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案(2 / 3)

進而聯盟軍隊就可以逐漸以美國和中美洲為基地,進攻夏威夷和中國控製的澳洲地區、東南亞地區,奪取了這些地區之後,聯盟軍隊就會和印度軍隊、俄**隊一起從各個方向向中國發動進攻。

另外還有一個希特勒沒有告訴羅斯福的國家,那就是日本,也有意向參與到聯盟之中。

日本被中國控製多年,失去了完全主權和獨立的經濟、科技發展地位,日本人心中的怨恨逐漸累積了多年,德國人依據日本人的心理,早已和日本進行秘密接觸,在戰時日本將很可能成為德國的盟友之一,參與到對中國的包圍大戰之中。

如果聯盟國占領了日本,那麼他們的軍隊就有了立足之地,大量的戰略物資就可以以日本為中轉地運送到前線,然後聯盟軍隊可以通過對馬海峽,登陸朝鮮半島,和俄軍聯合起來向西伯利亞和中國北方地區發起進攻。

所以有了美國和日本,聯盟軍隊的取勝概率將會大大增加,這次戰爭的進程和取勝的速度將非常之關鍵,因為中國的核試驗已經取得較大的成功,很快在未來的幾年內就會製造出核炸彈,所以希特勒的計劃之中提到了快速取得戰爭勝利的問題。

希特勒認為,如果聯盟軍隊不在三年內取得勝利,那麼中國一旦研製出核炸彈,那麼他們的命運將會變得非常悲慘,很顯然,戰爭到時會轉變為一邊倒的大屠殺,聯盟軍隊即使不被全殲,也不得不退回本土,接受失敗的命運和接受中國提出的苛刻停戰條件。

為此希特勒特地為這次戰爭製定了一種新戰略,叫做閃電戰,就是戰爭發起要迅速,推進要迅猛,決不可拖泥帶水,一旦打起來,就要用全部的國家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下決心將戰爭打到底,也要給中國一個措手不及,讓中國在短時時間內反應不過來,從而失去很多戰場的主動權。

和希特勒完成這一次秘密會晤之後,羅斯福的心頭開始被一股沉重的心思繚繞著,久久沒有散去,他送走希特勒之後,徑直來到了辦公室,靜靜地躺在椅子上依靠了片刻,然後將希特勒的話語仔細思考了一番,眸中陰晴不定,既有一份驚喜,又有一份憂慮,心情頗為複雜。

前一次世界大戰失敗的陰影,讓羅斯福記憶猶新,作為當時美國社會的有為青年之一的羅斯福在美國戰敗的陰雲和恥辱下,感到了深刻的切膚之痛,這種痛苦的感覺在如羅斯福這樣的美國人心中留下了沉重的包袱,美國人在戰後反省過曾經發動這一場戰爭是錯誤的選擇,如果美國沒有被卷入歐洲大戰,直接麵對中國,那麼美國或許會成為中國最好的盟友,能夠獲得中國最佳的技術支持,對於美國社會而言,將會迎來大發展的幾十年。

而如今,美國社會因為這次錯誤的參戰,導致了經濟和工業水平停滯不前,本來應該擁有的二十年黃金發展期也化為了烏有,被德國、土耳其等國迎頭趕上,失去了原來資本主義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地位,淪落到了中、德的後麵,比土耳其強不了多少。

所以對於羅斯福而言,要做出這樣一個重大的決定將是一個頗為艱難的抉擇過程,他要綜合考慮這次有德國領頭的戰爭將對整個世界造成何種巨大的影響,美國在這次戰爭之中會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能否打贏戰爭,戰後能得到或是失去多少國家利益。

他還要考慮國內人民的反對聲有多大,政fu和國會之中反對者會不會很多,人們是否願意再度卷入一次世界性的大戰之中,這其中不確定因素有很多。

況且德國所言的歐美世界大聯盟能不能搞起來,就算搞起來了,這些國家組合在一起,能否成為一個強大的整體,會不會有國家攝於中國的壓力,從而倒戈相向,殺向歐美世界,這些都有可能導致戰爭出現拐點和走向失敗。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是羅斯福擔任總統以來,心理麵最為糾結的日子,他反複地思來想去,想了半個月左右,其間希特勒又通過暗示提醒了一下羅斯福要早作決定,並告知歐美大聯盟計劃已經展開了,美國必須做出抉擇。

一個月之後,羅斯福終於想通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危險時刻都存在,美國似乎想擺脫都沒有辦法了,危機也時刻威脅著美國的安全,隻不過是爆發的時間問題,羅斯福開始召集幾名政fu高層,將希特勒的想法和盤托出了。

同樣的震驚在美國高層之中炸開了鍋,這麼重大的事情美國人不得不陷入了激烈的爭論之中,時間又過了一個月,而希特勒的耐心似乎也是有限的,他專門為此事再次派特使前來美國,敦促美國人作出最後的決定,同時通過情報網絡監視美國人的動向,希特勒還要防止美國人將此秘密泄露出去,不過他也早已做好了這種可能性的準備,如果是這樣,他會更早展開行動,以免中國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而導致開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