打壓,換上一批能夠堅決貫徹執行李成意圖的人。
國防和軍隊建設方麵,振**已經擴充到了擁有一百萬人正規軍、一百五十萬預備役的大**團,軍隊人數超過了美英法三國總和,三國由於受到柏林條約的限製,軍隊總數不得超過中國的三分之一。
德國皇家軍隊的規模保持在八十萬左右,規模僅次於中國,德皇在一九三零年被德國納粹黨組織的起義趕下了曆史舞台,德國政權漸漸被獨裁者納粹黨一黨控製,大獨裁者希特勒也正在曆史舞台上漸漸活躍了起來,成為下一任德國納粹黨領袖的幾乎不二人選。
其它各國的政體在一戰之後變化不大,不過歐洲國家大部分走上了黨派執政的道路,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等幾個國廢除了帝製,由新組建的政黨控製國家政權,但土耳其還保持著原本的帝國風貌,曆史的改變使得他們保住了帝國控製的廣泛阿拉伯國土,阿拉伯地區仍舊沒有從土耳其人的統治之中獨立出來。
土耳其也成為了歐洲地區僅次於德國的第二大強國,軍隊和國民經濟、工業發展水平大約與德國基本持平,隻不過德國在歐洲的駐軍更多,勢力範圍更加廣泛,軍隊素質和技術裝備水平也要高出一截,仍舊是歐洲大陸的第一大國,地位不可動搖。
與全球戰略相關的海軍方麵,中國已三十萬人的海軍規模穩居全球第一位,第二代能夠起降噴氣式飛機的航母已經陸續服役,保持著十個新型航母艦隊和十個舊航母艦隊的規模,擁有超過五百架新型艦載機殲六、殲七等係列海軍航空飛機,和超過七百架的第一代螺旋槳飛機。
相比於海軍仍舊還在服役的螺旋槳戰機而言,噴氣式飛機的速度和機動性能顯然非常優越,有著跨時代差距。
雖然德國等國透過不同渠道要求中國幫助研發噴氣式海軍飛機時,中國方麵給出了明確答複,屢次以危及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了他們提出的建議。
不過德國和美國在空軍噴氣式飛機研製上也走到了世界前列,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的技術偵測,籠絡這方麵的中國和國外人才,廣泛收集中國科技發展的資料,和利用友好關係向中國派出部分留學生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發展速度已經遠遠不是真實曆史時期可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