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百七十六章 質能方程
“是,總統,我會記住的)”藍頓微微沉吟,他不知道羅斯福為什麼要安排這個秘密會晤地點,以前會見其它國家元首時,從未有過如此詭秘的安排,但他明白羅斯福這樣命令,一定有他的道理,自己也不便多問,於是便隻應了一聲。
“希特勒這個人將是美國廢除柏林條約之中限製軍力發展條款解除的希望。”放下電話之後,羅斯福的臉上立即浮現出了一絲帶著期望的隱笑,口中不禁低聲自語道。
“德國總理希特勒閣下於新年之後第一次出訪了海外,這第一站就選擇了美利堅合縱國,可見德國對於美國的重視程度,希望希特勒閣下的到訪為德美關係,為歐美關係打開一個全新的局麵。”華盛頓郵報對這次訪問進行了長篇累牘的報道,詳細描述了希特勒來訪的細節,評論了這次訪問可能會出現的建設性成果,分析了德國為什麼會選擇美國作為出訪的第一站。
“希特勒的到訪,使得人們再一次看到了德國與中國漸行漸遠的態勢,德國回歸歐美白人世界的步伐愈加堅定,愈加快速,這是當年世界大戰成為死敵之後,德美關係迎來的最為燦爛的春,這一讓我們看到了整個白人世界再一次團結起來的曙光,讓我們看到歐美大陸這兩片神奇的土地再一次緊密攜起了手來,這將對世界格局產生極其重大的影響,對於平衡太平洋彼岸強大的中國影響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它標誌著一個嶄新時代的來臨——發跡於歐洲的白種人終於走出了曆史對抗的陰霾,與東方的蒼老強權坐上了強強相抗的道路,世界不再隻有一個聲音講話,德國和美國必須發出自己的聲音,白種人社會曾經的高傲和自豪在這一刻有了恢複的曆史契機,讓我們熱切期待這一早日來臨。”
紐約時報的報道更加富有激情,他對於歐美合作賦予了更加美好前景的展望,似乎一個新世界即將誕生,一家獨大的局麵將會被改變,世界即將走向白人複興時代的開端。
在中國國內,對於希特勒的這一次突然訪問美國,也作出了較為強烈反應,以往的德國領導人上任後,第一個出訪的對象都是中國,這一次的反差預示著中德之間的關係真的進入了戰後的冰點,一個新世界關係格局即將形成,而這對於中國領導下構建的世界穩定格局造成了強大的衝擊,想要打破平衡的德美等國終於選擇了出手的時機,他們已經走出了危險的第一步。
“德國人企圖改變世界,但世界豈是他們想變就能變的。”華夏日報毫不客氣地對德國人發出了警告,沒有留給希特勒一點顏麵,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希特勒狂妄自大的野心,批駁了希特勒上台以來的一係列**舉動,暗諷希特勒是在玩火**,他將引導德國走向一條不歸路,字裏行間也規勸了德國人要懸崖勒馬,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而這一切在希特勒眼裏,似乎早已預料到了,他心裏已經有了應對的準備,根本不打算在中國人的規勸下回到原本曆史對於德國恰當的定位上去,義無返顧地選擇了一條充滿荊棘的危險之路。
美國政fu為希特勒安排的住宿地位於政fu官邸內的一處招待所,位於白宮西南側三百米之外,希特勒及其隨行人員在拜尼的陪同下抵達了這一處豪華而不亞於超星級賓館的官邸招待所內,拜尼留了白宮辦公室的幾名工作人員在此陪同和守候,自己則回到了政fu辦公室繼續處理希特勒來訪的相關事宜。
透過被水霧掩蓋而有些模糊不清的玻璃窗,希特勒遙望著遠方的空,凝視著漫飄舞的雪花,欣賞著這大洋彼岸有別於德國風情的冰雪地美景。
“美國真是一片廣闊而富饒的土地,歐洲人的土地與他們相比起來實在是太狹窄了,怪不得我們的先民們整都在勾心鬥角地進行著相互爭鬥,為了一片的土地進行著跨世紀的屠戮與戰爭,與我們相比,美國人真是太幸福了。”淡淡而深沉的話語從希特勒的喉間發了出來,他這是發自內心的感慨。
美國的先人得到美洲大陸實在是幸運之極,美洲廣闊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比之於擁擠狹窄的歐洲要充裕得多,而這裏卻隻有美國一個國家獨自享受著這片土地的滋潤,大洋彼岸的歐洲卻被幾十個國家共同分享著,連最大最強的德國土地資源都不及美國的十分之一,這種差距讓希特勒對美國感到由衷的羨慕。
赫斯也靜靜地走近了窗戶旁邊,站到了希特勒身旁,冷峻的鼻尖突了出來,微微點著頭麵無表情地應道:“如果當年英國人沒有失去美洲大陸,那麼他們將是多麼強大,德國怎麼可能有機會將大英帝國趕下至高無上的寶座,美國人獨立了出來,倒是也幫了我們的忙,使得英國已遠遠沒有原來那般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