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提案(3 / 3)

美國智囊團的精英們經過了縝密的思考和激烈的多次辯論,最後的結論傾向性還是偏向了投靠希特勒而非中國,因為巨大的利益誘惑使得美國人不得不考慮進行一場大冒險,如果成功,那麼整個世界將會回到中國崛起之前的狀態之中,美國人會再次恢複曆史的榮耀,改寫如今慘淡的命運。

希特勒在得到羅斯福政fu作出的初步決定之後,非常興奮,第一時間打電話感謝了羅斯福的明智抉擇,並稱自己將於近日會將計劃的細節透露一部分給羅斯福,以供美國政要參考,從而正式確定了將美國納入了所謂的歐美白人大聯盟之中。

接下來希特勒已經在開始依照自己的計劃,展開具體的行動,實際上他早已聯合了英法俄等國展開了秘密的前期活動,主要是在政治上籠絡一批牢靠的夥伴,比如最近幾年用金錢和技術轉讓收買印度,暗地裏接觸日本,甚至是沒有取得成效的越南等東南亞地區,都是為了進一步的戰略做準備。

希特勒在前期**的德國政fu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之後,做出了更進一步的詳細評測,如今他們籠絡之下的**大聯盟已經滲透到了五大洲、四大洋的各個地區,尤其是在中國周邊地區的敏感地帶,已經爭取到了原來中國的鐵杆盟友印度和日本參加。

在盟友的日漸增多下,希特勒的信心和野心都開始漸漸膨脹了起來,他預計的在三年內打敗中國的策略也逐步開始大膽地推行,軍事上的準備工作包括擴大軍隊數量、加緊戰略物資儲備、加快軍工廠擴大規模建設等一係列明裏暗裏的舉措。

另外一點非常重要的是在明麵上為自己爭取到的盟友爭取更多的自主發展機會,比如在國際安全會議上提出解除對於歐美等戰敗國的軍事發展限製,這一點成為希特勒上台之後最為重要的政策和必須完成的任務,必要時他不惜撕破臉皮與中國在這個問題上針鋒相對,不惜冒著開戰的威脅幫助歐美戰敗國重返戰前的自由軍事發展地位,以擴充歐美大聯盟的軍事實力,增加與中國對抗的籌碼。

時間很快到了一九三七年五月份,五月五日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召開了一次國際安全會議,這次會議是每年一度的例行會議,由每個參會國的國防部長率團與會,中國自然派出了蔡鍔為代表的組參與了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依照慣例,進行了一係列的會議章程內地正常事務,包括中國、德國、土耳其三大國對於最近一段時間內國際安全局勢的闡述和建議、各與會國對於國際安全一些熱點問題的看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方案。

最近二十年內由中國主導的國際安全局麵基本穩定,國際上的摩擦多為曆史遺留領土爭端等範圍的衝突,在國際安全會議的框架內,這些國家都保持著克製,沒有釀成大的地區衝突,頂多是兩個國家打打口水仗而已。

在大會解決了幾個無關緊要的議題,擱置了幾個國的領土爭端,進行到最後階段時,德國、波蘭、荷蘭、比利時、挪威等十幾個歐美國家突然提出了兩個有關國際安全的重大提案,這兩個提案的出現,立即讓全世界人都眼球熱了起來,因為這兩個提案都毫無保留地指向了中國主導的世界穩定格局,立即如同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掀起了不亞於核爆炸的巨浪。

這兩個讓人們驚心動魄的提案分別是,第一條為:這十幾個歐洲國家提出解除戰敗國美國、英國、法國、俄國、意大利等國家的軍事發展限製,使得所有與會國都具有中德等國的自由發展權利。

由於美英等國是提案涉及到的國家,所以他們沒有參與提案的權利,這個提案由德國牽頭的其它歐美國家發出,這個提案的的提出立即引起了其它國家的強烈反應,因為這明顯是要打破柏林條約限製的條款。

而且柏林條約的參與推動國德國如今也對撕毀柏林條約表現出了非常積極的態度,明顯將矛頭指向了想要維持現狀的中國和土耳其,因為這幾個曾經的曆史強國一旦恢複了發展軍事的權利,他們的工業和經濟、科技能力將是世界上最強的第二梯隊國家,發展起來的速度也將是最為迅速的,對於中國的威脅也將是最大的。

蔡鍔在聽到這個提案之後,立即表示了強烈反對,代表了中國政fu對德國等國提出的這一提案表示堅決會阻止其在安全會議上順利通過,從而立即表明了中國嚴正的反對立場。

……